陳干琴,莊會波,李 瑜
(山東省水文局,山東 濟南 250002)
山東省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監測現狀及建議
陳干琴,莊會波,李 瑜
(山東省水文局,山東 濟南 250002)
針對山東省水文水資源監測現狀,提出了當前監測條件下采用實測調查法和水量平衡法相結合的方法,對區域年度用水總量進行統計和核算是合理、可行的,并對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了探索。
山東??;水資源;年度用水量
實行區域用水總量控制是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山東省水資源緊缺,供需矛盾突出,是全國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先行試點省份。《山東省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于2011-01-01起施行。《辦法》第20條明確規定:省水文機構負責地表水、地下水和區域外調入水開發利用量的監測工作,監測數據應當作為確定區域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的主要依據。在《辦法》出臺前的2010年初,省水利廳即制定了《山東省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包括全省17市地表水、地下水和區域外調入水量“十二五”規劃期用水控制指標和年度用水控制指標,并選取不同用水水平和不同水資源條件的淄博、臨沂和菏澤3市,針對2010年區域用水總量的監測工作進行了試點。2011-01-01,全省區域用水總量監測工作全面啟動,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目前,全省水文監測站網主要是監測降水、蒸發、水位、流量、泥沙、墑情、地下水位等水文要素,基本滿足防汛抗旱、水利工程規劃設計、水文規律分析、水資源開發利用等工作需要。隨著水利工程與水文工作的深入開展和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的加強,全省水文站網日漸完善。
但是,全省針對水資源調查評價、開發利用、合理配置、水生態保護、水資源管理等方面的水資源水量監測站網還比較薄弱。針對當前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監測工作需要,全省各市根據各地情況新增了市(縣)界出入境水量、中型水庫和大中型灌區等供用水量專用站,對出入境水量、水庫供水量和蓄變量、灌區引水量等進行專門監測,以對區域年度用水總量進行統計核算。
目前,全省水文部門共布設雨量站1215處、大中型水庫蓄水量監測站189處、地下水位觀測井2289眼、出入境水量監測站467處、徑流站126處、蒸發站70處、大中型水庫供水量監測站189處,其中青島23座水庫和10個地下水集中水源地全部實現取用水量在線監測。聯合設立46處地表水大中型引提水工程供水量監測站、77座引黃涵閘及其他調水量監測站、223處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和15609眼企事業自備井開采量監測站。同時,為統計分散的無計量的農田灌溉、生活及牲畜用水量,全省共布設典型監測635處,其中農業灌溉典型345處、生活用水典型182處、牲畜用水典型108處,積累了豐富翔實的監測資料。
2.1 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統計核算方法
為便于水量平衡分析,山東省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統計核算根據水資源特性分水平衡區進行。水平衡區的劃分綜合考慮如下幾種因素:行政區劃、河流水系的完整性、能反映水資源特性或供需特點的地帶性差別、現有水文站網和已有水資源水量監測站的分布情況等。為滿足以縣域為單元的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統計要求,各市平衡區個數皆不少于縣級行政區個數。
區域年度用水總量采用實測統計和調查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即實測調查法)進行分析計算;同時,根
據水平衡區各水平衡要素監測資料,采用水量平衡法,按照水平衡區分別對地表水和地下水年度用水總量進行核算和檢查,從而提出可靠的區域年度用水總量。
1)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統計。首先,根據水源地取用水量監測情況,將水源工程分為監測工程和未監測工程;其次,在對供水量監測數據進行可靠性和合理性審查基礎上,統計匯總監測工程供水量;第三,根據各行業用水典型監測成果及未監測區社會經濟調查指標,對未監測工程供水量進行分析計算;最后,在監測工程和未監測工程供水量成果基礎上,匯總水平衡區的總用水量。
統計分析中的重點和難點是未監測工程供水量的分析計算。首先調查未監測水源工程有哪些供水對象,然后根據不同行業類似區典型監測成果(典型區用水定額),結合未監測區有關社會經濟調查指標,用類比法分析計算未監測區各類用水戶(包括工業、農業、生活等)毛用水量,匯總即得未監測工程的供水量。
2)區域年度用水總量核算。根據各水平衡要素監測成果,依據水量平衡原理,推求水平衡區用水總量。如果用水量平衡法推算的區域用水總量與實測調查法統計結果相對誤差能夠滿足一定精度要求,則認為采用實測調查法統計的區域年度用水總量成果是合理的;反之,需要對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的統計分析過程進行全面重新檢查,對其各項采用數據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進行再次審查,直至統計結果滿足水均衡分析精度為止。
本階段工作的難點是缺乏區域水平衡要素的監測資料,比如缺乏區域邊界過境水量、河道上引排水資料及平衡區內配套的蒸發資料等,有些資料測次偏少,導致精度偏低。
2.2 實例應用及效果評價
經過2010年臨沂、淄博和菏澤3市的監測試點和2011—2012年在全省全面展開,區域用水總量監測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實踐證明,在當前水文水資源監測下,采用實測調查法和水量平衡相結合的方法對區域年度用水總量進行統計和核算是合理、可行的。
2011年和2012年全省各市及縣(區)監測成果已經作為制定下一年度各級行政區區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主要依據,區域用水總量監測成果和地下水位監測成果已經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在嚴格水資源管理特別是區域用水總量控制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已監測的工程供水量資料,存在人為因素的不合理或偏小情況。通過多方調查,多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管理不力造成。有些用水大戶上報的用水數據明顯偏小,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水行政主管部門束手無策;也有部分用水戶和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故意瞞報或少報部分用水量,致使監測的用水數據失真。
2)未監測的工程供水量,主要包括農業灌溉用水量和農村生活用水量,其中又以農業灌溉用水量統計中存在的問題居多。受人力、物力、時間和經費的限制,難以對全市農業用水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研究,選取的典型區個數偏少、代表性偏低,難以獲取當年未監測區的農業種植結構、種植面積、灌溉次數等準確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未監測工程供水量的統計難度。
1)要大力加強水文循環中社會水循環即供用耗排水量的監測,重點監測各類供水工程及水源地供水量,建議盡早分計劃、分階段對不同量級的取水設施取用水量實施在線監測,加強在線監測設施的保護和管理,建立水資源量實時傳輸系統,確保在線監測數據能夠實時傳輸到全省各級水文部門,避免人為因素對基礎監測數據的影響,保證基礎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真正發揮水文部門作為第三方的監督作用。
2)加快成立縣級水文機構。區域用水量監測工作對人力、物力要求較高,多數市局表現出了或多或少的不適應性。青島市各縣級水文機構的成立在區域用水量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各項涉水基礎資料的調查、收集、上報及有關工作的橫向協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對未監測工程供水量的統計分析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借鑒。
3)盡快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充分發揮制度和法律法規在區域用水量監測中的約束作用。建議根據實踐經驗對現有《山東省區域年度用水總量監測暫行辦法》進行修訂,以充分發揮其對區域用水量監測工作的指導作用。
(責任編輯黃晞淳)
TV213.4
B
1009-6159(2013)-06-0017-02
陳干琴(1977—),女,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