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琴,楊凡,毛丹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圖書館,安徽 合肥 230022)
黨校圖書館服務于領導干部執政能力建設的思考
程文琴,楊凡,毛丹
(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圖書館,安徽 合肥 230022)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新時期的一項緊迫任務。作為黨校重要的職能部門,黨校圖書館應充分發揮在領導干部執政能力建設中的作用,轉變觀念,通過建設研究型圖書館,加強對領導干部的信息素質教育,為領導干部決策提供信息服務等方式,不斷提高服務能力,以適應領導干部執政能力建設的需求。
黨校圖書館;執政能力;信息素質;研究型圖書館
黨的十六大報告要求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作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抓緊抓好,十八大報告論述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時,再次提出“全黨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時代賦予各級黨校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職責。黨校圖書館作為黨校的重要職能部門,是搞好黨校干部教育的重要基礎。因此,黨校圖書館應轉變傳統觀念,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能力,以適應新時期干部教育的需求,服務于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建設。
黨校是黨政領導干部學習、研究、宣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陣地,是提高領導干部執政能力的重要熔爐。《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指出:“中國共產黨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學校,是黨委的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黨校圖書館是圍繞黨校教育各個方面的需求進行收集、整理、管理、開發和運用各種信息資源的集散地,是為黨校教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黨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校的文獻信息管理部門和知識服務保障部門。2010年《中國共產黨黨校圖書館工作規程》第四條規定:“黨校圖書館要適應黨校大規模輪訓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需要,積極應對新技術條件下人們閱讀行為和閱讀方式發生的重大變化,發揮工作人員的能動性,研究新情況,采用新技術,實行科學管理,加強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建立健全文獻信息服務體系,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服務,為黨校的教學科研服務,為黨政領導機關決策服務,為推進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服務”。所以,黨校圖書館是黨校搞好科研、干部提高素質的重要條件和平臺,其發展水平和服務水平是黨校教育事業總體狀況的重要標志,在加強領導干部執政能力建設中,黨校圖書館提供了重要的文獻信息保證和智力支持。
黨校圖書館是領導干部提高素質的重要平臺,黨校的學員大部分是來自各條戰線的領導干部和理論骨干,他們除了要完成黨校的學習任務外,還要結合自己的工作,解決實際問題并對一些問題進行研究探討。針對他們的信息需求特點,黨校圖書館必須改進傳統服務方式,拓寬服務范圍,向研究型圖書館轉型。
(一)建立研究型的圖書館網站
網站是數字圖書館的外在表現形式。為體現研究型圖書館豐富的內部資源,必須建立研究型的圖書館網站,重點突出“數字資源”服務理念,增強讀者和圖書館的互動,深化在線服務功能,開辟學科館員專欄、專題信息服務、讀者沙龍等實用性、學術性兼顧的欄目,豐富圖書館網站的實際效用,充分應用網絡新技術提升服務品質。[1]可對OPAC服務進行改進:整合紙本與電子資源,實施一站式檢索(One-Stop Search);提供“容錯”的智能檢索(Intelli?gent Search)并提供搜索建議;高亮顯示檢索詞;深度揭示館藏地等。[2]
(二)加大數字資源建設,提供數字化資源
資源是服務的前提保障。數字資源具有數據量大、使用方便、查找快捷等優點,建設具有權威性、專業性的數字資源是滿足研究型讀者對數字化資源需求的前提。近年來,隨著信息產業的大力發展,出現了一批具有專業性、權威性的數據庫產品,如中國學術文獻總庫、超星數字圖書、人大復印報刊數據庫等。黨校圖書館要加大力度引進成熟數據庫,努力豐富各種教研需求的內容和信息資源,進一步加強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保障力。
同時,在充分引進、購買外部各類信息資源基礎上,黨校圖書館還要加強特色數據庫的開發力度。黨校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陣地。黨校圖書館應該結合黨校特色,積極開發具有自身特色的數字化信息產品。1.建立專題數據庫。應建立如科學發展觀、學科教研參考等數據庫,及時報導國內外理論研究信息,特別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的新動態、新觀點。建立輿情數據庫、決策案例研究數據庫,為領導干部提升執政能力、進行科學決策提供有針對性的、高水平的服務。2.建立黨校資源庫,將黨校教研人員的理論研究成果數字化,使其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黨校資源庫包括黨校教研人員承擔的各類型重點課題成果、黨校教研人員科研成果、黨校學員優秀成果等。這些成果一般都是針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和重大命題,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之后形成的,有重大參考價值。
(三)提供知識增值服務
“所謂研究型圖書館,是指在信息技術支撐下,以進行知識組織和管理為主體職能的,供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人員獲取高度個性化知識的圖書館”。[3]與一般只提供借閱服務的圖書館相比,研究型圖書館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它們要滿足科研需要,給讀者提供二次、三次等多次開發的深層次信息。黨校圖書館應深入分析和研究黨校學科特色以及黨校用戶信息需求的特殊性,向教師學員提供從知識獲取、分析、重組、創新到應用的全程一體化服務,將分散在本領域及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加以集成,從中提煉出對用戶的研究、開發與創新有用的“知識精晶”。在服務內容的深度上,應特別注意增加信息的知識內涵,實施“知識的有序整合與深度挖掘”,通過對知識的深層次挖掘形成有參考價值的整合性知識成果,使原有信息成為更具參考價值的再生知識,實現知識資本的更新、組合、增值。[4]
在社會信息化發展的進程中,領導干部的信息獲取、分析、處理、利用以及交流的能力,直接關系著黨在領導和管理國家及社會事務的能力,直接關系著黨的理論和路線的全面貫徹執行。因此,提高領導干部信息素質,是新時期培養高素質領導干部的要求,也是各級黨校在全面加強干部素質教育方面肩負的重要責任。黨校圖書館作為黨校文獻信息中心和教學、科研的學術性機構,應擔負起教育提高干部信息素質教育的重擔。
(一)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
要提高領導干部的信息素質,必須創造優良的信息環境和良好的技術條件。暢通的網絡、豐富的資源、開放的閱覽室等,都是黨校學員信息能力得以培養的現實環境。所以,對領導干部進行信息素質教育,要不斷優化校園信息環境,加強校園網的建設;加強黨校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建立數字化、網絡化的信息檢索中心;優化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充分合理地利用文獻購置費,針對黨校教學科研的需要及學員全面素質提高的需要,通過多種渠道采購不同文種、不同類型、不同載體的文獻資料,滿足讀者對文獻的多層次需求,讓學員在優秀的書刊中,汲取精華,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5]同時,注重采購學術性強、信息量大的電子出版物與網絡數據庫,讓領導干部能利用電子出版物與網絡資源,了解社會熱點和理論前沿,獲取豐富的信息資料。
(二)開展領導干部信息檢索技能的教育
網絡環境下,信息用戶更傾向于“自我服務”模式。為此,黨校圖書館在為領導干部提供信息支持服務中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重視對領導干部信息意識和信息觀念的培養,制定明確的信息素質培養標準,把加強領導干部的信息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為此,黨校應像高校一樣,開設“信息檢索和利用”課,將其列入教學計劃,使學員學會檢索信息的技能,掌握圖書館所采用的現代技術方法,了解館藏資源和數字化建設情況以及如何檢索利用館藏資源和網絡環境下的信息資源等知識。圖書館的用戶教育應強調個性化,注重提高用戶現代信息意識和信息檢索、獲取能力以及信息的分析、創新能力,尤其是要強化用戶對現代即時性動態信息獲取的方法培養,強調用戶培訓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適用性和實踐性,不斷滿足用戶的新需求,提高用戶檢索過程的查全率和查準率,使其能及時、快速地從龐大的文獻信息海洋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為其實現自助服務打下良好基礎。
(三)宣傳利用圖書館網站
黨校圖書館網站具有鮮明的黨校特性,其內容豐富、專業性強。應針對這個特點,在學員當中進行宣傳教育活動。一是把圖書館的外購的數字資源、自建的特色數據庫等介紹給學員,使學員增強對有用信息的敏感度,形成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財富等價值觀念;二是在圖書館網頁中開設新書推薦、名著導讀、暢銷書評等欄目,進行網上讀書宣傳和導讀活動,激發學員的信息需求和學習熱情;三是加強網絡信息處理的指導。利用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和網絡設施指導學員了解網絡知識和數據庫知識,使其掌握使用網絡搜索工具的方法和技巧,學會查找和利用網上信息資源。
在新形勢下,黨校圖書館要充分研發自身的服務功能,將靜態的思想源開發轉化成動態的、可直接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的“鑰匙鏈”。
(一)開展領導決策咨詢服務[6]
第一,要加強決策信息資源建設,為決策服務提供扎實的基礎;第二,加強與黨政機關的溝通,創建決策信息服務反饋機制;第三,建立學科館員制度,依靠學科館員具備的捕捉、跟蹤、研究和把握學科發展趨勢的能力為決策提供專業化的信息幫助;第四,提高館員綜合素質,提高決策信息服務質量;第五,探索和創新黨校圖書館為黨校教研人員科研課題服務的方式方法,間接為政府科學決策服務。
(二)開展基于網絡輿情系統的知識服務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網絡成為反映社會輿情的最主要載體。利用技術手段,建立高效的網絡輿情發現及分析機制,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迫切需求。黨校圖書館作為教學、科研的重要信息服務機構,有必要建立自己的輿情系統,及時收集網絡民意并分析整理,以報告的形式提交給各級黨政領導。特別是要結合當地特色,形成本地的輿情報告,為領導干部了解民情、科學地進行各項決策提供輿情信息。同時,針對網絡群體性事件,實時向各級黨政機關發布網絡輿情預警信息。“黨校圖書館可以對網絡群體性事件生成過程進行分析,結合危機設計、理性設計、漸進設計和社會設計等四種公共行政領域行動的模式,針對不同類型的網絡群體性事件設計出不同的處理方案,從而幫助各級政府建立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決策機制”[7]。
新時期的干部教育形勢既為黨校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但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黨校圖書館要主動適應新形勢,從本身的特點出發,挖掘潛力、突出特色、發揮優勢、拓寬服務領域,加強決策信息服務,提高領導干部的信息素質,從而服務于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建設。
[1]陳如好,劉頌莉.基于用戶需求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1,(5):69-70.
[2]魏太亮.研究型、數字化是黨校圖書館轉型的方向[J].四川圖書館黨報,2010,(2):50-52.
[3]徐榮生.對研究型圖書館的思考[J].圖書館雜志,2003,(3):13-15.
[4]張軼靚.黨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方式創新與實施——以上海市委黨校圖書館為例[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3,(5):167-171.
[5]傅恩來.黨校圖書館提高領導干部信息素質服務的設想[J].中國信息界,2011,(1):49-51.
[6]程文琴.黨校圖書館為領導決策服務的探討[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2,(1):81-83.
[7]孫雯雯.黨校圖書館基于輿情系統的知識服務探索[J].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11,(3):51-54.
(責任編輯:曹木易)
本文是安徽省社科聯年度課題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立項編號:w2013004
G258.41
A
1008—6153(2013)05—0070—03
2013-07-23
程文琴(1973-),女,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楊凡(1977-),男,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圖書館館員。毛丹(1986-),女,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