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政治體制改革:中國政治文明建設的動力

2013-04-11 02:56:39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3年3期
關鍵詞:制度建設發展

張 立 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102)

1980年8月18日鄧小平同志發表的《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重要講話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宣言書,它標志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正式提出。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的影響,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轉入理論探討階段,隨后政治體制改革繼續向前推進。觀察世界政治現代化的進程,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深入發展,“政治文明”一詞逐漸浮出水面,并被賦予鮮明的時代含義。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民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1]胡錦濤同志也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地深化重要領域的改革”[1]。上述對政治體制改革性質作出的重要論述,明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目標,中國社會發展的目標由原來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擴展到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更加走向成熟。從單純的政治體制改革邁入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宏大之域,把政治體制改革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統一起來加以考慮,深入挖掘二者內在的邏輯關聯,即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動力;政治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和方向,不斷推動政治體制改革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必由之路和現實選擇。

一、政治體制改革與政治文明建設之間的基本理論關系

相對于政治蒙昧和政治野蠻而言,“人們改造社會及自身所獲得的積極的政治成果和進步狀態便是政治文明。”[2]16由于“制度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3]130制度化是政治發展和政治生活進步的基本標尺,因而政治文明又可以說是人們改造社會所取得的制度成果。

政治體制是“保證國家政治權力的形成和行使的各種組織制度、管理方式和行為規范的總和。”[4]廣義的政治體制包括憲政體制的所有政治制度。狹義的政治體制是政治制度在政治過程中的具體化,體現為政治生活中各項微觀的、局部的、具體的制度安排和管理措施。通常包括政治組織形式、國家結構形式、政府管理形式以及選舉制度、人事制度、領導制度、公民權利保障制度等。

政治體制改革即政治改革,“政治關系和政治制度的內部調整和自我完善是統治階級中的領導集團為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和利益而進行的自覺行為。”[5]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是在社會主義政治總格局和權力結構形式不變的前提下,對政權組織、政治組織的相互關系及其運行機制的調整和完善。

政治體制改革是政治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政治文明的結構要素包括政治主體文明、政治關系文明、政治意識文明、政治行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等,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與本質。因為政治主體都是圍繞政治制度而在社會政治關系領域進行政治實踐活動,因此建立和鞏固政治制度是一切政治活動和政治斗爭的出發點和歸宿。政治制度是反映政治關系和政治行為的規范體系,是政治文明的制度載體,具有承載政治意識和規范政治行為的功能,它使政治生活體系和政治實踐過程變得有序。政治制度以其特有的結構形式和功能影響、制約其他社會制度發揮作用的程度和范圍,以其權威性引導和保證社會發展方向,“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強調過政治制度與社會進步不可分割的關系,他們甚至將制度的變遷視為人類從野蠻到文明的過渡的基本標志。”[3]130一個社會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各項具體政治制度,恰如該社會政治文明的“骨架”和“脈絡”,起著根本性的支撐作用。“政治制度的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形式和根本保證。從這個意義上說,政治文明即制度文明。”[6]一定社會的政治文明的發育程度主要決定于該社會政治制度的發展與完善狀況。所以政治文明的核心內容是制度文明,也就是政治制度的文明狀態,那么政治文明建設就理應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建設,即政治體制的改革與發展。可見,政治文明的建設與發展以政治制度的變革和完善為基礎,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首先是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重心也在于政治體制改革,盡管政治文明建設的內容比政治體制改革更為豐富。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建立在對人類一切政治文明成果揚棄批判的基礎之上,是現代政治文明發展的高級形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包含著政治文明要素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但更著重致力于政治制度建設,特別是基本政治制度和具體政治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也就是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從當今世界來看,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三大內容,即國家制度、政黨制度和法治。在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正在成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政治體制改革是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為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通過新的政治體制的建立、改革與完善,通過建立民主參與體制、民主決策體制、民主管理體制與民主監督體制,從而克服政治文明建設中的不文明現象。建立能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政治體制,從單一的、絕對的體制模式中走出來,讓國家的權力配置、運行機制進一步合理,從而保障經濟體制等各項改革的順利進行。鄧小平同志指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保持黨和國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調動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的積極性。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是建設性的和增量式的,而不是破壞性的,政治體制改革的終極目的是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也就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7]

政治體制改革是政治文明建設的動力。政治文明建設就是政治發展的過程,政治發展以制度化作為最主要的標志,而政治體制改革就是要達到“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的制度化的結果,所以政治文明建設主要以政治體制改革為自己開辟道路。從某種意義上說,政治體制改革的過程就是制度建設的過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關鍵在制度建設,因為政治制度帶有權威性和強制力,反映多數人的意志,一經建立,對一定體系內的所有成員都發生效力。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特點,“之所以說制度帶有根本性,是因為制度相當于人而言,制度的良善比之于個人的良善更有意義;之所以說制度帶有全面性,是因為制度是一種社會規范,一旦形成將在全社會范圍內發揮作用;之所以說制度帶有穩定性,是因為制度一旦形成,不會由于個人的變動而變動,只要社會環境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制度就具有不可變異性;之所以說制度帶有長期性,是因為制度具有穩定性,不會因為個人意志的變化而變化,將在較長時期內發揮作用。”[3]132另一方面是基本制度建設即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一方面是具體體制建設,如國家公務員制度、民主監督制度、基層民主制度、行政公開制度、責任追究制度、民主選拔制度、人民舉報制度、質詢與評議制度、集體討論制度、視察失誤追究制度等,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建設推進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發展。

確切地說,制度建設包括“破舊”和“立新”兩個方面,“破舊”即消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這些障礙往往是政治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所致,需要調整政治關系,健全政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等,這本身即為政治文明建設的一部分,同時推動了政治文明建設;“立新”即為創新性建設,包括政治運行機制的健全和完善,政治行為的不斷規范化、理性化,政治關系的和諧,政治思想觀念的創新,法制的健全,管理效率的提高等內容,為政治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動力,“政治體制改革,需要政治文明建設提供保障,政治文明建設離不開政治體制改革這一強勁動力和手段。”[2]291

二、政治體制改革何以成為政治文明建設的動力

從世界政治文明發展的歷程來看,政治文明建設存在兩種基本的途徑: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社會制度中的任何變化,所有制關系中的每一次變革,都是同舊的所有制關系不再相適應的新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8]當生產關系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集中體現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不可調和,作為新興生產力代表的先進階級與竭力維護落后生產關系的統治階級之間的沖突不可避免,當矛盾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政治革命,摧毀舊的上層建筑,建立新的政治制度;而當生產關系總體上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時,上層建筑中也會出現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和環節,此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處于非對抗性的矛盾狀態。統治階級一般會主動在自身所允許的范圍內對生產關系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和調整,從而推動生產力的繼續發展。美國政治學家巴林頓·摩爾在其名著《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中以世界現代化的政治演進道路為主軸,“矚目于紛亂迷繁、氣象萬千的全球現代化進程,摩爾追源溯流,從中梳理出三條主要的政治發展脈絡。”[9]從性質上看,這就是以英、法、美為代表的西方民主模式,以德、日、意為代表的法西斯主義模式,以及以俄國和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模式,三種模式分別代表了走向現代社會的三條道路,即英法美的資產階級革命;德國和日本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俄國和中國的共產主義革命。但僅就手段和方式而言,實際上是代表世界范圍內政治文明發展的兩種方式,即政治改革和政治革命。①當然,德國和日本走上法西斯主義道路,不是政治文明的發展,而是政治文明的倒退。這里僅就政治發展的手段和方式而言,而非政治變遷結果的性質而論。“無論哪一種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之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10]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動用一切手段對生產關系進行調整和改革,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保持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自1970年代末以來,和平與發展逐漸取代戰爭與革命成為時代的主題,政治革命的硝煙褪去,政治改革和其他領域的改革一樣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手段和模式。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多年奮斗選擇了先進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即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作為更高形態的文明,它所代表的新型生產關系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第一次在歷史上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在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情況下,可以比資本主義社會更好地通過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部分和環節”。因此,中國政治發展的基本途徑是政治建設和政治改革。對此,黨的十六大明確指出:“必須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11]

作為一個社會大系統,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個方面的建設是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物質文明是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物質基礎,政治文明建設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方向指導和政治保證。通過改革促進物質文明建設,物質文明的發展又會向政治文明建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以與之相適應,如此則政治文明建設不斷向前推進。

政治體制改革是推進小康社會政治文明進步的需要。實際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一直重視“三個文明”的全面建設。盡管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概念較晚,但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卻早已提出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主法制建設在黨的領導下,有秩序、有步驟地推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有了很大的改進,黨的建設不斷加強,黨內民主和紀律檢查制度不斷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逐步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朝著規范化、制度化的方向不斷前進,城鄉基層民主建設廣泛展開;政府機構改革漸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越來越活;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步形成了框架。其中,民主法制建設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由此可見,我們黨一直關注包括政治文明在內的“三個文明”的建設,并始終為建設“三個文明”而奮斗。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明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性質和總的要求,江澤民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12]這與經濟體制改革不同(經濟體制改革是由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政治體制改革不是要用另一種政治體制來取代社會主義政治體制,而是要通過改革使之更好地實現自我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不同于歷史上任何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文明,它在本質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包括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礎民主制度等是適合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這些基本制度經受了長期的歷史考驗而愈加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目標和基本內容。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就是要積極推進和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蘇聯僵化的政治體制是其政治發展的內部桎梏,它扼殺了蘇聯人民的凝聚力、創造力和經濟活力,政治文明建設因而難以為繼。在斯大林的個人迷信政策和肅反擴大化的長期陰影之下,蘇聯長期實行專制的極權政治,黨內清洗不斷,大批人才被殘酷鎮壓。缺乏民主和科學決策是造成蘇聯的一系列戰略失誤的原因。由于黨的特權階層長期脫離人民,相互包庇利用,形成黨內利益集團,從根本上瓦解了蘇聯黨和國家的社會基礎。在長期僵化、脫離人民的政治體制下,政治文明建設不僅停滯不前,落后于時代,和物質文明建設極不協調,而且還出現了政治文明發展的倒退,最終損害了物質文明建設和社會發展。由于政治文明的極端重要性,在此情況下,一個大國即使不發生戰爭等外來破壞,也是無法實現和維系其社會系統內部的穩定和健康發展的。國家解體標志著蘇聯政治體制改革的徹底中斷和失敗,這也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深刻教訓,應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綜上所述,“政治發展方式主要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即通過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激發社會主義制度的生機與活力。”[13]11

三、政治體制改革怎樣成為政治文明建設的動力

在長期僵化的體制下,蘇聯共產黨也希望通過政治體制改革重新恢復國家的活力,促進政治文明的發展。但遺憾的是,由于沒有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致使政治體制改革誤入歧路,政治文明建設邁向萬劫不復的境地。可見,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要想成為政治文明建設的動力是有條件的,二者應當實現同向同質的發展。因而,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必須遵循理性的設計,在既定的總體政治框架中進行,即“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11]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實踐之中。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總要求,更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區別于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征。

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同時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先進成果,決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政治文明作為政治生活發展過程中的進步形態,必然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蘊含著某些人們共同追求的積極因素和進步成分。客觀評價一切類型的政治文明,虛心借鑒它們的成功經驗和積極成果,這是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問題是,“政治文明作為人類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并不脫離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而絕對孤立存在。政治文明的產生、發展受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水平、歷史傳統、民族特征的影響。”[2]286因此,政治體制改革要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在充分吸收人類政治文明一切優秀成果的基礎上,走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政治發展之路。”[14]318

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既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為了更好地發展社會主義,就沒有理由在改革中偏離社會主義方向,這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在實際的改革過程中,要保持頭腦清晰,分辨好政治文明的共性和階級性,切不可把隱含階級性的理念當成共性的價值盲目吸收、照搬。蘇聯的政治改革在西方蠱惑下,自覺不自覺地倒向資本主義政治文明,教訓慘痛。在此前提下,改革還要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很多,“這個問題太困難,每項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廣泛,很深刻,觸及許多人的利益,會遇到很多的障礙,需要審慎從事。”[15]180不同于經濟體制、文化體制等專項領域的改革,即使失誤,還可以“一切從頭再來”。政治體制改革涉及的是國家的制度安排、各種政治關系的調整等關系國家大局和未來發展方向,改革沒有回頭路,“政治發展是路徑依賴的一個過程。一旦選定了一個制度,今后發現錯了再想改是非常困難的。”[16]凡此種種,“我們首先要確定政治體制改革的范圍,弄清楚從哪里著手”[15]176-177。改革的底線是什么,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改到什么樣的程度、怎樣去改等,都要事先進行認真理性的思考,安排好改革的優先順序和輕重緩急,需要慎之又慎,因而“把四項基本原則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有機統一起來,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13]13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還必須同時推進經濟、文化等其他領域的配套建設和改革。根據文明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特點,對經濟、文化、國防的建設和改革以及黨的建設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時必須始終正確把握政治文明發展的這一特點和要求。

“我們所要建設的政治文明,既不同于西方的資本主義文明,也不同于人類歷史上的其他政治文明,它是建立在中國具體國情的基礎上,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人民當家作主為核心內容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14]316我們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就是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在合理吸收人類政治文明的進步性成果并體現本國歷史、民族特點和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各方面的具體制度,統籌兼顧,協同發展,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其他有益成果的有機統一、堅持積極地推進和穩妥地推進的有機統一、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有機統一。當然,政治體制改革最終成為政治文明建設的動力是通過對政治文明各構成要素的推動作用來實現的。

“政治文明的發展說到底是政治主體自身的發展。沒有政治文明主體自身的發展,政治文明的發展只是一句空話。”[3]217政治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但基礎的建設卻是政治文明主體的建設,政治文明主體是政治文明的建設者和承載者。經濟體制改革具有雙重功能,不僅可以使物的要素得到合理配置,而且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政治體制改革也具有解放生產力,大力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功能和作用。而且對于解放作為生產力最重要因素的‘人’來說,政治體制改革的這種功能和作用就更為直接、更為突出。”[17]塑造高素質的政治主體,即高素質的政治行為者,包括政府組織、政黨組織、利益團體、民間組織、政治家、官員、公民等。“在現代社會,尤其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文明建設的動力資源主要是有參與意識、參與能力的人。”[2]289由于官員和政治家在政治主體中占據主導性地位,他們素質的優劣在相當程度上反映著全社會的政治文明程度,通過改革充分發揮他們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模范和表率作用;人民是政治文明建設的真正主體,政治體制改革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他們廣泛參與政治生活,全面管理國家和社會各項事務,各方面的素質尤其是民主素質和法律素質不斷提高,有力促進政治主體文明的形成,使政治文明建設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

政治關系主要是政治主體在獲取和維護自身利益或者其所代表的利益過程中形成的復雜關聯。政治主體的多元性和趨利性決定了政治關系的復雜性和矛盾沖突的可能性。“政治關系文明主要體現在各個政治組織之間、政治個體之間、政治組織和政治個體之間權責分配合理,各司其職,互不阻礙,溝通順暢及時,相互之間的利益矛盾能夠得到及時協調和化解,社會成員的各項政治權利和義務規定明確,人民能夠在和諧的政治氣氛中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2]85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妥善處理各種政治關系,消除政治主體之間的利害沖突,建立健全協調社會政治關系和政治主體之間利害沖突的調解機制、處理機制;增強協調方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健全和完善緩解矛盾、化解沖突、消除張力的機制和體制,使國家與社會關系、黨政關系、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關系、中央和地方關系、政企關系等重大關系走向科學化、規范化、機制化、常態化。各種政治關系和諧互動、融洽共處,使政治主體的利益得到滿足,潛能、積極性得以發揮,形成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從而促使政治關系文明狀態的達成。

政治文明的核心內涵指一定社會政治制度的進步程度和完善發展的水平。而每一種社會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發展,不僅取決于該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水平和狀況,而且受該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政治思想意識形態的制約和指導,制度文明的背后是文明的政治意識。政治意識是理性的政治文明要素,是政治文明體系中最活躍的要素。它在一定社會條件下形成和發展,其內容形式都會隨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在每一個具體社會制度中,由于經濟關系、階級關系的多元性和異質性,政治意識往往呈現出復雜性。”[2]86對外開放的擴大,內部社會的轉型,使中國政治意識的復雜性更加凸顯。但制度本身具有信息的功能,“規定人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也就等于告訴了人們有關行動的信息。”[18]128因此,通過有傾向性的政治體制改革,提高全民族對政治體系的普遍認同感,形成較為一致的政治信仰、政治理想,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規范體系和行為準則以及價值評判標準;提高群眾的公民意識、法治觀念,擁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社會主義政治意識的主導地位。“觀念與制度的關系,不僅表現在觀念規定制度,而且還表現在制度確立后對規定自己的觀念也給予極大的強化。”[18]37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意識文明的發展。

政治行為是政治主體在政治意識的驅動下,在政治生活和政治活動中的外在表現。政治行為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政治行為,其作用和效果是不同的。毋庸置疑的是,人的政治行為必須在給定的政治制度框架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運行,否則就會構成違法,即構成對現行政治制度和法律的破壞。對現代社會來說,使政治行為在民主法治的基礎上實現公開化、平等化、非暴力化、有序化,是政治行為文明的基本要求。一般情況下,政府行為由于其權威性和強制性而對其他政治行為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政府行為的文明程度基本上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政治行為文明程度。因此,對立法行為、行政行為、司法行為、選舉行為、參與行為、決策行為、監督行為、管理行為等的規范,尤其是對政府及官員行為的規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政治體制改革通過完善政府管理體制,使政治行為趨向理性、規范,代表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促進社會發展和政治昌明,對整個社會的政治行為文明發揮引領作用;同時大力加強和完善社會法律制度建設,逐步拓寬立法范圍,提高立法質量,嚴格執法力度,提升對社會全體成員政治行為的規范程度,共同推進整個社會政治行為文明的發展。

政治體制改革就是除舊布新,摒除落后陳舊的制度,建立體現時代要求的新制度。這樣,原有的制度弊端得以矯正,不夠完善的制度趨于健全,制度的正向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合理化程度不斷提高,促進了制度的開放性和自我調節機制的形成,傳統的價值在制度中得到沉淀和保留,使制度能夠長久穩定,新的理念在制度中得到體現,使制度兼具與時俱進的潛質,始終保持創新的活力。在中國,通過政治體制改革,使政治制度具有廣泛的階級基礎,集中體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使政治制度與其他社會制度體系的功能相適應,容納、代表社會各方面的利益訴求,并能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及時作出調整,改革國家制度、政府制度、政黨制度、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選舉制度、決策制度、國防制度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國家制度。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使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保持穩定,具體體制又處于不斷地變化和創新之中。政治體制改革本身就是政治制度的改革,可以說,政治體制改革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促進政治制度文明的形成。

[1]十六大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32.

[2]楊海蛟.政治文明:理論與實踐的思考[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3]虞崇勝.政治文明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4]王邦佐,等.政治學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13.

[5]金太軍.政治體制改革性質的學理分析和實踐價值[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5):3.

[6]胡盛儀.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與政治文明建設[J].理論月刊,2004,(1):31.

[7]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07-10-25.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8.

[9][美]巴林頓·摩爾.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譯者前言[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2.

[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11]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02-11-18.

[12]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1997-09-22.

[13]何增科,等.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14]俞可平.民主與陀螺[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15]鄧小平文選: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王紹光.民主四講[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188.

[17]王貴秀.中國政治體制改革之路·自序:重溫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紀念鄧小平一百周年誕辰[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4.

[18]魯鵬.制度與發展關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制度建設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人大建設(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欧美亚洲欧美| 欧美一级夜夜爽|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无码国产伊人|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97se综合|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婷婷色在线视频|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99福利视频导航| 久操中文在线| 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 |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婷婷色中文网|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日本在线国产|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欧美综合成人|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导航|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日韩在线第三页|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欧美伦理一区|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91精品亚洲|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www.99在线观看|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黄色成年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亚洲第一成网站| 国产chinese男男gay视频网|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欧美亚洲激情|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久久黄色影院| 99草精品视频| 制服丝袜一区|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