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文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510550)
基于民辦高校學生黨員培養質量路徑的思考
劉小文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510550)
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員培養的質量不僅關系到學生自身的發展,而且關系到學校和社會的未來。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員培養所存在的問題,從思想認識、隊伍建設、投入力度、機制創新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學生黨員培養質量的思路和方法。
民辦高校;黨員培養;黨員質量
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為國家輸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還應培養一批思想上經得起考驗、行動上始終彰顯先進性大學生黨員。大學生黨員是青年群體中的先進分子,是黨的新生力量的重要來源,是黨員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黨員培養的質量如何、黨性修養怎樣不僅直接影響到黨組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更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為此,如何加強民辦高校大學生黨員的教育與管理,提高黨員的培養質量,確保大學生黨員思想上進、作風優良,是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民辦高校學生黨員培養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積累了重要的經驗,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1 思想認識有待提高
部分民辦高校董事會成員和黨組織領導對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往往單純地注重辦學的經濟效益,把工作的精力主要放在招生和擴大學校規模上,而對黨建工作卻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在思想認識上的“邊緣化”,使黨員培養工作也常常陷入尷尬的境地。
1.2 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眾所周知,辦好一所學校和培養優秀人才,必須擁有一支相對穩定、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的管理者及師資隊伍。與公辦高校相比,民辦高校由于建校晚、起點低,在辦學硬件、軟件方面都處于劣勢,因此很難吸引和留住優秀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質的教師。這對形成一支穩定的專業黨建工作隊伍造成了很大困難,也對黨員培養質量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1.3 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由于民辦高校自身所具有的特點,黨建工作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智力等資源做基本保障。主要表現在:機構設置不完善,黨務干部配備不到位基層黨務工作者緊缺;經費投入嚴重不足,黨建工作的物質基礎比較薄弱,致使一些黨組織活動不能正常有序開展;黨建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和業務培訓得不到落實,黨建理論與實踐研究重視程度不夠。民辦高校投入力度不夠的問題已成為制約黨建工作發展的瓶頸,也直接影響了大學生黨員培養質量的提高。
1.4 工作方式有待創新
目前,部分民辦高校在黨建工作中常趨于傳統模式,在黨員培養過程中,重發展數量而輕培養質量、重發展前的教育輕入黨后的管理;在黨員培養手段上,重政治理論的學習和灌輸、輕現實生活素材的融入和貫通。傳統的黨建工作方法較為簡單藝術性、生動性和創新性不強,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學生黨員培養的質量。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重點,提高發展黨員質量。”[1]因此,民辦高校黨建工作要在黨和國家政策氛圍的引領下,以培養合格人才、提高黨員質量為目標,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創新工作思路。
2.1 提高認識,加強民辦高校學生黨員培養質量工作領導
我們經常說:“面貌變不變,領導是關鍵”、“思路決定出路”。事實確實如此,一般群眾觀念不轉變,只能影響他個人,但對于領導干部而言,觀念不轉變卻直接影響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發展。因此,要提高民辦高校董事會成員和主管領導的人才培養質量意識,積極發揮其統帥和引領作用。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著手。
①強化理論學習。要重視和開展黨建工作主管部門、董事會成員及學院黨政領導培訓工作,不斷強化高校黨建工作和黨員培養質量意識的理論學習,引導他們提高認識、統一思想,使他們不斷提高和加強領導管理水平,這是促進黨員培養質量的前提和基礎。人不是天生就具備某種思想意識的,只有通過學習和更新知識,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管理水平。理論水平和思想意識相對提高了,管理工作才能相應的做到“水漲船高”。
②加強管理考核。上級黨組織主管部門要建立科學的督導考核機制,加大對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檢查、考核和評估力度。評估機構要將黨建工作納入民辦高校教育教學評估體系,作為辦學質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標;要建立民辦高校黨建工作評估標準,并據此進行細化、量化評價。只有通過多形式、常態化的監督考核,才能加強學院董事會及學院黨政領導的重視力度,從而促進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③注重自我管理。民辦高校各級黨政主管部門及院系黨組織要充分認識到黨員質量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加強領導干部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責任意識。而要做好這一點,民辦高校要不斷完善黨組織內部制度建設,注重自我管理,建立黨委統一領導、總支統一布置、黨支部貫徹落實的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的工作機制,構建黨委、黨總支、黨支部三者相互銜接的責任體系,把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情況作為對各級黨組織目標管理和檢查評比的重要指標,作為黨組織負責人的業績依據,切實把大學生黨員質量培養工作落到實處。
2.2 拓展渠道,推進民辦高校學生黨員培養質量工作隊伍建設
要提高學生黨員培養的質量,關鍵在于建設一支水平高、業務強的工作隊伍。打鐵尚需自身硬,這就要求民辦高校夯實基礎、拓展渠道,不斷加強和優化自身的隊伍建設。
①發揮團組織的引領作用。共青團組織是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群眾團體,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共青團組織的主要任務是要加強團員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為黨組織輸送合格的入黨積極分子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協助考察和推選入黨對象,為黨組織的發展黨員提供客觀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事實證明,大學生團員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黨員的質量,民辦高校黨組織應高度重視團組織在黨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加強對團組織的工作指導從抓團的建設入手,為培養發展大學生黨員的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②發揮黨支部的堡壘作用。黨支部是學校開展黨建工作的基層單位和組織,是黨聯系師生最直接的橋梁和紐帶。但是如果沒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質高、黨性強、作風過硬的管理隊伍,黨支部的效力將大大削弱,大學生黨員培養質量也很難得到保證因此,民辦高校要高度重視最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每個黨員的先鋒作用,不僅要配備和培養一定數量的專職黨支部書記和支委等黨務工作者,也要把學生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文化課教師、兼職班主任、高年級學生黨員等納入學生黨支部工作隊伍中;同時選聘一些黨性強、熱情高、有一定黨務工作經驗的教師作為黨支部的特聘指導老師,從而形成相互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為大學生黨員培養質量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
③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作用。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是學生中的骨干,是學生隊伍的核心,他們與廣大同學一起生活和學習,其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非黨員同學。因此,民辦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群體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僅要重視學生入黨前、入黨中和入黨后的培養教育,也要注重將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與經常、多樣、生動的組織活動教育相結合,比方通過積極引導學生黨員參與“黨員陽光崗”、“黨員奉獻日”、“黨員一助一”“志愿者公益日”、“黨員掛牌佩帶黨徽”等活動,使大學生黨員在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2.3 加大投入,強化民辦高校學生黨員培養質量工作力度
黨員培養工作要得以順利進行,必須要有一定的保障作基礎,否則無異于紙上談兵。為此,民辦高校要加大投入,從人力、財力、物力、智力等方面切實為黨建工作的正常開展和黨員培養質量提供保障。
①要重視黨員培養工作的人才保障。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因此,民辦高校黨組織要重視黨內隊伍的人才建設,要積極向董事會爭取一定的專職工作人員編制,建立精干的黨群工作機構和專職的黨務工作隊伍。同時也要大力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和機制,建立合理的薪酬標準,切實保障專職黨務工作者的工資福利待遇,提高其對黨務工作的認同感、榮譽感和責任感。尤其是對于基層黨務工作人員,組織上應給予一定的補貼和獎勵,職稱評聘上應給予一定的關心和照顧,以增強其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黨員培養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
②要夯實黨員培養工作的物質基礎。物質基礎是民辦高校黨員培養工作的前提,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黨員培養工作的有效性難以保障。因此,民辦高校要根據自身發展狀況和黨建工作實際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投入計劃,設立黨建專項經費,不斷改善如黨員閱覽室、活動室、電教室等黨建硬件設施,做到活動有場所、教育有陣地,確保黨員培養工作的有效開展。
③要注重黨員培養工作的智力扶持。民辦高校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是反哺黨員培養工作的有效手段,而要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可從兩個方面去努力:一是要建立健全黨建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和業務培訓機制。民辦高校可以依托各級黨校或聘請黨校教授、科研院所專家、機關黨政干部、技術骨干等群體,舉辦各類黨員培訓班,不斷提高黨務工作者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二是重視黨建工作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民辦高校要加大對黨建科研力度的投入,積極探索科研工作與黨建工作有機結合,通過項目組、科研平臺,積極探索90后大學生黨員成長發展規律,探索符合學校實際、體現時代特點、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2.4 創新機制,改善民辦高校學生黨員培養質量工作方法
隨著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迅猛發展的新挑戰傳統黨建工作人才培養模式存在信息渠道少、傳遞效率低、時效性和交互性較差等方面的不足。因此民辦高校要創新機制,積極探索和不斷改善大學生黨員培養質量工作方法。
①拓展活動陣地。活動陣地是做好學生黨員培養工作的重要環節。民辦高校黨員培養工作要順應時代特點,努力拓展黨員活動陣地,開拓黨員培養工作新領域。要增強縱向引導,不僅體現在學習和生活上,還要向網絡、社團、社會實踐等方面延伸黨支部活動要積極走出校門,面向社會,如組織參觀革命圣地弘揚革命傳統教育,組織參加志愿者服務、社會調查等,通過實踐活動幫助大學生黨員提高理論水平、思想意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②建立網絡平臺。信息網絡平臺是做好學生黨員培養工作的重要媒介。民辦高校要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利用現代媒體創新工作載體,實現黨建工作向網絡延伸。網絡平臺建設重點是要建立專門的黨建網站,比方說“紅色網站”、“校內網學生黨員主頁”、“永不停課的學生網上黨校”等等;要豐富網站的內容與形式,在內容上突出緊跟形勢、貼近現實在形式上突出圖文并茂、聲色兼備,充分發揮網絡育人的作用和功能。
③打造校園文化。校園人文環境是做好學生黨員培養工作的重要支撐。民辦高校要構建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的先進校園文化,形成符合民辦高校特點的文化組織、隊伍、制度、活動、場所等配套的校園文化運行機制,為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提供有利的環境和氛圍。
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和培養是一項強基固本、與時俱進的系統工程。民辦高校要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面質量觀為中心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黨員的培養工作,確保學生黨員質量的提高。
[1]胡錦濤在黨的十八大上的報告(全文)[N].人民日報2012-11-8.
[2]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在京舉行胡錦濤溫家寶發表重要講話[J].中國人才.2010.(9):4-5.
責任編輯:鄧榮華
G648.7
A
1672-2094(2013)03-0105-03
2013-02-25
廣東省高校黨建研究會2012年年度課題“高職院校大學生黨員黨性鍛煉創新研究”(項目編號:2012MB ZZ B9)的階段性成果。
劉小文(1979-),男,湖南邵陽人,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