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 文
2013年10月11日,在ISO/CASCO第29屆年會在北京召開之際,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合格評定委員會與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舉辦了“經濟全球化、法規建設和消費者安全對合格評定的影響”研討會,來自世界各國的ISO成員代表、各國際組織代表以及國內外合格評定機構的代表等300余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來自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合格評定委員會(ISO/CASCO)、消費者政策委員會(ISO/COPOLCO)、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ISO/TC176)、國際認可論壇(IAF)、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肯尼亞標準局(KEBS)、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以及巴西認可機構(INMETRO)的10位嘉賓做了專題演講。與會專家在此次會議上就合格評定與消費者安全和法律法規的關系以及合格評定工具箱的理解與實踐等方面展開了廣泛交流和探討。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國家認監委主任孫大偉出席研討會并致辭。孫大偉指出,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帶來共同機遇,也帶來共同挑戰,合格評定對于便利國際經濟貿易、促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日益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合格評定建立和傳遞信任,促進產品、服務貿易增長和質量提升。合格評定對于完善法規體系、服務政府監管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合格評定制度必須積極適應法規的新要求,加快創新發展,更好地與法規體系相協調、相融合。在中國的法制建設中,合格評定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經驗。消費者安全是世界各國的共同關切,也是共同責任,合格評定對于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費者安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合格評定作為市場化的、高效率的評價手段,為各方共同保障消費者安全,提供了十分有效的管理工具。孫大偉表示,當前中國正在致力于打造經濟升級版,建設質量強國。這對合格評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機遇。國家認監委副主任劉衛軍主持會議。
本次研討會圍繞“經濟全球化、法規建設和消費者安全對合格評定的影響”展開研討,其間ISO副秘書長凱文?麥肯勒(Mr.Kevin McKinley)、ISO/CASCO主席萊恩?海倫貝克(Mr. Lane Hallenbeck)、ISO/COPOLCO主席諾瑪?麥考密克(Ms. Norma McCormick)與ISO/TC 176/SC2主席柰杰爾?克羅夫特(Mr. Nigel H. Croft)等分別作了“ISO支持經濟全球化、消費者安全和良好法規實踐的戰”“CASCO工具箱及其對監管部門和貿易便利化的支持作用”“合格評定標準和體系:消費者對全球消費者安全的進一步期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促進國際貿易——貢獻和挑戰”等演講,以可持續發展的“政府、經濟、環境”三大支柱作為合格評定標準制定主要方向,努力以CASCO標準彌補全球性協議中存在的不足,從不同領域的合格評定活動闡述了ISO/CASCO為之努力的目標、意愿和成效,以及面臨的挑戰,如氣候變化、能源、財務等等問題亟待解決,并最終呈現給與會者的是ISO/CASCO愿景——合格評定1-1-1之夢(The 1-1-1 “dream” of conformity assessment),即一個標準、一次合格評定(測試、檢驗、認證;認可)、全球接受,實現透明、道德、公正、公平和效率,促進全球化貿易和服務的經濟發展。
ISO/CASCO主席萊恩?海倫貝克先生在演講中闡述了實現ISO/CASCO的“合格評定1-1-1之夢”需要解決的一些認識與問題。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中,存在著不接受認可的合格評定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和證書,這是最大的貿易壁壘之一。然而,國際上的承認和接受,是基于信心和良好實踐。未來之路:以國與國之間和相關方之間的雙層共識來實施 ISO/IEC 標準和指南,有助于達成共識。為此,ISO/CASCO將努力:
——ISO/IEC 標準和指南應反映全世界各行業、研究人員、消費者和監管部門的最佳經驗,作為實現消除技術貿易壁壘(TBT)的一項重要基礎;
——ISO/IEC 標準和指南應支持社會和環境政策中的技術內容,在全球范圍內為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ISO/IEC 標準和指南應持續給消費者提供保護,給市場以信心,允許產品和服務在不同市場上使用,有助于市場準入;
——ISO/IEC 標準和指南應允許成為國家標準,以減少達成全球共識的需要,并可用作為國家技術法規建設的基礎;
——ISO/IEC 標準和指南應為各種合格評定提供全套工具,促進貿易,消除不必要的貿易壁壘。
萊恩?海倫貝克先生闡述了ISO/CASCO為實現“合格評定1-1-1之夢”提振信心的措施,包括:ISO/IEC 標準和指南需要識別監管部門需求,作為國際間協議、法規的補充,確保消費者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確保法規得到有效和一貫的實施;獲得相關組織支持,如世界貿易組織(WT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其中WTO已經要求其成員:使用國際標準、導則和建議或其中相關部分,作為國家技術法規建設與合格評定程序;通過各種國際標準化機構(如IEC),以便在他們的資源范圍之內充分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而OECD也已經承認國際標準支持法規建設的作用。此外,國家采納是很重要的因素,鼓勵在國家技術法規中使用ISO或IEC標準,國家采納過程可以給民眾信心,國際解決方案在本國情況下就完全可接受。
萊恩?海倫貝克先生指出,實現ISO/CASCO的“合格評定1-1-1之夢”關鍵是要有可靠的合格評定,可靠的合格評定是建立合格評定信心的基礎,風險管理是合格評定信心的保證。消費者需要這樣的信心,即產品、服務、過程或人員滿足其適當的要求,它有合格評定的可靠性來保證,且核心是安全、健康和環保。在大多數社會里,這三項都是“共享的價值”,也是對那些可能造成傷害的活動或行為實施限制的理由。
會上,ISO/TC 176/SC2主席柰杰爾?克羅夫特先生所做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促進國際貿易——貢獻和挑戰”演講,指出ISO9000已受到全世界的承認和尊重,并被組織用作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為制定質量管理體系通用要求,為建立信心打下基礎,讓全世界的組織和民眾對供應鏈交付的貨物和服務感到放心。當然,ISO9001規定的要求,是針對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的,而不是針對其產品的,認證并不一定能確保組織總是100%實現產品合格,但這卻是一個永恒的目標。那就要運用好PDCA,持續改進,努力使產品100%合格,應避免那種“Please-Don’t-Check-Anything(PDCA:請—不—檢查—任何事情)Cycle”,這會使ISO9000的可信度受到傷害,導致顧客對認證喪失信心。
會上,ISO/COPOLCO主席諾瑪?麥考密克女士作了題為“合格評定標準和體系:消費者對全球消費者安全的進一步期望”演講,重點闡述了廣大消費者對合格評定標準的特殊興趣來自于它對保證安全、維護健康、保護環境、確保公平貿易,這就是合格評定標準與體系持續改進的動力。肯尼亞標準局(KEBS)的代表介紹了非洲國家開展合格評定活動的情況,以及應用“合格評定工具箱”的好處。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與巴西認可機構(INMETRO)代表介紹了合格評定標準的雙重作用,即:對相關方的運行要求,比如權威部門、合格評定機構、認可機構、制造商等等(例如人員能力、必需的設備、職業道德、認可規范);對需要進行合格評定和市場監督的產品的要求(健康保護、安全和公共利益)。強調兩者都同等重要。
最后,ISO副秘書長凱文?麥肯勒在致辭中對中國承辦此次會議表示了感謝,并高度評價了中國在合格評定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劉衛軍最后做了總結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