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沙鋒,邵幗瑛
(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工會,上海 201306)
試析工會在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張偉,沙鋒,邵幗瑛
(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工會,上海 201306)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是教師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的規范,也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應當成為高校工會工作的重要任務。高校工會作為學校與教職工溝通的橋梁和紐帶,在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中應該從制定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積極營造重德養德濃厚氛圍、建立和健全教師職業道德考核體系、完善教師職業道德激勵機制、以青年教師為職業道德建設重心等方面與時俱進地開展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在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會;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是教師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的規范,可以用“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概括其內涵。前不久,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制定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從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六個方面,對高校教師職業責任、道德原則及職業行為提出了要求。高等學校培養出的人才質量能否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校教師隊伍的道德修養、業務水平、整體素質的高低。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成為高校工會工作的重要任務。高校工會在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中應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把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同精神文明建設聯系起來,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發揮自身應有的積極作用。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和作風建設,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責任感,弘揚科學精神和職業道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以教師為主體會員的高校工會組織,要深入研究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促進工會工作再上新一個臺階。
長期以來,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實履行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辛勤耕耘,默默奉獻,他們具有教書育人、淡泊名利、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嚴謹治學、刻苦鉆研、求真務實的敬業精神,志存高遠、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然而,隨著改革開放不斷向深層次發展,受市場經濟和社會轉型的負面影響,高校師德建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有的教師責任心不強,認識不到位,教書不育人;有的教師在教學工作上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想法,缺乏愛崗敬業的精神;有的學風浮躁,治學不夠嚴謹,急功近利,不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有的要求不嚴,不注重自身修養,缺乏為人師表的形象;個別教師甚至師德失范、學術不端,嚴重損害人民教師的職業聲譽。這些問題的存在,雖不是主流,但不容忽視。認真解決這些問題,樹立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形象,成為教師隊伍建設一項重要的任務。
(一)制定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全面落實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
《規范》的制定,為教師處理與學生、學校和社會之間關系提供了基本行為準則,把愛和責任作為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和靈魂。然而其只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起指導作用,沒有詳細概括教師全部道德行為和教育教學工作,不能取代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因此高校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實施細則,進一步細化教育教學規范、學術研究規范等政策,將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要求落實到教師日常管理之中。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約束、評價教師道德行為的標尺。高校工會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應該依照國家有關法律以及《規范》,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主動吸收廣大會員的見解,使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成為廣大普遍認同和自覺踐行的行為準則。
(二)營造重德養德濃厚氛圍,增強教師職業道德自律意識
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除了要有正確的規范作為導向,還需要良好的重德養德濃厚氛圍。因此,高校工會應該積極開展各項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活動,營造重德養德的環境。
首先,高校工會應該通過報告會、座談會、報紙和宣傳欄等大力宣傳《規范》,了解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面臨的新形勢,明確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體方式上,高校工會可以開展“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大討論、開展教師職業道德論壇等,動員不同學歷層次的教師參加。其次,高校工會應該創造條件,利用教師節、勞動節和國慶節等節假日開展活動,廣泛開展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先進事跡宣講以及以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為教師創造學習交流的舞臺。第三,高校工會應該積極樹立教師職業道德典型,通過教師職業道德調查問卷、網上投票等方式,發掘本校治學嚴謹、教書育人的優秀教師,大力宣傳他們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先進事跡,在全校分為內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三)建立教師職業道德考核體系,完善教師職業道德激勵機制
為了確保職業道德建設深入有效的開展,使《規范》落實到實處,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及約束機制。高校工會應協助學校相關部門建立健全教師職業道德考核標準和評價體系,并將考核的結果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使其與職稱評聘、職務晉升、評先評優等掛鉤,實行教師職業道德“一票否決制”。對考核中表現突出者,給予表彰獎勵;對考核中表現不佳者,要及時勸誡、督促改正;對違反規范者,應按照規定嚴肅處理。
此外,應加強規范的管理和監督,建立領導、教師、學生監督相結合的機制,設立“師德投訴”信箱,激勵督促教師提高自身素質,使之成為履行職責的有效途徑。
(四)增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層次性,明確以青年教師群體為職業道德建設的重點
教職工隊伍是分不同的年齡層次的,職業道德教育也應該探索適應不同年齡層次的教育方式。青年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以及科研工作的生力軍,一方面他們工作熱情,學習勤奮,成長進步快;另一方面他們與學生的年齡相仿,共同語言多,對學生的影響大。因此青年教師應該作為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核心群體。
高校工會可以將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作為新教師崗前職業培訓的重要內容。此外,還可以組織青年教師課堂藝術比賽、評選青年教師教書育人楷模等活動,潛移默化的培養青年教師良好的教書育人素質。
(五)加強領導,形成職業道德建設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加強師德建設的工作中,關鍵在學校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自覺,把職業道德建設作為學校重要的基本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并納入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總體規劃中。
高校應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的師德建設小組,組織制定師德建設整體工作方案,指導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各種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活動,形成黨政工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黨的十八報告指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教師既是職業道德建設的參與者,也是職業道德建設成果的受益者。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是學校各組織、各部門和全體教師與學生共同的任務。高校工會作為聯系廣大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同時作為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推動者,應該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積極引導全校教師對職業道德建設進行思考,以圍繞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為中心,服務學校工作的大局,發揮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為推進高校教育事業不斷前進發揮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王友才)
D412.6
A
1008—6153(2013)01—0047—02
2012-12-11
張偉,男,安徽亳州人,碩士,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工會會員。沙鋒,男,江蘇如皋人,大學學歷,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工會主席。邵幗瑛,女,上海人,碩士,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工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