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蓉,朱紅燕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遂寧 629000)
高職生創業必要性及有效途徑分析
周蓉,朱紅燕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遂寧 629000)
高職生創業是我國整個社會創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創業既是就業的重要方式,又是成才的重要途徑。高職生創業,不僅需要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而且必須培養良好的創業能力。
高職生;創業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先后把發展創業型經濟作為實現社會發展進步的戰略舉措。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認為,是小公司而不是大公司在發展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因為根據最新統計數據,《財富》雜志評選的500家大公司在美國市場所占的份額從1970年的20%降至現在的10%左右。“從1990年以來,美國每年都有100多個新公司成立,平均每250個美國公民有一個新公司。”[1](P113)在大多數美國人看來,創業是“一項令人尊敬的工作”。事實上,創業為美國經濟增添了活力,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支撐了美國經濟幾十年的強勁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2](P36)這是我們黨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早在1998年10月,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世界高等教育會議就明確指出,“高等學校必須將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使高校畢業生不僅成為求職者,而且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屬性,又有職業教育的特色,肩負著大批量培養高技能專門人才的使命,在加快人力資源開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與作用。由于我國人口多,勞動力數量大,又處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時期,就業面臨著城鄉雙重壓力、總量與結構問題并存的困境。“據預測,“十二五”時期,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達到歷史最高峰,為9.97億。城鎮平均每年需就業勞動力約為2500萬人,崗位缺口每年將在1300萬以上。以經濟增長7%計算,每年新增長的工作崗位只有800萬個,年度供大于求1500萬人。”[3](P55)此外,農村還有1億多富余勞動力,每年需要轉移就業約800萬—900萬人。在我國社會整體就業壓力將會持續加劇的背景下,如果高職生能夠憑借自己較好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勇于走上自主創業道路,在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使自我價值得到充分體現,無疑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創業是指創造既適應社會需要又滿足個人生存發展的職業或者事業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貢獻時間,付出努力,承擔相應的財物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風險,以獲得金錢的回報、個人的發展和理想的實現。”[4](P154)從某種意義上講,創業即就業,是創業者為自己、為社會更多的人創造就業機會和崗位的社會活動。根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高職生中有創業意愿的人數在日益增多,但由于受到創業環境條件、自身創業觀念等多種因素的限制和阻礙,大多不能真正實踐創業。
我國高職生對于創業的認識普遍存在著下面幾個誤區:
2.1 創業的目的主要是賺錢
真正意義上的創業絕不是為了追逐金錢和一夜致富。創業的要旨在于體現自我實現的價值和自我創新的精神。一般說來,創業者都是一群不甘于平凡、愿意為追求理想而付出代價的人,他們具有企業家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既是理想主義者又是現實主義者,人生理想才是他們在創業路上鍥而不舍的原動力。
2.2 創業的項目主要是高科技
選對項目是創業成功的第一步。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神話,使得高科技成為當今中國許多大學生眼中的創業金礦。實際上,高科技創業項目往往需要一大筆啟動資金,創業風險和壓力大,不利于缺乏資金和經驗的大學生創業。高職生創業應該在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和個人能力的基礎上,盡量選擇那些貼近生活、關注民生的創業項目,從小做起,從實際做起。
2.3 缺少資金,就不能創業。
據筆者調查,有四成高職生認為“資金是創業的最大困難”。誠然,資金是影響創業的重要條件和資源,但不是創業需要的唯一條件和資源,對于某些行業而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條件和資源。古今中外許許多多白手起家的成功創業者便是很好的佐證。在解決資金問題方面,高職生除了可以通過銀行貸款、自籌資金等多渠道融資外,還可以嘗試“用智力換資本”的方法。這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之路。所謂“用智力換資本”,就是創業者通過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以吸引風險投資家愿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2.4 沒有機遇,就不能創業
的確,機遇不可多得,對創業活動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機遇畢竟屬于外因,最終決定創業活動成敗的是創業者內在的素質與能力。從根本上說,機遇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正如巴斯特所說,機遇僅僅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對于創業者而言,機遇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關鍵是如何去把握:愚者拋棄機遇,弱者錯過機遇,強者抓住機遇,勇者搶占機遇,智者創造機遇。因此,一切有志于創業的高職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機遇觀念,學會發現機遇、抓住機遇并利用好機遇,以促使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并最終取得成功。
被譽為“當代畢升”的王選曾經在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頒獎典禮上的演講中說道:“蓋茨也是經歷整整18年沒有節假日的艱辛努力,才在他所研究的領域稍有成就。同學們在創業的路上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要有長期忍受痛苦的思想準備,要耐得住寂寞,能夠經得起各種困難的考驗,并有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不言而喻,創業是一個充滿風險與挑戰、汗水與淚水交織的人生歷程。高職生要想獲得自主創業的成功,不僅需要強烈的創業意識和正確的創業觀念,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必備的良好的創業能力。如果說創業意識是創業活動產生的源泉和動力,那么創業能力則是創業活動走向成功的支撐和保證。
高職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應主要從如下三個方面入手:
3.1 認真完成學校開設的就業創業課程學習任務,以掌握創業知識
職業教育實質上是就業教育和創業教育。高職院校開設就業創業課程,是培養高職生職業能力、實現成功就業創業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創業課的理論學習涉及財務、管理、營銷等基本知識,高職生從中可以了解商業運營的特點規律以及創業市場的整體情況,了解組建一個創業團隊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開發自身商業潛能的途徑。高職生除了通過課堂學習積累創業知識,還應通過利用圖書館報刊書籍和網絡資源、通過與商界人士的接觸交流等多種方式和途徑全面掌握創業知識。
3.2 積極參加創業大賽和小型創業活動,以積累創業經驗
大學生創業大賽源自于美國。“1983年,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首屆大學生創業大賽,接著,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在內的10多所高校如法炮制,并逐漸波及世界各國,成了一種世界潮流。”[5]1998年,以“催生中國比爾·蓋茨”為名的中國高校首屆大學生創業大賽,在清華大學舉行。大量事實表明,大學生創業大賽有助于培養創業意識,豐富創業知識,提高創業技能。毫無疑問,高職生參加創業大賽,好比一次創業實踐的演練,從組建團隊、選題、立項到調研、開發、融資、運作、營銷等各個環節,全方位地鍛煉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
小型創業活動,泛指開店、開微型公司、辦培訓班以及校內社團活動等小打小鬧式的創業實驗活動。比如:電子技術專業學生成立家電維修服務隊,上門為社區居民修理家用電器;烹飪專業學生開設雙休日小吃攤;等等。豐富多彩的小型創業活動,可使眾多懷抱創業理想的高職生有機會安全創業,學以致用,在創業實踐中培養創業精神,總結積累創業經驗,為日后真正創業奠定基礎。
3.3 主動參與社會實踐,以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智慧的本質就是適應”。高職生要想順利實現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環境,力爭在社會的廣闊天地里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推銷能力、信息素養能力、合作競爭能力等。而獲得社會適應能力的最佳途徑便是主動走進社會,參與各種有益的社會生產、生活實踐,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磨礪意志,完善自我。除此以外,高職生通過對社會的熟悉與認知,還可以發現自身在處理社會問題上的優缺點,使自己對創業有一個合理的定位與期望,學會揚長避短,為迎接未來社會競爭、早日實現創業理想做好充分準備。
最后,由于缺少資金和經驗是當下很多高職生創業的主要障礙,先就業后創業,在實際工作中培養打造創業能力,可謂明智而務實之舉。實踐證明,把就業作為創業的基礎,把創業作為就業的延伸,可以避免創業的盲目性,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1]徐永清:職業指導教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從怎么看到怎么辦[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1.
[4]張玉梁.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5]柯進.大學生創業:校園“新革命”[N].中國教育報,2007-11-18.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ntrepreneur ship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Zhou Rong,Zhu HongYang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uining 629000,Sichuan)
It is of realistic significance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o venture ,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all th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in our country. To start an undertaking is considered a key form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as well as an essential way of becoming mature. In order to venture successfully,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must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ry to develop good entrepreneurial capacity.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G 718.5
A
1672-2094(2013)06-0115-03
責任編輯:鄧榮華
2013-11-11
周蓉(1969-),女,四川遂寧人,四川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
朱紅燕(1987-),女,四川達州人,四川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助教。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