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堅
(廣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城市景觀是城市三度空間加上時間和人的視覺、心理感受等的綜合環境效應,是人類精神和理想在實質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具體體現。通過實地創造以較小的代價獲取盡高品位的城市環境,并使城市景觀的一切存在物哪怕是最細微的物件都有適當的功能,都滿足美的要求是城市景觀設計的重要原則之一。由城市街道各豐富繁雜的環境設施構成的景觀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細節。本文從城市景觀環境要素構成出發,分析了作為城市景觀細節的部分環境設施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以期引起城市建設者的關注。
城市景觀是典型的人工景觀,建筑物群體作為其中的基本內容構成了城市景觀的主體,而構成城市景觀細節之一的環境設施對其產生的充實、聯結和互長的作用,使整個城市景觀環境呈現著充滿人性的、宜人的、豐富多彩的世界。
城市景觀的特點之一是它將構成環境的人間活動、自然、建筑和環境設施等四項基本要素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其中的環境設施同建筑、音樂、美術一樣,伴隨著人類文明而誕生并隨著城市文化和建設的發展而變化。構成環境設施的三大要素為形態構成、功能構成、景觀構成。其一形態構成,它是指環境設施的外形與內在結構顯示出來的綜合特征,環境設施的形態是一種文化的形態。其二功能構成,它又包括了功能、環境意向、裝飾和附屬功能,功能指的是存在于設施自身直接向人們提供服務且首先為人感知的功能,環境意向指的是環境設施通過其形態數量空間布置方式等對環境要求予以補充和強化,裝飾指的是環境設施以其形態對環境所起的襯托和美化,附屬功能則是指環境設施同時把幾項使用功能集于一身,環境設施的功能構成往往通過某種具體方式表現出來,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其三景觀構成,它又包括領域構成和空間構成,前者是在城市實質景觀體系中環境設施所起到的突出領域性質的作用,后者是環境設施通過自身的造型要素在城市空間發揮的作用。對城市景觀價值的集中體現是景觀的宜人性,而對于城市景觀的美學評價源于人類的精神需求。人類的精神需求是方方面面的,如興奮、輕松、美麗等,對人的精神上能產生影響的景觀性質有:自然性、和諧性、多色性及空間上開放與閉合等等。城市景觀中所有的元素都是形成這些性質的元素。顯然,作為城市景觀要素之一的環境設施是城市景觀物的一部分,且環境設施作為開放運動的體系,與建筑、自然和人間活動的各景觀現象是互相滲透和交叉的。
縱觀城市建設的發展過程,可知城市景觀的創造許多時候是在原有城市基礎上進行的有效改進。因而,我們無論是廣場改造、街區更新、還是建筑小品系統構想,公共設施的更新或設置等環境設施的變化,都將對城市整體景觀產生影響。環境設施包括的種類繁多,從主要專業功能的角度看,可分為三方面:一是城市設施、交通設施、管理設備,如地下道出入口、街亭、護柱、變電箱等;二是建筑小品,如休憩設施、標識之類的建筑小品基礎設施及園林建筑小品等;三是景觀設施及景觀物,如景觀設施中的城市雕塑、廣告標識等。可以說在城市街道這個空間舞臺,每一項環境設施都是形成城市景觀的元素,從功能到形象都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是構成城市景觀的重要細節之一。
環境設施包括的內容相當繁雜,本文僅就其重要組成的部分街道基礎環境設施重點探討。作為基礎環境設施的街道公共設施往往以建筑立面和市政道路作為背景,根據其使用功能分布于大小街道的空間,為人們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服務,也是城市設計和景觀設計的一部分。不同的環境由于其性質的不同,設施的類別、形態、功能也不盡相同。如同樣是座椅,交通繁忙地段下的座椅和休閑環境下的座椅對于舒適度的要求就不同;同樣是護柱,作為噴泉、水池等主要景點可兼作休息座位的護柱和僅起阻擋作用的護柱對其外形設計也就不同。好的環境小品具有方便使用、易于清潔、設計藝術化的特點。方便的使用方式可提高使用率,便利的清潔有利于保持衛生,而公共設施的藝術化是現代設計的發展方向,它縮短了公共設施與使用者的距離,美化了環境。盡管從理論上人們都認同上述基礎環境設施的重要性,但在城市景觀建設的實際操作中往往忽視了這些細節。例如,街道休憩設施的缺乏、標識牌的混亂不全及一些市政基礎設施的雜亂無章等等,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形象。下面就最常見的座椅、標識及部分市政基礎設施的特點進行介紹。
(1)座椅。滿足城市居民日常休憩活動是城市開放空間的主要功能,座椅是其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觀賞、休息、談話和思考是座椅同時兼具的服務內容。根據座椅所在環境以及使用人的主要需求不同,決定它的安設位置、座位數量、造型等設計原則。在設計時,要注意座椅的位置與行人道接近以便利用;可將座椅與街道旁的樹木、花壇等設施結合,盡量形成相對安靜的角落和提供觀賞的條件。
(2)標識。標識作為城市識別系統,是城市環境和景觀的構成要素。它包括了各種指示牌、路牌、告事牌等,因其使用功能的需要,街頭巷尾無處不在。不合理不美觀的標識系統很容易破壞街道景觀。故在設計時要注意兩點:一是設置合理,包括設置位置的合理及視覺上簡明易懂,鮮明醒目一目了然是標識設計的初衷;二是設置的協調性,包括各標識間的相互協調及與街道周圍環境的協調,在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要注意相互間的關系。標識系統雖是城市景觀中的小角色,但要扮演好這個角色,需要設計者在對整個環境景觀作出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決定其位置和外觀形象。
(3)其它市政基礎設施。如何設置好如垃圾箱、變電箱、電線、電桿這些市政基礎設施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問題。這些設施的共同點:較強的專業性和特定的外形,有時較難與周圍景觀協調。故在設計時要根據街區的環境,使之既滿足使用功能又能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如同是垃圾箱,游樂園的垃圾箱與主街道的垃圾箱在造型、色彩上應有所區別;變電箱之類的設備設施在我國現階段大多利用其特定的單一呆板的外部形象來強調其特定的用途,有時破壞了城市景觀,如能將其設計納入街區景觀設計范圍,在色彩和造型上加以變化以便與周圍環境協調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城市景觀和環境設施因人的需要而生,它們是物質的,但其寄寓著精神內涵又是文化的。環境設施是人創造和為人所用的,它不單是順應環境和景觀的附屬產品,還是激發環境的活性要素,以實現城市景觀與環境設施向有機、科學、藝術和個性的方向發展。
人作為社會的主體生活在一個立體的生活空間,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條件。用藝術的眼光從審美的角度來觀看我們所處的由各種景觀構成的環境,我們發現環境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然或藝術性的高低。而藝術是一種極為復雜的人們司空見慣的精神現象。城市、道路、綠化、建筑廣場,在生活的任何空間,這種環境景觀產生的藝術都是可以感覺到的具體現象,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以各種方式感受著它。再者,環境景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其具有多元性的內容,它可使人們在熟悉的生活方式之外領略到許多不同價值觀念的存在,從而激發人們的生活熱情開拓他們的視野。正因為環境景觀對人的視覺心理及精神世界產生的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景觀設計本身是一種追求人與自然之間的變化與控制、新與老之間的平衡、追求現實生活的平衡的環境藝術。大至構成城市景觀主體的建筑物,小至街道環境設施中的任何一個環境小品,無不滲透著這樣的設計理念。街道景觀是為人們提供良好視角環境的途徑之一。
人性化藝術化的城市環境是一座大都市文明程度的體現。街道公共設施作為城市景觀的細節,往往更能看出其真實本質的面貌,從細節入手更能打動人心。其人性化的設計,讓人們關注人的需要,感受城市文明的有序、合理和人文關懷;其藝術化的設計更是能讓藝術貼近并慢慢地滲透到民眾的生活,讓人們感受藝術的魅力。藝術的神靈無處不在,她影響著人的生活行為,體現著人的生活質量,藝術化的影響著人的精神生活。總之,街道作為人們生活工作的必由之道所營造的充滿人文氣息和藝術氣息的景觀,可使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間隙、在來來往往中耳聞目染,潛移默化中對人們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對街道環境設施的研究并不是一個新內容,但基于它的作用、空間形態、產生的景觀效果,人們對它的重視程度大多僅停滯在使用功能的程度上,建設中存在許多問題,有些甚至成了城市景觀的敗筆。
實現城市景觀與環境設施間有機、科學、藝術和個性的發展,是城市建設發展的趨勢。為此,本文提出了三點建議:(1)加強統籌規劃,樹立整體環境意識。在新城街區的建設和老城區的改造中充分考慮各公共設施的因素,使之與城市大景觀能有機地溶為一體。所謂有機,是指各項環境設施除了滿足功能要求外,還要注意與周圍景觀環境的協調。(2)關注人的需要,體現對人的關懷。在街道環境設施的規劃建設中,要重視座椅、座墩及與之配套的設施的設置,讓市民隨處可以體會到這座城市的人文情懷。(3)講究環境設施的細部處理,使街道與藝術一體化。這里指的“藝術化”包括兩方面,一是考慮設施本身的空間形象藝術化,二是與周圍環境及其它設施共同營造的藝術氛圍。有個性、有風格的設計可以把形式所要求的必需品減至最低限度并同樣能獲得用隆重的形式所能獲得的效果,甚至超過它。這就是藝術、文化、心靈的專利。將藝術的理念注入街道各環境設施的設計中,往往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街道環境設施以其空間位置、空間形象以及不可或缺的功能,對創造有益于城市形象、營造城市人文氣息的城市景觀具有重大意義。
[1]于正倫.城市環境藝術[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