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鄉村艾滋病人印象管理的路徑分化邏輯——湖北XY市艾滋病村莊的實踐

2013-06-25 10:44:18徐曉軍屈媛媛
湖北社會科學 2013年6期
關鍵詞:管理

徐曉軍,屈媛媛

(華中師范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9)

作為一種具備污名特質的疾病,艾滋病往往被定義為“邊緣群體的傳染性疾病”。[1](p38)這一受損身份給非感染者帶來了恐懼,促使非感染者對感染者實施社會隔離和社會排斥的制裁,[2](p140)于是艾滋病人①在臨床與艾滋病防治過程中,艾滋病人(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是與艾滋病病毒(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攜帶者不同的人群,但由于二者在社會形象方面具有相同的地位與屬性,因此本文將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和艾滋病人合稱艾滋病人,后文不再一一說明。花大半輩子精力建構的社會關系系統瞬間斷裂,[3](p72)社會形象遭到毀滅性破壞。污名應對理論認為,為了反抗社會賦予的貶低性標簽,被污名者會采取不同的行動策略。事實上,“超越簡單至上而又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4](p21)被打斷后,艾滋病人面臨的是形象的全面崩潰,其回應不僅是對污名的努力消除,而且是一個更廣泛的修復甚至重構全新形象的過程。本文將這一過程作為研究主題,以筆者等人于2012年5月對湖北省XY市艾滋病村莊調查獲得的大量經驗事實為基礎,分析艾滋病人修復或重構形象的策略和行動,試圖從中發現其印象管理的基本邏輯。

一、污名與形象的崩壞:艾滋病人形象重構的迫切需要

形象關系著人們的對外呈現和自我表達,是連接本我與外界的中介環節。所有的社會行動都根基于有意無意的努力控制形象[5](p190-207),同時,形象的建構在社會行動的過程中得以實現。在中國,形象被上升到“臉面”的高度,尤其受到重視,甚至被認為是社會交換的主要形式。[6](p88)而對于艾滋病人來說,感染艾滋粗暴地破壞了他們的生活情境,社會互動被“疾病異質”的外力打斷,其原有形象徹底崩壞,修復或重構他人印象成為艾滋病人的迫切需要。

(一)妖魔化:艾滋病人的形象污名與形象崩壞。

疾病往往因為其隱蔽性、危險性、破壞性和病因等病理特性而被污名,[7](p231)出現“隱喻化”[8](p94)的發展,艾滋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一方面,艾滋病的傳染性、無法識別性和致死性導致了人們的“恐慌性歧視”,[9](p88)另一方面,艾滋病常常與污名群體的行為偏差相聯系,易于引發道德批判和道德排斥。因此,艾滋病在“工具性”和“符號性”雙重意義上被污名化了。[10](p230-241)

對于鄉村艾滋病人來說,艾滋病的污名疊加至少帶來了三種負面印象:一是傳染源,艾滋病的傳染性使感染者成為普通村民避之不及的“定時炸彈”,不可治愈性的病理特征更是加重了這一恐懼。二是道德低下者,鄉村艾滋病人多通過賣血感染,但普通村民依然持有偏差性的社會認知,認為他們“好逸惡勞”,[11](p39)應當“自負后果”。以上兩者的結合產生了第三種負面形象,即報復社會者的印象臆想,不實謠言的傳播引發人們心底的道德恐慌和信任危機,[12](p5)艾滋病人的形象被進一步妖魔化。

這些印象來源于非感染者的主觀建構,卻“后來居上”和“反客為主”地占據了主導地位。這是因為在熟悉的社會,異質是引人注目的,超出人們理解和控制的事物易于被凸顯,已知被忽視,未知引發恐慌。艾滋病對生命底線的觸動更加速了這一外生身份的上位,艾滋病人原有形象受損甚至徹底崩壞,負面化甚至妖魔化的病人形象成為他人的首選和主要印象。

(二)修復困境:隔離與艾滋病人互動情境的破壞。

污名化的艾滋病引發的社會歧視,在鄉村社會主要表現為個體社會互動中的隔離和排斥。[2](p159)在普通村民看來,艾滋病人已不再是原本的社會成員,而是具有傳染風險的“病人”。這一印象影響和制約著交往活動,隔離因而成為一種理性化的選擇。另一方面,艾滋病作為一種強加外力導致了鄉村同質群體的異質分化。感染者被定義為異類,成為“他們”而非“我們”中的一員,這種區分被主流的非感染者所接受和認可,導致了心理和文化上的隔離,并通過互動的“表達性作用”[13](p2)表現出來,導致社會交往的中斷和社會關系的斷裂。

隔離和互動情境的破壞帶來了艾滋病人形象的修復困境。印象管理是個體對自身形象的管理和構建,但在本質上更是一個人際過程,個人利用行為去溝通信息,才能建立、維持或精練個體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14](p2-6)而對于艾滋病人來說,被強加的病人形象破壞了交往進程和互動情境,更為關系的彌補和修復帶來阻礙。原有形象被破壞,強加印象妖魔化,全新的印象管理過程因而成為艾滋病人恢復互動和社會再融入的必然選擇和當務之急。

(三)污名內生:自我懷疑和自我認同的斷裂。

疾病,如慢性病,可能會導致病人認知難題、解釋系統和資源動用的破壞,[15](p167-182)而具有污名性質的艾滋病給病人帶來雙重打擊。一方面,艾滋病導致了“人生進程的破壞”,[16](p229)本應是生命歷程終點的死亡被提前感知,成為病人要面對和管理的首要事件,病人的生活規劃被打斷,生命事件順序紊亂,死亡陰影與應對困境如影隨形。另一方面,污名疾病及由此而來的社會排斥,營造了污名化的敘事和話語系統,艾滋病人感知到這種話語環境,產生了強烈的自我否認和自我歧視,出現了“自己污名”,[17](p41)自我這一主體性基礎因此而被破壞了。

超出生命規劃的艾滋病是對病人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打擊,易于引發自我認同的斷裂和錯位。艾滋病人習以為常的解釋系統和日常生活知識體系瀕臨崩潰,對“我究竟是誰”,“我是什么樣的人”產生了懷疑。同時,污名作為社會印象的外界賦予,將歪曲化的“鏡中我”強加于艾滋病人,進一步打斷和扭曲了艾滋病人的自我認同。因此,全新形象不僅是社會融入的需要,也是艾滋病人修復自我認同和重構本我的必然要求。

二、作為回應的鄉村艾滋病人形象重構的三種策略

常規狀態下,印象管理不是離散的事件,而是“存在于社會遭遇中周期性、插話式的交換”。[18](p10)然而對于艾滋病人來說,形象的崩壞宣布了原有印象管理的徹底結束,一個全新的建構過程開始展開。這個過程起源于艾滋病人“得知感染”這一身份轉變,通過其“預設目標—設計腳本(script)—互動實踐—反饋調整”的行動過程,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策略。

(一)常人化印象管理。

對艾滋病人來說,感染艾滋病是完全的“意料之外”。面對這一人生進程的突發變故,也因為艾滋病難以消除的污名,制造“正常人”的虛假身份成為一些病人的選擇,而這一選擇的必要條件,就是身份轉變的隱瞞和隱蔽。

1.隱蔽的身份轉變。

對一些艾滋病人來說,“得病”不僅是突然的,而且是偶然的。意外打擊給病人帶來了難以接受的傷痛,卻也為其隱瞞身份帶來了一定的便利。

WZX,女,50歲。2009年在術前體檢中偶然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除了丈夫、兒子外誰都沒有告訴,鄰居、朋友、親戚都不知道。開始服藥后迅速消瘦,別人經常問:“身體怎么了?怎么這么瘦啊?”一般回答“本來就很瘦。”以避免進一步的懷疑。

艾滋病人隱私權的邊界問題在學術界尚無定論,然而傳統的鄉土社會是“沒有陌生人的熟悉社會”,[19](p3)人們習慣于信息的共享與公開。因此艾滋病人想要隱瞞身份,就必須從源頭控制信息。常人化印象管理的艾滋病人以孤立的身份得知病情,在感染艾滋、檢驗得知、接受治療的整個過程中都是單獨行動。同時,作為知情者的醫療部門和基層干部“按照規定被要求保密”,而家庭作為艾滋病人高度情感化的“內核”系統[3],也因為艾滋病難以抹去的污名效應,其成員理所當然地參與身份的保密。在共同協作下,該類病人隱蔽地完成從正常人到艾滋病人的身份轉變。

2.異質性的隱瞞與模仿。

隱瞞實情的艾滋病人以“正常人”為印象管理的預設目標,希望原有的互動情境能夠保持。“對我和原來一樣是最好的。”為此,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隱藏自身異質性,觀察和模仿他人生活,以“跟別人沒什么兩樣”作為衡量標準和行動目標。

ZYN,50歲,1998年感染艾滋,在鎮上做建筑工,艾滋病人身份一直對外隱瞞。為了怕身份泄露,跟別人干一樣的活,包括搬重物。得病的身體本不應太過勞累,但“不干活人家就知道了,累了就歇著點”。

對常人的模仿是常人化印象管理者的主要腳本,于是當病理特質與常人形象產生矛盾時,艾滋病人往往選擇隱藏、忽視甚至掩埋身體需要。一些病人拒絕服藥,因為“要去拿藥,別人就知道了”;一些病人將服藥秘密化,“早上在家里吃完藥再出門”,或者“躲著吃”。其實,吃藥本身并不會泄露艾滋病人的身份,“別人看到也可以說是高血壓藥”,但艾滋病人非常謹慎,“天天吃藥也不正常,別人就會懷疑。”在常人化的形象目標下,艾滋病人極力模仿他人的生活方式、勞動方式、交往方式等,試圖將異質性——甚至可能并非是艾滋病帶來的異質性——完全隱藏,尋求的是主流“常人”形象的完全趨同,

3.虛假的身份與“真實信息”。

在“正常化”的社會互動中,隱藏了身份的艾滋病人往往會得到一些反饋信息。“在外面做活也會接觸一些人,他們說起艾滋病人都很害怕,也很嫌棄”。在以虛假身份參加的“同質性”交往中,艾滋病人直接了解普通人對“真實自己”的排斥,也能明顯感受到病人和正常人之間難以跨越的差距。他們認為這種后臺態度才是“真實信息”。因此形成了“形象不同得到的對待不同”的猜測,認為“要是知道我是,以后肯定不跟我來往,也不讓我干活了”。他人的反饋強化了艾滋病人繼續隱藏病人身份、塑造“常人”形象的動機。

同時,他人的反饋有利于艾滋病人策略的及時調整和改變。他人以常人的印象來建構角色預期,現有的印象管理腳本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得到檢驗,“肯定還是不一樣,看到跟別人有啥不一樣就改。”“之前自己帶飯,后來他們說你這么愛干凈,一點都不像大老爺們,也就一起吃飯,反正也不會傳染。”艾滋病人通過不斷模仿、調整的印象管理,“正常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印象管理通過“互動-反饋”的過程而不斷加強和循環生產。

(二)良性化印象管理。

常人化的形象管理有其偶然性和嚴格要求,因而更多艾滋病人的管理策略是“我們只是得了一種病,除此之外我們并不比別人差”。這種正面形象的營造和管理,是對社會環境和身份情境的妥協性處理,起源于艾滋病人身份在村莊內部的暴露和公開。

1.熟人社會的“眾所周知”。

一般來說,鄉村艾滋病人身份很難隱瞞,不僅因為傳統鄉村是一個熟人社會,還因為在我國,鄉村艾滋病人多是賣血感染,而賣血是以親緣關系為主體的群體性參與。賣血得利者依照自己的社會關系網帶動親朋好友參與其中,甚至引發地域性賣血風潮。于是,一個人的感染確認往往引發一連串的病情發現,“傳染性”曝光在衛生普檢之后達到頂峰,病人被批次性地發現,整個村莊陷入了艾滋病的恐慌,病人的信息成為村莊內部公開的秘密。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病人“一開始也想瞞著”,但“大家當時都是一起去賣血的,查出來這個有,大家自然就會懷疑一起去的人”,“尤其是有些癥狀表現出來的時候,即使你不承認,人家也會懷疑”。鄉村特殊環境跟艾滋病病理異質的共同作用下,艾滋病人的身份伴隨性、協同性地曝光并迅速傳播,甚至達到“眾所周知”的態勢。事隔多年之后,原有的偶然群體伴隨著污名再次被強化,艾滋病人在聯系和相互伴隨中完成了身份的轉變。

2.形象的分裂和選擇性呈現。

面對并非己愿的公開局面,良性社會形象成為艾滋病人印象管理的回應性訴求。他們并不否認自己的艾滋病身份,“都知道,否認也沒有用”,而是通過信息的選擇性傳遞,巧妙地將身體形象和社會形象割裂開來,其中身體形象被雪藏,“涉艾”的話題被控制在極少的頻率內,“不會談這個事情”。即使在被動狀態下觸及,艾滋病人也會有意識地淡化處理,“別人有時候問‘最近身體怎么樣?’‘你得這個病要多注意身體啊’,就說好得很。然后就不說這個了。”通過話題的選擇和轉移,艾滋病人弱化和淡化了自己與普通村民身體上的差異,減少自身形象中“病人”的存在分量。

同時,艾滋病人通過種種方式建構和強化正面的社會身份,營造“日子挺好,甚至比他們還好點”的經濟資本富足,“子女很有出息,在外讀大學”的文化地位突出,“家里人對我很好,孫子跟著我吃跟著我睡”的家庭關系融洽,“認識的人多,有事都會找我出面”的社會資本豐厚等正面、積極、健康的社會形象。在防疫知識普及的基礎上,艾滋病人的妖魔化形象有所減弱,這種持續構建的正面形象日漸凸顯,艾滋病人在村民心中的印象逐漸趨于良性。

3.淡化的身份與他人的正面回應。

實行“良性化”管理的艾滋病人以良好的社會形象參與互動,互動中作為“他方”的普通村民也對此給予正面的反應。這是因為艾滋病污名色彩難以消除,“多少有點尷尬”,反復提及易于“提醒”和“強化”普通村民的排斥心理。而通過呈現內容的控制,艾滋病人的病理身份被選擇性地遺忘了,“也不能天天想著人家有病就怎么了”,反而是經常被強化的正面印象形成,“人一直都是很不錯,很仗義。雖然得了這個病,但是現在也沒有什么影響,日子一樣過得很好。”甚至可能進一步引發對原有良好印象的回憶和恢復。

這種良好印象的逐漸凸顯緩慢修復著艾滋病人與普通村民的社會互動。感染病情依然是身份異質特征,卻逐步被“日常化”了,被村民們“習慣”而逐漸淡化,“平常經常一起打牌、吃飯,這個還是玩得來的人在一起玩,玩不來的人咋都玩不到一起”,關系于是逐漸恢復。在修復了的社會互動中,“去艾滋病”的話題成為艾滋病人和普通村民的共同選擇,良好的社會形象成為交往的主導原則和衡量標準。通過正面反饋,艾滋病人的印象管理策略不斷調整,良性形象在他人支持和自我調整中逐漸形成。

(三)病態化印象管理。

隨著社會對艾滋病人關注力量的不斷增大,一些“公共化”的艾滋病人開始進入人們視線。與以上兩種類型不同,他們并沒有試圖“去艾滋病”以恢復常態形象,而是接受、強化甚至宣傳自己的病人身份,試圖營造和傳遞的是病態的個人形象。

1.眾人目光下的生活。

隨著艾滋病人群體作為一種“雙重弱勢群體”[20](p170)進入公共視野,艾滋病人曝光程度明顯提高,日常生活的細節都展現在公共的目光之下。

ZFJ,男,51歲,XF市XC區WL村艾滋病互助小組組長。2003年確診感染并公開身份,2003年非營利組織介入后作為艾滋病人代表參與并組織活動,多次接受新聞媒體報道,接受過電視臺專訪,是“遠近聞名”的“艾滋病頭頭”。

在傳統的鄉土社會,農民的生活多局限在固定的范圍內,農民話語權的缺失和在輿論中所處的弱勢不言而喻。而此刻,艾滋病人的特殊身份成為一種非常規的資源吸引了社會的關注。艾滋病人因其異質的身份特征而受到外界的關注,外界的關注力量則迅速完成了病人們身份的全面的、遠超常規的曝光,艾滋病人的身份被“公共化”和“宣傳化”了。

2.病態形象的強化和生產。

表露即是壓力源,也可能是應對污名的有效策略。[21](p674-697)而在負面化印象管理的艾滋病人看來,表露是應對艾滋病的“積極心態”,進一步強化甚至生產病人負面特質成為一種理性選擇。為此,他們不僅不介意艾滋病人身份的暴露,還主動地增加自己艾滋病人形象的“出場”,通過“主動去XY市市中心作演講”、“把艾滋病人的生活編成快板在各個村子里演出”、“做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志愿者”、“到醫院去給別人作講座”等活動,宣傳和強調自己艾滋病人的身份。

在這種形象宣傳以及日常的社會互動中,艾滋病及其衍生的病弱、貧困、被排斥等是他們正面回應的形象特質,甚至成為他們印象管理的目標。他們策略性地強調艾滋病人與常人難以逾越的差距。“我們喪失了勞動能力,日子過得很苦”、“我們是病人,跟其他人沒法比”,類似的腳本被精心規劃和反復呈現,“要多宣傳,多跟別人說”,“希望更多人關注我們”成為他們堅持的行動取向,艾滋病人的病態形象被策略化地呈現和強化了。

3.“突出的身份”與公眾需求。

由于病人身份和病態形象的主動呈現,這些艾滋病人開始“有了名氣”,“艾滋病人”取代個人形象成為他們的突出身份。他們廣泛而公開地參與到公共活動中,面臨的反饋和角色期望與“低調行事”的艾滋病人大相徑庭。“市里每次艾滋病主題的活動會都要求我們出節目、邀請我們參加,主要是做志愿者、宣講艾滋病防治知識等,親身講述我們的故事,讓大家了解艾滋病人的生活。”“站出來”成為他們引以為傲的行動選擇。

這種情形的發生是因為社會對艾滋病人這一異質性弱勢群體有著強烈的了解需求,病人生活形態的透明化于是成為一種公眾需要。這種需要通過各種形式傳達給艾滋病人,成為他們強化病人形象的最好動力,甚至成為衡量其個人發展的標準。在HL村艾滋病人的組織化過程中,衛生部門出面指定病人LZJ擔任組長,因為“他很活躍,態度很積極,愿意搞活動,愿意站出來面對公眾”。可見,這類艾滋病人接受的反饋是支持、鼓勵其“負面化”形象,甚至還能引發病態形象代言的競爭和搶奪。這種反饋內化于艾滋病人的認知體系,他們為此調整和強化自己的腳本設計,堅定地沿著“負面化”的路徑繼續和完善印象管理。

三、鄉村艾滋病人印象管理的路徑分化及建構過程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發現,艾滋病人重構的印象管理有“常人化”、“良性化”和“病態化”三種類型,出現了正面化和負面化的路徑分化。(見表1)

(一)被建構的起點:艾滋病人印象管理的初始情境。

一直以來,印象管理理論認為行動者有清晰的目標取向和與之相對應的策略選擇,能通過行動過程體現個人的價值觀念和行動邏輯,印象管理因而是個體彰顯能動性的過程。然而印象管理真是如此理想化的情況嗎?個體能夠不受干擾地作出符合自己價值取向的選擇嗎?本文的考察發現,身份的外界賦予是個體印象管理的起點,是其策略和行動的固有情境。

表1 艾滋病人印象管理的路徑分化及過程比較

“艾滋病人”作為一種被強加的身份獲得,其社會定義、社會評價和社會認可都是固有文化和體制下的客觀實在。個體無法控制這種疾病的外界污名,也無法拒絕污名的降臨和強加。換言之,艾滋病人的印象管理實際上面臨著一種被建構的起點,而正是這個起點指引著他們印象管理的基本方向和行動邏輯。由上文論述可知,在艾滋病村莊內部,起點又進一步具體化為不同的身份情境和建構局面,呈現出身份隱蔽、身份公開或身份公眾化的不同類型。這種起點的差異分化也許只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偶發情境,卻是艾滋病人印象重構的初始局面。艾滋病人因而被打上不同色彩的形象符號,群體內部出現了初步分化,起點的不同為印象管理埋下不同的可能性。

(二)被生產的印象:艾滋病人印象管理的運作過程。

艾滋病人印象的生產和管理,主要體現在身體形象與社會形象的割裂和選擇性呈現。印象本應是他人對行動者的綜合評價,是整體性的認知。而對無法痊愈的艾滋病人來說,“被建構”的病理身份和負面形象始終存在,是其形象無法抹去的既定組成部分。于是,艾滋病人策略性地將身體形象與社會形象區分開來,通過信息的選擇性傳遞構建出不同的形象類型,或是在病理身份和社會身份上都隱瞞和模糊“艾滋病人形象”,試圖實現與正常人形象的完全趨同;或是有意識地雪藏和淡漠身體上的病人身份,轉而建構社會意義上的良好形象,并強調社會身份的主導地位和支配作用,淡化病理異質,凸顯社會價值;或者干脆主動地、策略性地認同、宣傳和強化病人形象,強調病態的形象元素,有意識地進行生理和社會雙重意義上“艾滋病人”形象的生產。

在這個過程中,外界反饋成為一個重要因素。一方面,外界反饋堅定和強化了艾滋病人的形象設定,為艾滋病人印象生產提供了動力。通過與客觀事物或與他人觀點的比較來確定自己的信仰、觀念和能力的真實性,是避免“自我認同焦慮”[22](p45)的有效途徑。對于生命歷程遭遇突然破壞的艾滋病人來說,印象管理的重構是小心翼翼的嘗試性的舉措,是艾滋病人主我呈現與他人期許“互構”的一個過程。正是在他們不斷循環著的“形象設計——實踐跟蹤——反饋接收——策略調整”的管理過程中,印象目標不斷地形成、生產和強化。另一方面,外界反饋是艾滋病人策略調整和目標實現的參考和評估標準。印象管理之所以是一個周期性的、循環往復的過程,就是因為人們在互動中觀察目標的實現狀況,并根據他人反饋改善或改變腳本設計,不斷調整印象。艾滋病人通過互動對象交往意愿、交往模式、交往頻率和深入程度的測量,將互動中的他人反饋作為策略上“檢查-完善”的重要變量,以逐漸提高自己預設形象的實現程度,預設目標在他人反饋的幫助下逐漸被生產。

(三)被選擇的路徑:艾滋病人印象管理的差異發展。

通過印象管理和生產的過程,艾滋病人最終選擇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并在社會適應和社會再融入的過程中應用和完善。一些艾滋病人以“正常人”或“良好的病人”為目標,試圖實現的都是傳統意義上正面化的形象目標,其印象管理是一種常態的、符合印象管理理論和日常社會認知預設的行動。按照印象管理理論的觀點,他們如愿控制了他人的印象,獲得了社會贊許、[23](p59-77)喜愛[15](p2-6)和利益反饋[24](p185-195),滿足了社會互動和社會適應的需要。而另一些艾滋病人另辟蹊徑地以“負面形象”為目標,進行非常規的印象建構,負面形象被他們能動地強化和生產,也伴隨他們參與社會互動和社會適應。出乎意料的是,這種負面化的形象被證明可以有效作用于社會互動,艾滋病人實現了另一種模式的社會適應。

印象管理在艾滋病人身上出現了預料之外的路徑分化。但對于艾滋病人來說,差異化的形象是他們的能動行動的結果,是其自身選擇和控制下由內及外的管理進程。符合預期的形象作用于社會互動中的他者,實現了社會關系的修補;同時作用于艾滋病人的本我,實現了其自我認同的修復和完善,印象管理因而在雙重意義上實現了預設目標,成為艾滋病人重新適應社會的必要步驟。

四、結論

艾滋病人的印象管理是原有生活破碎下的應對性行動過程,也是日常生活中剝離出來的獨立和完整建構過程。在“形象破壞-印象重構”的過程中,艾滋病人采取“常人化”、“良性化”和“病態化”三種不同策略,其印象管理出現正面化和負面化的路徑分化。這一分化源于艾滋病人印象重構初期被限制的起點,不同的起點情境催生不同的處理策略。差異在印象建構和生產過程中不斷被強化,最終導致截然不同的形象結果,艾滋病人以不同的形象重新回到社會中來。

不同取向的印象管理都滿足了艾滋病人重構互動和適應社會的需要,本身并不需要價值判斷。而對于社會來說,重要的是在艾滋病人選擇自主性和社會規范性之間找到平衡。因此在制定艾滋病人干預和幫扶政策時,應當注意:第一,形象宣傳謹慎化,降低艾滋病人污名賦予和印象強加,減少情境起點桎梏;第二,社會情境寬松化,引導公共印象,營造艾滋病人互動情境和選擇自由;第三,心理援助實效化,引導艾滋病人進行良好的心理恢復和印象重構;最后,關注艾滋病人的身體健康,實現艾滋病人形象自主選擇與艾滋有效防治之間的平衡,最終實現艾滋病人良好恢復和社會穩定的和諧共贏。

[1]行紅芳.熟人社會的污名與污名控制策略——以艾滋病為例[J].青年研究,2007,(2).

[2]劉能.艾滋病、污名和社會歧視:中國鄉村社區中兩類人群的一個定量分析[J].社會學研究,2005,(6).

[3]徐曉軍.內核—外圍:傳統鄉土社會關系結構的變動——以鄂東鄉村艾滋病人社會關系重構為例[J].社會學研究,2009,(1).

[4][美]彼得·伯格,托馬斯·盧曼.現實的社會構建[M].汪涌,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5]Ralston S.M.,W.G.Kirkwood.The trouble with applicant impression management [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1999,(2).

[6]翟學偉.人情、面子與權力的再生產——情理社會中的社會交換方式[J].社會學研究,2004,(5).

[7]Jones E.E.,T.S.Pittman.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strategic self-presentation [M].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Hillsdale,NJ:Erbaum,1982.

[8][美]蘇珊·桑塔格.疾病的隱喻[M].程巍,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9]潘綏銘,黃盈盈,李楯.中國艾滋病“問題”解析[J].中國社會科學,2006,(1).

[10]Herek G.M.,J.P.Capitanio.Symbolic prejudice or fear of infection?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IDS-related stigma among heterosexua adults [J].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98,3(1).

[11]向德平,唐莉華.農村艾滋病患者的社會排斥—以湖北農村的調查為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6,(11).

[12]景軍.艾滋病謠言的社會淵源:道德恐慌與信任危機[J],社會科學,2006,(8).

[13][美]歐文·戈夫曼.社會生活中的自我呈現[M].黃愛華,馮剛,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4]Baumeister R.F.Self-Presentational view of social phenomena[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2,(91).

[15]Bury M.Chronic illness as biographical disruption[J].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1982,(4).

[16]郇建立.慢性病與人生進程的破壞——評邁克爾·伯里的一個核心概念[J].社會學研究,2009,(5).

[17]李春梅.從虛擬到現實:艾滋病人歧視環境的演變邏輯[J].青年研究,2008,(6).

[18]Bozeman D.P.,K.M.Kacmar.A cybernetic model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processes in organization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7,69(1).

[19]費孝通.鄉土中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0]吳玉鋒.“雙重弱勢群體”:對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生存狀況的描述[J].廣西社會科學,2005,(5).

[21]Meyer I.H..Prejudice,social stress,and mental health in lesbian,gay,and bisexual population:conceptual issues and research evidence [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3,129(5).

[22][美]G.H.埃爾德.大蕭條的孩子們[M].田禾,馬春華.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23]Tetlock P.E.,A.S.R.Manstead.Impression management vs intra-psychical explanations in social psychology:A useful dichotomy?[J].Psychological Review,1985,(92).

[24]Tedeschi J.,Bonomal B.Schlenker.Cognitive dissonance:Private ratiocination or public spectacle?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1,(26).

猜你喜歡
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今日農業(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水利建設與管理》征訂啟事
聆聽兩會
——關注自然資源管理
2020年《水利建設與管理》征稿函
運行管理
管理就是溝通
中國制筆(2019年1期)2019-08-28 10:07:26
加強土木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
如何加強土木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
解秘眼健康管理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雜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爱爱影院18禁免费|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91福利免费|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青草精品视频|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国产99精品视频|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日本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99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jizz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啪啪网|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91九色国产porny|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欧洲亚洲一区|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国产96在线 |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自拍| 青青草91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亚洲91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久久女人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亚洲综合第一页|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日本免费a视频| 午夜在线不卡| 丁香婷婷久久|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一本色道久久88|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男女在线|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色成人亚洲|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大香伊人久久| 伊人中文网|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