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關于網絡暴力概念的辨析

2013-04-11 07:55:29陳代波
湖北社會科學 2013年6期

陳代波

(華東政法大學 政治理論部,上海 201620)

關于網絡暴力概念的辨析

陳代波

(華東政法大學 政治理論部,上海 201620)

網絡暴力是近年來影響我國網絡社會正常發展的突出現象,但是對這一現象如何定性始終含混不清,原因在于其概念未能得到準確定義。在對學術界關于網絡暴力的概念定義進行深入辨析的基礎上,認真考察了“網絡暴民”的自我辯護,把網絡暴力定義為網民對當事人或者組織實施的以制造心理壓力為手段,以迫使當事人或者組織屈服的網絡攻擊性行為的總稱。網絡暴力是一把“雙刃劍”,不能簡單地視為貶義詞

網絡暴力;內涵;外延;網絡暴民;攻擊性行為

2006年以來,“高跟鞋虐貓事件”、“銅須門事件”、“很黃很暴力事件”、“最毒后媽事件”、“死亡博客事件”等等網絡暴力事件不斷發生,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紐約時報》等歐美媒體甚至指責中國網民為“網絡暴民”——“以鍵盤為武器的暴民”。2008年,包括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在內的國內主流媒體多次開展聲勢浩大的反網絡暴力活動;2012年7月至8月,《中國青年報》持續刊發了“拒絕網絡暴力系列報道”。然而,在主流媒體批評“網絡暴力”、指責制造“網絡暴力”的網民為“網絡暴民”之時,作為當事方的網民卻堅決反對主流媒體對網民的“妖魔化”。[1]為什么網民與主流媒體對待網絡暴力的態度如此迥異?原因在于對于網絡暴力的概念沒有取得共識,甚至有法學家認為界定網絡暴力如同界定性騷擾一樣困難。[2]因此,本文擬對學術界關于網絡暴力的概念定義和“網絡暴民”的自我辯護進行辨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網絡暴力定義。

一、學術界關于網絡暴力概念內涵的討論

根據傳統邏輯學我們可以知道,一個概念的定義就是對于其內涵和外延的確切表述,而內涵是一個概念所包含的本質屬性的總和,外延則是該概念所包含的對象數量和范圍。學術界關于網絡暴力的定義,既表現在概念內涵的分歧上,也表現在概念外延的分歧上。從概念的內涵界定上而言,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

1.一部分學者認為,網絡暴力是網絡輿論暴力:網絡暴力是網民利用網絡手段營造輿論,對他人進行道德審判和語言攻擊、辱罵,甚至通過“人肉搜索”暴露個人隱私,從而對當事人的現實生活產生直接影響的行為。[3]有些學者認為,網民的行為只要符合以下幾個特征就是網絡暴力:一是網民在意見表達中使用侮辱、謾罵與人身攻擊等語言暴力,二是輿論對當事人構成直接或者間接傷害;三是表現為網民的群體性行為,是多數人對少數人意見的壓制。[4]主張網絡暴力是網絡輿論暴力(語言暴力)的人在人數上占據多數,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以新聞傳媒界的學者和媒體人居多。值得注意的是,以網絡輿論暴力為網絡暴力的學者們一部分以網絡輿論事件為網絡暴力,另一部分則以網絡中的暴力性語言為網絡暴力。

2.一部分學者認為,網絡暴力是一種網絡侵權行為:網絡暴力是利用網絡技術手段對當事人的名譽權、隱私權以及財產權進行侵犯的群體性侵權行為。[5]根據網絡暴力的侵權領域,可以區分為“網上暴力”和“網下暴力”:“網上暴力”包括在網上公布當事人隱私和用語言侮辱、誹謗、攻擊當事人等行為;“網下暴力”包括非法利用當事人私人信息,侵擾當事人及其親友以及其他侵犯人身權及財產權的行為。[6]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一些具有法學背景者,當然并非所有具備法學背景者都贊同這一觀點,比如網絡暴力第一案的主審法官徐娟就認為,網絡暴力是“網民在網絡語言和文字上對他人構成損害的過激行為。”[7]

3.還有部分學者認為,網絡暴力是一種網絡失范行為:網絡暴力是一種作為行為施方的網絡行為主體以其隱蔽性、強制性、極端性和侵犯性的網絡行為給行為受方造成實質性傷害的網絡行為失范。[8]也有學者采用風險社會理論將網絡暴力定義為“網絡技術風險與網下社會風險經由網絡行為主體的交互行動而發生交疊,繼而可能致使當事人的名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益受損的一系列網絡失范行為。”[9]持有這種觀點的主要有兩類人,一是新聞傳播學的研究者,二是社會學者。

從學者們對網絡暴力的內涵界定來看,有同也有異:相同之處在于都把網絡暴力認定為發生于網絡的一種不恰當行為,沒有人認為網絡暴力是一種網絡正當行為;不同之處在于,按照下定義的“屬+種差”的辦法,學者們在屬概念的認定上有所不同,既有網絡暴力事件和網絡暴力行為之別,在網絡行為的認定上也有網絡輿論暴力行為、網絡侵權行為與網絡失范行為之異。

二、學術界關于網絡暴力外延的討論

從網絡暴力的外延上而言,到底哪些行為可以歸于網絡暴力范疇,學者們也存在爭議,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1.關于網絡暴力是否包含網下暴力的爭論:有學者認為“網絡暴力是指網民在網絡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絡上的延伸”[10],盡管網絡暴力對當事人的現實生活構成傷害,甚至可能衍化為現實的行為暴力,但這種暴力傷害并非現實中的流血受傷之類的肉體傷害,而主要表現為網民群體的語言暴力和輿論壓迫,因而網絡暴力實質上是“網絡輿論暴力。”[11]也有學者認為,網絡暴力不僅包括在網上的語言攻擊、侮辱、謾罵等“網上暴力”行為,也包括在現實生活中對當事人及其親友進行侵擾的“網下”暴力行為,如南京的“燒狗門”事件導致對當事人全家及其工作單位的沖擊行為都屬于網絡暴力。

2.網絡暴力是否應該具有強制性的爭論:多數學者同意,網絡暴力行為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主要是通過“無形的輿論壓力,造成被害人心理上被強制,進而導致其生理上也被強制的狀態”[12],從而導致被害人受到直接或者間接的傷害,主要包括使用語言暴力進行網絡圍攻、采用人肉搜索手段曝光當事人隱私和侵擾當事人的現實生活三種形式[13];但是也有學者擴大了網絡暴力的范圍,把不具有強制性特征的網絡傳播色情和暴力影視作品、提供網絡暴力游戲等均歸于網絡暴力行為。[14]

3.網絡暴力是群體行為還是個體行為的爭論:不少學者認為,網絡暴力是網民的群體性行為,是多數人對少數人意見的壓制,是多數人的暴力;[15]但是也有學者認為網絡暴力可以是群體行為,也可以是個體行為,“網絡暴力是由使用互聯網的個體或群體實施的,基于一定的目的,借由虛擬社會中的非理性表達,采取誹謗、攻擊、謠言、誣蔑、騷擾等方式介入現實社會,對網絡以及現實中與之對應的個人、集體施加壓力、造成影響、形成威脅的一系列行為的總稱”;[16]針對歐美國家網絡暴力主要產生于熟人之間的特點,有學者在綜合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把網絡暴力確定為“一種使用現代通訊技術,例如電子郵件、計算機、手機、攝像機等進行的惡意騷擾,使對方無法進行有效的自我保護,從而在身心兩方面造成了較大傷害的網絡侵犯活動”[17],很顯然這種網絡侵犯活動既可能是個人的、也可能是群體的。

4.關于網絡輿論監督是否為網絡暴力的爭論:網絡輿論監督是指普通公民通過網絡對政府和社會事務進行監督并發表意見的行為。有學者認為網絡監督已經成為我國公民暢達民意、維護權益、鞭撻腐敗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不能將網民的輿論監督權與網絡暴力等同;[18]也有學者認為網民在實施網絡輿論監督時有侮辱、漫罵等語言攻擊行為以及人肉搜索等侵權行為,因而也是網絡暴力。人民網組織的一項網上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網民有87.9%非常關注網絡監督,當遇到社會不良現象時,93.3%的網民選擇網絡曝光,但也有40.8%的網友認為網絡監督不具備合法性,只是一種網絡暴力。

三、“網絡暴民”對“網絡暴力”概念的質疑

由于近年來網絡暴力屢屢傷及無辜,政府、主流媒體對網絡暴力持批評和打壓立場,大多數學者也是從反對和治理網絡暴力的角度來界定網絡暴力,但是不少學者和媒體人在未界定網絡暴力概念的情況下就開始大張撻伐,導致網民的不滿。其實,早在2006年《紐約時報》等海外媒體和國內的主流媒體批評中國“網絡暴民”之后,被稱為“網絡暴民”的網民們就開始發帖反擊,力圖為他們掀起的“網絡暴力”正名。其主要觀點如下:

1.網絡暴力只是言論或者輿論,不是暴力。有網友根據漢語詞典對暴力的解釋,認為暴力和言論根本沾不上邊,把言論或者輿論稱之為暴力是無稽之談;其次從歷史上來看,言論和文字從來就不是暴力,哪怕是錯誤的文字也不是;真正的暴力是如同秦始皇焚書坑儒、清王朝興文字獄之類的行為;暴力的特點是蠻不講理,把毫無權勢的網友的聲音視為暴力太荒唐,只能說是別有用心。也有網友認為,“群眾的輿論,白眼,口水,指背脊骨……”等軟暴力是維護社會道德的基本方式。

2.網絡暴力是維護道德的義舉,促進了社會進步。如有網友寫道:“在公車上你看到小偷流氓不敢吭聲,我理解你,怕挨打;在網上你看到小人流氓也不敢吭聲,我BS你,你是幫兇;……從‘網絡虐貓’事件到錢軍先撞后打事件,從女白領的‘死亡博客’到‘銅須門’事件,乃至前兩天的林嘉祥同志被揪出。到底是利遠勝于弊還是利弊相生還不清楚嗎?……你打人不暴力,你貪污不暴力,你猥褻幼女不暴力,俺們揭發揭發討論討論就暴力了?”“我不認為網絡暴力是暴力,而是一種新生的力量,我要為這種‘暴力’搖旗吶喊”;“網絡暴力其實針對的都是違反了倫理、道德以及法律的,從虐動物事件、小三兒‘菊花香香’、政法大學殺師事件,再到杭州市委書記‘APPLEKING’的救房事高論,無不是觸動了草根階層的道德底線后進行的正義行動。”

3.網絡暴力是維護社會公平公正的手段,這是面對殘酷現實的無奈之舉。有網友寫道:“如果凡是在網絡上曝光了一些官員的惡行,就要被冠之以‘網絡暴力’,或者是‘網絡攻擊’,然后在權力的驅使下,由公安機關進行跨省抓捕,再失去了網民的輿論干預,那么,徐梗榮的慘案會不會被曝光?等待鄧玉嬌的結局會不會是被以‘故意殺人罪’而遭冤殺?”“我們還應該注意到,被拿到網絡上當做惡人的,又有幾個是白丁、老百姓?這些人中又有幾個人是良善之輩?如果沒有廣大網民的譴責和輿論干擾,他們會被查處嗎?”

4.網絡暴力是比較安全的發泄方式,比走上街頭的現實暴力好。有網友認為,“在實際暴力面前,網絡暴力只是一種情緒的宣泄,他不會造成即時性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至少具有一定時間來緩沖,進而進行驗證和篩選”;“網絡的暴力給民意提供了一個發泄口,心理學角度看,發泄之后的怨氣一般會減少,這種怨氣直接面對現實的強度就會相對減少。”

5.有網絡暴力,但沒有“網絡暴民”。所謂網絡暴民,其實是有正義感的網民,這比整個社會的冷漠好得多。有網友寫道:“網絡暴力的確存在,我們必須正視;但我一直堅持互聯網上從來沒有暴民!”“每一個虛擬的ID背后其實都是一個活生生的、具體的個體。他們在這塊土地上工作、交往、哭泣、歡樂,他們在現實的生活中關愛親友、幫助他人,怎么可能是網絡暴民呢?如果說他們有“組織”的對暴力的話,那只不過他們同時而又不斷對一系列不平之事發出共同的良心怒吼;所以看起來,他們是有組織的。”

對于“網絡暴民”的自我辯護,一些學者和媒體人也認為要理性對待網絡暴力,如著名社會學家夏學鑾就認為網絡的集體聲討、討伐行為“一般是出于正義的義憤”,“是一個社情民意的窗口”。著名媒體人曹林在“史上最毒后媽”之謎解開后認為,“并不存在什么源于網絡某種屬性所特有的暴力,網絡暴力是評論者臆想出的一個偽問題”;“網民激烈的反應,恰恰表現出社會一種可敬的疾惡如仇道德感。著名記者閭丘露薇也認為,所謂的網絡暴民“其實也算是弱勢群體,除了網絡,他們的聲音又在哪里可以被聽到,又在哪里可以表達?其實網絡給了這些人一個出口,仔細想想,對于社會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他們的這種語言的暴力,如果要真正轉化成為行動,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而如果沒有一個地方讓他們抒發,積聚的太久,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情。”

從“網絡暴民”的自我辯護可以看出,他們在本質上都是有著強烈的道德正義感、社會責任感的人,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無力或者無機會伸張正義,因此通過網絡開展維護道德底線和社會正義的活動,目的是希望達到激濁揚清、凈化社會的目的。但是,網絡暴力在鞭撻丑惡、維護社會正義的同時,的確也存在情緒化、極端化、片面化的問題,有時還會傷及無辜,是一把真正“雙刃劍”,不能簡單視其為貶義詞。

四、網絡暴力是迫使當事方屈服的網絡攻擊性行為的總稱

縱觀學術界和媒體對網絡暴力的分析,以及網民對“網絡暴力”的辯護,可以發現幾個共同點:一是網絡暴力不是真實的、現實的暴力,而是通過語言文字進行的討伐行為,往往帶有侮辱、謾罵等人身攻擊特征;二是網絡暴力具有一定的強制性、攻擊性,因而可以稱之為軟暴力;三是網絡暴力的起因多為道德義憤,因此大多數受害者在網民的眼中都有一定的道德污點;四是網絡暴力的強制力大小在于其人數的多寡,產生重要影響的網絡暴力事件往往是網絡群體性事件,從而構成“多數人的暴政”。

根據“網絡暴力”爭辯雙方的論述,以及近年來的所謂網絡暴力事件,我們將網絡暴力的內涵確定為:網絡暴力是網民對當事人或者組織實施的以制造心理壓力為手段,以迫使當事人或者組織屈服的網絡攻擊性行為的總稱;因這種行為帶有明顯的強制性特征,與現實中的暴力類似,故而稱為網絡暴力。

1.網絡暴力的主體、客體和實施方式。

網絡暴力作為網絡攻擊性行為,有其特定的主體、客體和實施方式。網絡暴力行為的主體即網絡暴力行為的實施者,是各種類型的網民。網絡暴力行為的客體即這種行為的承受者,既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某個群體(如中國人針對日本人),也可能是某個組織(如釣魚執法部門)。網絡暴力的實施方式一般有如下幾種:一是人身攻擊行為,包括侮辱謾罵、造謠誹謗、曝光個人隱私等;二是輿論攻擊行為,包括道德譴責、群體圍攻、形成輿論壓力等;三是黑客攻擊行為,包括郵件攻擊、篡改主頁、癱瘓網站等;四是網絡勒索行為,通過網絡恐嚇等手段,以獲取財物為目的網絡犯罪行為。

2.網絡暴力的強制性主要體現為心理壓力。

網絡暴力作為一個未經嚴格定義就廣泛使用的概念,是因為其行為表現讓當事人和社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現實暴力的基本特征。那么,現實社會中的暴力具有什么基本特征呢?根據《辭海》對暴力的解釋,暴力具有兩個含義:一是指在階級斗爭和政治活動中使用的強制性力量,既有革命的暴力,也有反革命的暴力,而且無產階級只有使用革命暴力才能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可見這里的暴力并不是一個貶義詞;二是指侵犯他人人身、財產等權利的強暴行為。[19](p1581)從《辭海》的解釋可以看出,暴力在作為階級斗爭和政治活動中使用的強制性力量時是一個中性詞,是表述集體行為的集合詞;當暴力作為侵犯他人人身財產權利的強暴行為時,暴力是一個帶有明顯貶義的詞,既可能是個體行為也可能是群體行為;無論暴力從哪種意義上使用,暴力都具有明顯的強制性特征。因此,網絡暴力借用現實的“暴力”這個詞來表述網絡中的某種特定行為,就是因為網絡中的暴力同樣具有明顯的強制性特征。因此,判斷一種網絡行為是否屬于網絡暴力,關鍵看是否具有強制性特征。網絡欺詐、網絡色情、網絡暴力游戲、網絡偷窺等網絡失范行為和網絡侵權行為盡管違反了道德和法律,但是這些行為并沒有對當事人構成強制性,因而不能認定為網絡暴力行為。與一般的網絡侵權行為和網絡失范行為不同,網絡暴力行為具有明顯的強制性、攻擊性。

網絡暴力的強制性并不是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直接暴力取得,而是通過制造心理壓力實現,通常用這樣幾種形式表現出來:一是通過群體的道德譴責發動輿論攻勢,形成輿論壓力,促使當事人或者組織認錯并承擔相應責任;二是通過侮辱謾罵恐嚇等人身攻擊語言迫使當事人屈服;三是通過人肉搜索曝光當事人隱私從而傷害其名譽的方式迫使其屈服;四是以娛樂心態對當事人進行惡搞,在事實上對當事人產生精神壓力的行為;五是黑客通過侵入當事人的網絡私人空間以迫使當事人屈服,或者通過篡改主頁、癱瘓網站等方式以迫使當事組織屈服;六是網絡罪犯通過網絡恐嚇等手段迫使當事人或者組織付出財物;七是從網絡暴力延伸到現實暴力,通過電話、信件、圍堵、騷擾家人等方式侵擾當事人的生活,或者干擾當事組織的正常秩序,其目的仍然制造心理壓力而非直接的暴力攻擊以迫使當事人或者組織屈服。

3.網絡暴力是個體行為還是群體行為。

從近年來發生的各種網絡暴力事件可以看出,大多數受到關注的網絡暴力事件都是在網絡上發生的群體性人身攻擊行為,參與的相關網貼動輒以萬計,有些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網貼甚至超過百萬個。如2010年云南省高院將殺死2人(其中1名死者為3歲幼童)的李昌奎從死刑改判為緩刑,網民群情激奮,對云南省高院領導展開了猛烈的人身攻擊,發帖數超過10萬,達134387個;回帖數更是超過150萬,高達1528001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網絡暴力行為是在網絡論壇、聊天室、博客(包括微博)留言中看到的影響并不大的侮辱謾罵行為,這一點也得到了多數網友的肯定。人民網的網友投票顯示,論壇和聊天室的攻擊和辱罵最易讓人聯想到網絡暴力,在網絡暴力行為中排名第一,得票率達到25%。由此可見,網絡暴力行為可以是個體行為也可以是群體行為,凡是形成網絡公共事件的網絡暴力事件都是群體性行為,而大多數在論壇、聊天室、博客留言、私人郵件或者交友聊天中發生的網絡暴力都是個體性行為。

4.網絡暴力在現實生活中的延伸可以歸于網絡暴力。

網絡暴力是否應當包含現實的暴力,在學術界存在很大的爭議。我們認為,網絡暴力是一種軟暴力,本應當只限于網絡中發生的攻擊性行為。但是,從網絡暴力延伸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攻擊性行為,如電話騷擾、信件騷擾、侵擾當事人家庭、擾亂當事組織的工作秩序等行為,是從屬于網絡暴力的附生性行為,并非現實的自生性行為,如果沒有網絡暴力就不會發生,因此可以歸于網絡暴力。

5.帶有人身攻擊性的網絡監督行為也是網絡暴力。

在當今中國,網絡監督已經成為網絡反腐的利器,這一點已經受到黨中央的充分肯定,因此有學者認為網絡監督不是網絡暴力。事實上,否認網絡監督是網絡暴力的觀點已經先入為主地把網絡暴力置于貶義詞的地位,擔心網絡監督帶上網絡暴力的烙印有褻瀆網絡監督。但是,從周老虎事件、周久耕事件、林嘉祥事件到釣魚執法、躲貓貓、鄧玉嬌案、李昌奎案、乃至最近發生的“表哥”、“房叔”、“房嬸”、“房妹”事件,哪一個當事人沒有遭遇過包括侮辱謾罵、曝光隱私的人身攻擊,哪一個當事組織沒有受到包括道德譴責、網絡圍攻在內的網絡輿論攻擊?根據前述的網絡暴力的定義,只要是有著明顯的強制性特征的網絡攻擊性行為,都是網絡暴力,大多數的網絡監督都帶有網絡暴力特征,因此也可以算是網絡暴力。

從理想狀態而言,政府官員、公眾人物本來應當接受監督,無論網民的監督方式如何,網絡監督都是廣大網民的權利,接受監督是廣大官員、公眾人物和各級政府的義務。當然,網民在開展網絡監督時應當盡量避免使用網絡暴力。不過,一些網民的確帶有強烈的羨慕嫉妒恨情緒,因而在網絡監督中往往會伴有道德質疑、侮辱謾罵、曝光隱私、輿論圍攻等攻擊性行為,我們的當事人不能以拒絕網絡暴力為由拒絕接受監督,而是應當把網絡暴力當作一個反應社情民意的窗口、一面考察自身得失的鏡子。只有這樣,才能化解百姓心中的怨氣、戾氣,才能真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6.網絡暴力是一把“雙刃劍”,不能簡單視其為貶義詞。

如前所述,按照《辭海》關于暴力的解釋可以看出,暴力本身并不是一個純粹的貶義詞,革命的暴力可以推動社會進步,反革命的暴力可以阻礙社會進步。同樣,網絡暴力作為網絡時代的一種軟暴力,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通過群眾的道德譴責、網絡輿論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阻止道德滑坡,起到激濁揚清的作用;也可以通過廣大網民的積極參與,推動我國的反腐工作、促進社會公平公正,激發人民參政議政。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助長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的暴力傾向,放縱不文明言行,淡化法制意識,有造成社會分裂和社會動蕩的危險。因此,全社會要共同努力,重新審視網絡暴力這把“雙刃劍”,努力變暴為寶,使之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正面力量,而不是任其成為破壞社會穩定發展的消極因素。

[1]新華網.銅須事件:批評“網絡暴力”惹“暴民”反擊[EB/ 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06/10/content_4673418.htm.2006-6-10/2013-1-15.

[2]李顯冬.從法學角度講“網絡暴力”就像性騷擾[EB/ OL].http://legal.people.com.cn/GB/51654/51655/134297/ 8071624.html,2008-9-18/2013-1-15.

[3]張慧中.網絡暴力第一案的思考[N].人民日報,2008-12-01.

[4]彭蘭.如何認識網絡輿論中的暴力現象[J].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8-25.

[5]周國平.“網絡暴力”何時休[N].人民日報,2006-7-12.

[6]李亞詩.從“網絡暴力”看我國隱私權的民法保護[J].中國商界,2009,(11).

[7]袁場.“網絡暴力第一案”背后的法律漏洞[J].第一財經日報,2009-1-23.

[8]路芳.網絡暴力定義探析[J].新聞世界,2010,(12).

[9]姜方炳.“網絡暴力”:概念、根源及其應對———基于風險社會的分析視角[J].浙江學刊,2011,(6).

[10]劉亞奇.“網絡暴力”事件中傳統媒體的角色[J].新聞窗,2010,(4).

[11]羅昕.網絡輿論暴力的形成機制探究[J].當代傳播, 2008,(4).

[12]陳秀麗.網絡暴力現象內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學學報,2007,(5).

[13]鄧曉霞,王舒懷.對“網絡輿論暴力”說“不”[N].人民日報,2007-8-10.

[14]曠芳.大學生網絡暴力行為成因及引導策略探析[J].學理論,2012,(15).

[15]曹林.“網絡依賴癥”助長網絡暴力[N].東方早報,2007-7-9.

[16]張旺.“網絡暴力”的成因探析[J].新聞世界,2011,(12).

[17]江根源.青少年網絡暴力:一種網絡社區與個體生活環境的互動建構行為[J].新聞大學,2011,(1).

[18]鄭永曉,湯俏.“網絡暴力”喧囂背后的政治與文化——兼論近年來網絡文化的監管與疏導[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19]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

責任編輯 周 剛

D082

:A

:1003-8477(2013)06-0061-04

陳代波(1971—),男,哲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政治理論部副主任,副教授。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2010年度課題“傳統文化視野中的網絡暴力應對策略研究”(2010BZX003)的階段性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aⅴ免费在线观看| 99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国产靠逼视频|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国产丝袜第一页|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韩日免费小视频|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日本www在线视频|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亚洲男人在线| 亚洲视频三级|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99久久性生片| 欧美高清国产| 精品欧美视频| 伊人AV天堂| 无码久看视频|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免费视频观看|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97国产在线观看| 色综合日本|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中文字幕在线观| 欧美v在线|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伊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在线不卡|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日韩色图区|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少妇精品在线|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