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華,邱兵,王利
(第一次水利普查濟寧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東 濟寧 272019)
濟寧市水利普查組織實施的方法與措施
陳長華,邱兵,王利
(第一次水利普查濟寧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東 濟寧 272019)
濟寧市在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中通過建立健全各項保障,狠抓普查數據質量控制和強化督查指導,規范檔案管理,大力營造輿論氛圍等有效措施,嚴控時間節點,扎實推進了普查工作。
濟寧市;水利普查;措施
按照國務院水利普查辦公室、山東省水利普查辦公室的統一部署,根據《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實施方案》等有關規定,濟寧市扎實推進了水利普查工作,嚴格控制節點目標和數據質量,順利完成了148582個普查名錄、4861029項普查數據的獲取與平衡、臺賬數據登記、空間數據的采集與標繪等工作,全面完成了普查成果匯總、審核、協調、上報。濟寧市水利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做法:
1.1 完善工作機構
濟寧市、縣2級政府都成立了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發改、財政、水利、統計等部門組成的普查領導機構,組建了水利普查辦公室。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水利普查工作;市水利普查辦公室多次召開由縣(市、區)專職副主任、技術負責人等參加的全市水利普查工作會議,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各縣(市、區)也及時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扎實推進水利普查工作。
1.2 積極落實經費和設備
各級水利普查機構加強與財政部門的溝通,積極協調普查經費,全市經財政部門核定的普查經費總計2540.28萬元。各單位共購置流量計、手持式GPS和計算機、復印機、打印機等辦公設備255臺(套),保障了普查工作需要。
1.3 嚴格選聘和培訓人員
各級普查辦共抽調了熟悉業務、素質較高的專職普查技術人員171人,均在各普查機構集中辦公、統一管理。同時,按照要求,完成了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的選聘,全市共選聘普查員5830人,普查指導員1743人。根據任務特點,市、縣在清查登記階段和填表上報階段共舉行了230次培訓,共15437人次,各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均掌握了普查的基本知識和技術要求,為普查工作的順利展開提供了技術保障。
2.1 全方位抓好臺賬建設工作
自2011-03最終確定臺賬建設調查對象名錄后,市普查辦就要求各縣(市、區)每月5日前報送上月臺賬數據,并及時審核數據的合理性和真實性。同時,依托市直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和有關業務科室成立了9個水利普查包保督導小組,對全市各個縣(市、區)水利普查特別是臺賬建設工作進行全過程包保督導,并對臺賬數據填報情況進行了抽查,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用水臺賬建設的進展。為充分利用環保局對排污口實時監測的有利條件,市水普辦、環保局、水利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核實入河湖排污口情況的通知》,為各縣(市、區)準確采集排污量提供了便利。
2.2 及時組織開展空間數據采集與標繪工作
在空間數據采集與標繪前,組織系統學習了有關空間數據采集與處理相關知識,并根據需要實施采集與處理水利普查對象及內容,完成了外業采集。濟寧市河湖取水口、排污口、農村供水工程、堤防、水庫等117244個空間對象全部完成了標繪。
2.3 準確完成水土保持單元野外調查
濟寧市普查辦公室在原有水土保持專項組的基礎上,又吸納了濟寧市設計院、濟寧市水文局等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水土保持野外調查工作,準確
完成了全市67張野外調查單元的底圖制作和SPOT影像參考圖制作,保障了調查工作的需要。邀請省普查辦專家對全市各縣(市、區)普查辦30名水土保持專項人員進行了野外調查現場培訓,為保證調查單元野外地塊信息填寫正確、室內調查圖清繪正確、水蝕調查表錄入正確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調查過程中,市普查辦對每個縣(市、區)抽取1~2個調查單元進行了現場復核和指導,對存在的問題限時整改。全市67個調查單元全部按節點要求和質量要求完成了野外調查數據采集和內業資料整理。
3.1 嚴格普查數據初審
一是明確審核任務。對各類普查對象的清查表數據、取用水臺賬表數據、普查表數據和關聯關系輔助表數據等基礎數據進行審核;對各類普查對象的匯總表數據和全口徑經濟社會用水推算數據進行匯總數據審核;對普查對象的空間標繪數據和圖表一致性進行空間數據審核。二是明確審核方法。綜合利用計算機審核、電子底圖查證、資料比對、奇異值分析和匯總平衡等方法進行審核。三是明確審核結果的處理。對于審核發現的確定性錯誤,責成縣級水利普查機構及時將存在的問題進行復核修改;對于質疑性錯誤,要求縣級普查機構給出明確的解釋和答復,對于答復不清、解釋不明的質疑性問題,責成縣級普查機構進行外業復核。
3.2 及時進行專家和領導審議
將水利普查數據匯總表送達各業務科室征求書面意見,并由主要負責人簽署意見后送回。對于水土保持專項,市普查辦組織濟寧市水利局、國土資源局、農委、林業局、統計局等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專家召開了有關普查數據審查會,將水土保持措施數據與國土、農業、林業、水利等統計資料進行了比較核對,對實測數據進行了分析,對個別縣(市、區)數據進行了修正;對于經濟社會用水、河湖開發治理保護等專項普查數據,組織濟寧市環保局、水文局、水利局、水資源辦公室等單位有關專家進行了審查。
3.3 扎實做好數據復核
根據國務院水利普查辦公室、各流域機構和省水利普查辦公室下發的審核意見,市普查辦及時安排部署各縣(市、區)進行復核修改,對縣級普查辦上報的復核修改情況,市普查辦各專項負責人再對照原始反饋意見逐條檢查,確保無誤。水利普查數據匯總平衡后,對普查數據成果與歷史資料、規劃資料進行了比對,并嚴格按照國普辦下發的各專項報告編寫提綱,編制完成了水利普查成果分析報告和水利工程、河湖開發治理保護、經濟社會用水、灌區、機電井、行業能力等各項數據審核報告。
濟寧市普查辦根據節點工作安排,嚴格調度各縣(市、區)普查辦的工作進度,實行一周一通報,在關鍵時期,每日一調度。對質量或進度不滿足要求的,下發整改通知或督辦通知。針對基層水利普查技術力量薄弱的地方,加強幫扶與指導,通過組建技術指導組、駐地工作組等方式,選派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縣、鄉、村,深入普查工作一線,及時解決基層普查工作存在的問題。
濟寧市力求水利普查檔案管理工作與水利普查業務工作同步開展,配備了專門的檔案管理人員,購買了檔案柜、保密柜,建立健全了檔案管理制度。邀請濟寧市檔案局的專家講解了水利普查檔案管理和驗收辦法,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了專門培訓。按照要求的歸檔范圍對水利普查文件材料分門別類進行了歸檔整編,力求分類科學、組卷合理、排列有序;案卷目錄、卷內目錄、卷內備考表編寫規范;案卷裝訂牢固、整齊,真正達到準確性、完整性、系統性的要求。
濟寧市各級普查辦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簡報、條幅和互聯網等媒體,采用靈活多樣的宣傳方式,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宣傳活動,使全社會充分了解水利普查的目標、范圍、時點和內容,提高公眾對水利普查的參與意識。并結合“世界水日”,制作專題宣傳圖片和標語在媒體投放;制作文件袋、太陽帽等宣傳品在公眾場所散發;在濟寧日報,濟寧電臺、電視臺黃金時段宣傳水利普查工作,營造了全社會關注水利普查的良好氛圍。
此次水利普查全面查清了濟寧市河湖和水利工程的基本情況,系統掌握了河湖開發治理保護狀況,摸清了經濟社會用水狀況,了解了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建立起了基礎水信息平臺,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基礎水信息支撐和保障。
(責任編輯張玉燕)
TV211
B
1009-6159(2013)-08-0047-02
陳長華(1972—),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