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永
(乳山市總工會,山東 乳山 264500)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破解工會發展難題
朱由永
(乳山市總工會,山東 乳山 264500)
當前,縣域基層工會存在著許多新的困難和問題,影響了工會作用的發揮,與黨的十八大要求和職工的意愿有很大的差距。為此,基層工會組織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實際和基層進行調研,找出破解工會發展難題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促進新時期工會工作的更好發展。
工會發展;職工合法權益;企業勞動關系;工資集體協商
黨的十八大要求工會組織在完善協商民主和基層民主制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推動職工依法自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這為我們做好新時期工會工作指明了正確方向。工會組織要結合學習領會十八大精神,對當前工會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調研,提出破解工會發展難題的思路和對策。
從對工會的認識來看,仍存在著許多問題。有的認為工會可有可無,有的認為工會是行政下屬機構部門,有的認為工會沒什么權辦不了啥事等。存在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形式和內容不統一。工會的實際地位與法律界定的地位存在差距,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重要,可有可無?!豆ā返谑粭l明確規定: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幫助和指導企業職工組建工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但實際工作中,不理解、不支持、不關心的現象特別多,工作起來感覺很無奈。二是制度落實不到位。我們建立了平等協商制度、工資談判制度、廠務公開制度等。但基層工會在具體工作中,卻無力促使這些機制和制度落實到位。法律法規賦予了工會開展工作的權利和義務,但現實工作中工會大都在唱獨角戲。三是工會工作沒有強制約束力。違犯《工會法》等一些法規的,沒有什么違法成本,風險不大或沒有什么風險。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工作中,工會往往表現得無力、無奈。當前職工最迫切的要求是希望工會組織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保護他們的政治、經濟和精神文化權利。而在實踐中,工會為職工做不了主,顯得軟弱無力,甚至有的工會根本沒有成為職工群眾的代言人,失去了職工群眾的信賴。因此,必須重新審視工會的作用和地位,從制度上、程序操作上加以完善,盡快實施同一行業或者性質相近的行業,建立起產業工會,把《工會法》中的有關條文落到實處,使工會真正成為工人群眾自己的維權組織,真正代表和維護廣大工人的合法權益。
一是縣域經濟民營化。隨著改革步伐加快和發展,縣域經濟基本上民營化,突出表現為中、小、微利企業,私營企業主思想上不重視,怕建會為自己樹立對立面,繳經費增加支出,不情愿建立工會組織。大多數私企職工對工會組織認識不足,認為企業是老板的,什么事老板說了算,職工缺乏加入工會的積極性。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了工會組織,但企業工會受制于行政方,老板說了算的情況較為普遍。一些家族式管理的企業,工會工作更流于形式,不少是墻上工會、紙上工會、掛牌工會。二是企業成分非公化。隨著鄉鎮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個體經濟的迅速發展,把新建經濟組織的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的任務更加突出。三是職工結構多元化。過去職工的成分相對簡單,職工的政治地位基本平等,經濟收入差距很小,工會工作對象能夠涵蓋整個職工隊伍。目前,出現了不同利益的職工群體,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有了明顯的差距?!叭眴栴},要求我們必須正確面對并加強研究和探索。工會組織要樹立群眾觀念,站穩群眾立場,始終把職工群眾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在經費的考慮、安排、使用方面堅持向基層企事業單位職工傾斜,克服機關化的傾向。要深入基層、企業、職工群眾,與職工交朋友、促膝談心,宣傳《工會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了解職工利益訴求,努力把工會建設成為職工信得過的、名副其實的“職工之家”。
一是集體組織難。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城市,農民工比重不斷上升,特別是外出農民工、流動人口數量巨大,有的流動時間特別短。那么,如何把這一個龐大的群體組織起來?怎樣才能發揮作用?二是協調維權難。隨著企業內部改革的進行,企業勞動、人事、分配制度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使得企業勞動關系出現復雜多變的趨勢,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凸現,勞動爭議和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工會協調勞動關系的難度加大。目前“農民工”大量加入,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呈下降態勢。用職代會制度、廠務公開制度、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等維權,難以發揮作用。三是經費收繳難。會員繳納會費已經是形式,人民政府的補助基本不可能,只有工資總額2%繳納的費用,工會下屬單位上繳的收入,下屬單位基本沒有。工會經費收繳相當困難,尤其是非公有制企業,拖欠、拒繳工會會費的現象嚴重,最后只有采取地稅代收、代扣的辦法。既浪費僅有的資源,也挫傷了基層單位積極性。各級工會要幫助、指導職工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對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以及續訂情況進行監督;對有關單位克扣、拖欠職工工資、不提供勞動安全衛生設施、隨意延長勞動時間等問題,工會應當制止,要求糾正并可提請政府有關部門處理。指導新成立工會組織及時上繳會費,絕不少繳、拖延、不繳工會會費。不履行義務的,依法申請強制執行。
工資是職工生活的主要來源,是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核心利益。前幾年我國南方發生的職工停工、接連跳樓等不穩定事件,究其根源,都與職工工資水平過低而且訴求不被重視有直接關系。黨和國家對增加勞動者收入高度重視,提出要提高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報酬,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健全協調勞動關系機制,實現體面勞動。目前全國工資集體合同覆蓋職工已超過1億人,全總提出:到2013年覆蓋80%的企業。目前一些企業經營者對工資集體協商存有偏見,認為工資集體協商就是提高職工工資,會增加企業成本,影響企業利潤。在今后工作中,工會組織要積極作為,破除“不敢談、不能談、不會談”的問題,通曉和學會集體協商,改善人民群眾對民生、保障權益、共享發展成果的期望和要求,“談”出勞企雙方相互理解,凝聚人心穩定職工;“談”出勞企雙方共贏,同舟共濟度難關,從而實現職工與企業之間雙向互動、和諧發展。
近幾年,企業工會努力做好送溫暖、困難職工救助、金秋助學三個品牌,但涉及到資金和經費狀況,幫扶的比較窄,資金也不多。只能在重大節日、“年關”慰問時表示一下,杯水車薪。對一些職工的困難,工會只能是反映、協調、再協調。所以,必須認真調查了解企業不同職工群體的實際情況,了解他們不同的思想動態、收入來源、生活情況以及迫切需求,把一線職工作為主要工作對象,把低收入職工、困難職工作為突出維護的重點。讓“有困難、找工會”成為廣大職工和農民工的共識。
總之,當前縣域基層工會存在著許多新的困難和問題,影響了工會作用的發揮,與黨的十八大要求和職工的意愿有很大的差距。為此,基層工會組織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實際和基層進行調研,找出破解工會發展難題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促進新時期工會工作的更好發展。
(責任編輯:王友才)
D412.6
A
1008—6153(2013)05—0034—02
2013-06-19
朱由永(1969-),男,山東乳山人,大學學歷,乳山市總工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