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凌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三病房,北京100029)
排尿性暈厥又稱小便猝倒,主要是由于血管舒張和收縮障礙,造成體位性低血壓。排尿性暈厥屬反射性暈厥,通常在起床排尿過程中或排尿結束時發生,一般發作前無明顯特征,意識喪失很快恢復,血壓無明顯改變[1]。由于暈厥摔倒,易引起骨折、頭顱外傷、腦出血等并發癥,因此,減少此類意外的發生,也是護理工作的一個重點。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發生冠脈介入術(冠狀動脈造影和支架植入術)后排尿性暈厥12例,本文對12例臨床資料進行原因分析,找出其臨床特點及高危因素,采取相應的預見性護理,從而減少并防止冠脈介入術后排尿性暈厥的發生。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2例。其中,女性4例,男性8例;年齡45~72歲;經橈動脈穿刺9例,經股動脈穿刺3例,均發生在術后2~8h第一次排尿后。否認有腦、神經系統病史及暈厥史。其中有7例無任何損傷;1例頭皮裂傷,請腦外科會診并清創縫合,頭顱CT示無異常;1例頭皮輕微擦傷,頭顱CT示腦出血,轉神經內科繼續治療;3例手臂有輕微挫傷。有4例給予5%葡萄糖補液治療,其余未做特殊處理。
1.2 臨床表現 有8例訴暈倒前短時間內有頭暈、眼黑、腿軟,均有倒地后短暫意識喪失伴面色蒼白、出冷汗,約30s~5min后蘇醒,醒后訴輕度頭暈,無其他明顯不適,休息片刻緩解,無后遺癥。
1.3 輔助檢查 12例患者暈倒后做心電圖及腦電圖檢查均正常。2例頭顱外傷患者做頭顱CT檢查,其中1例結果示腦出血。
2.1 血容量不足 術前限制飲食飲水量,加上大多數患者術前術后緊張,食欲減退,手術中出汗過多或出血過多,術后未能及時補液及飲食飲水,加上造影劑的滲透性利尿等因素均可引起低血容量。另外,經股動脈穿刺需制動6~12h,有些患者不習慣床上排尿而憋尿,膀胱內壓逐漸增高,腹壓增高。排尿后,膀胱突然排空,壓力驟降,腹腔內靜脈擴張,回心血量減少,心輸出量驟降,大腦暫時性供血不足而發生暈厥。
2.2 體位性低血壓 術后患者大多臥床休息,尤其是經股動脈穿刺的患者制動時間比較長,當體位由平臥位突然變為立位或坐位時,血液滯留于下肢靜脈,回心血量銳減,心排血量減少,血壓下降,造成體位性低血壓而暈厥。
2.3 過度屏氣 排尿時過急,過度屏氣,使胸腔壓力增高,增加血管的收縮和舒張障礙。
2.4 疼痛刺激 術后患者止血器壓力過大,或者加壓包扎過緊等均可增加疼痛,起床、入廁步態不穩,影響身體運動協調能力,導致腦組織暫時缺血缺氧引起排尿性暈厥。
2.5 血管迷走性暈厥 它是指腦血流低灌注導致一過性意識喪失和維持姿勢肌緊張喪失,其發生是在體液性血管張力或循環血管改變時,首先交感神經活性異常增多,心室過度收縮,然后又引起壓力感受器和心室機械感受器異常興奮,隨后出現外周迷走交感神經作用和迷走神經活性增強,而血容量、胰島素敏感性、某些神經體液因子等通過影響自主神經系統活性而產生血管迷走性暈厥[2]。
2.6 低血糖 主要是對血管病變復雜、植入支架的患者手術時間長,術中能量消耗大,術后未能及時進食引起。多發于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
2.7 其它 植物神經調節功能相對較差,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
3.1 加強術前術后宣教 患者住院期間由責任護士負責與患者溝通,及時滿足患者的要求,取得患者的信任。因老年人居多,責任護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手術過程、術前準備、術中配合及術后注意事項,消除患者對手術的陌生感。對于年老、溝通能力差、耳背的患者可采用圖文并茂或者身體語言溝通,并耐心多次講解。
3.2 心理干預 (1)評估患者心理狀態,找出緊張焦慮的原因,有針對性采取措施。同時請做過手術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減輕患者的恐懼感;必要時手術前晚遵醫囑可給予安定2.5~5mg口服;(2)講解術后勿憋尿、盡早排尿的重要性,促進造影劑的排出,減少腎功能損傷,防止尿潴留的發生。告知患者下床排尿可能發生排尿性暈厥的原因及其產生的后果,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識。
3.3 行為干預
3.3.1 術前指導患者練習床上平臥位排尿,減少術后排尿困難的發生。
3.3.2 術后鼓勵患者進食進水,并按時巡視監督喝水及排尿的情況,記錄出入量。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3h內強化飲水是簡便、易行、有效的護理措施,可防止血容量不足和低血糖,同時促進造影劑排泄,必要時給予靜脈補液。而對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入量要遵醫囑。對于臥床排尿困難的患者可給予誘導排尿,如聽流水聲、溫水沖洗會陰部、按摩熱敷小腹等;如需導尿,一次放尿不超過500ml,避免膀胱內壓力驟減而過度回縮。告知患者排尿時勿急、勿猛、勿過度屏氣,做深呼吸。
3.3.3 定時減壓,減少疼痛刺激,按時巡視,檢查傷口,對于橈動脈穿刺的患者,提醒督促患者及家屬每2h找醫生松止血器減壓,對于股動脈穿刺的患者,護士按時撤沙袋,改包扎。
3.3.4 告知患者起床時動作應緩慢,循序漸進,對于臥床時間較長的患者,采取由平臥位到抬高床頭到半坐臥位到坐在床邊再到下地的這樣一個過程,每個體位之間要有適當的休息,防止體位性低血壓。另一重點是建議術后患者夜間勿入廁,而是床旁小便,如須入廁,必須要有家屬陪同,同時注意保暖。
3.4 完善環境設施及支持系統
3.4.1 在衛生間以及病房走廊安裝了扶手,避免放置尖銳物和易碎物,地面鋪防滑墊,對于易滑易倒的區域(比如衛生間,洗漱間,剛拖過的走廊等)安裝放置安全警告牌。
3.4.2 醫護人員和護理員給予患者各方面的支持,同時對家屬告知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征得家屬的重視和配合,由醫護人員,護理員,家屬組成患者強有利的支持系統。
3.5 發生排尿性暈厥要及時救治,立即讓患者平臥,頭部放低,抬高下肢,按壓人中、內關、足三里等穴位,注意保暖,減少意外傷,對癥處理。
通過對冠脈介入術后排尿性暈厥的原因分析,提出并加強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減少術后排尿性暈厥誘發因素的發生及潛在的危險因素,做到有效的防范,為及時正確的診療提供依據,避免嚴重并發癥和意外傷害的發生,保證了患者的安全。
參 考 文 獻
[1]王曉媛,侯惠如.18例高齡患者排尿性暈厥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3):178-180.
[2]薛小紅,王成.血管迷走性暈厥的發病機制[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07,34(3):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