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適格性問題研究——兼論我國《著作權法》的修改

2013-04-11 17:41:19李雅琴
湖北社會科學 2013年8期
關鍵詞:外觀設計藝術性

李雅琴

(華中科技大學 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實用藝術作品是否應該納入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是歷次著作權法修改時爭議較大的問題之一。我國2001年修訂著作權法時,在草案中將實用藝術作品納入著作權法保護的范圍,而在正式通過的文本中回避了這個敏感問題,仍然沒有明確將實用藝術作品納入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一是實用藝術作品大多為工業產品,給予工業產品以著作權保護,容易混淆文學產權與工業產權的界限;二是著作權法與工業產權法,無論是在所賦予的權利性質本身,權利的保護方式、范圍,以及權利的保護期上都有顯著差異,工業產權保護在手續和保護期方面顯然不具備著作權保護的優勢。對工業品的設計提供期限長、門檻低的著作權保護會損害專利制度,阻礙技術進步。此外,如果一般性的對實用藝術作品同時給予著作權與工業產權的雙重保護,可能會嚴重抑制商品型態的開發,影響工業產權保護體系的發展。因此,立法者可能更愿意通過外觀設計專利權給實用藝術作品提供保護。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出現了大量針對實用藝術作品主張著作權的案件,由于立法對于實用藝術品是否可以受著作權法保護以及實用藝術作品著作權的適格性認定等問題沒有作出明確規定,導致在司法實踐中,同類案件出現不同的審判結果。這些突出的問題亟待通過法律進行調整和解決。為此,國家版權局2012年公布的《著作權法》修改草案一、二、三稿新增了對實用藝術作品的保護,在某種程度上為長期以來的不休爭論畫上了一個句號。但是,由于實用藝術作品與外觀設計具有錯綜復雜的關系,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適格性應如何界定?實用藝術作品中哪些歸專利法保護?哪些歸著作權法保護?哪些既可受著作權法保護又可受專利法保護?這些問題都需要在立法中加以規定,以指導司法實踐。

一、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適格性認定

國家版權局2012年公布的《著作權法》修改草案新增了對實用藝術作品的保護,并界定了實用藝術作品概念,即實用藝術作品,是指具有實際用途的藝術作品。從實用藝術作品的概念可以看出,實用藝術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必須同時具備實用性與藝術性兩個要件。

實用性,是指該物品能夠為人們提供某些實際用途或具備某種基本功能,而不是僅僅具有觀賞、收藏等價值。一件實用藝術作品可以以某種方法制造,并不能說明其符合實用性的要求,除非它還能夠被人們使用或消費。實用性的判斷標準是已成型的藝術品在實際生活中是否具有實際用途,而無需考慮作者主觀上是否為追求藝術品的使用功能而創作。因為在實踐中要證明作者的創作動機是否具備功能性存在相當難度,而且,根據作者對功能性的追求這種不能從外部知曉的主觀因素來確定藝術品是否具備實用性,會給社會公眾造成不可預測的損害。

藝術性,是指人們通過準確、鮮明、生動的形式反映社會生活、表現思想情感所達到的完美程度。由于評價藝術性的標準不可能像發明專利中的技術水平那樣客觀,在實踐中很難把握。在實用藝術作品糾紛案件中,是否具有藝術性對于案件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英特萊格公司與可高(天津)玩具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案①參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2)高民終字第279號。中,法院認為,實用藝術作品所具有的藝術性是指該物品具有一定的藝術創作高度,這種創作程度至少應使一般公眾足以將其看作藝術品。在英特宜家系統有限公司訴臺州市中天塑業有限公司著作權糾紛案①參見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8)滬二中民五(知)初字第187號。中,法院認為,實用藝術品的藝術性必須滿足美術作品對于作品藝術性的最低要求,才能夠獲得著作權法的保護。筆者認為,藝術性實質上是指獨創性的要求在實用藝術作品上的特殊表達。如果一件實用作品體現的藝術成分過低,例如,包裝箱、繩子等物,不能視為具有藝術性。

根據實用成分與藝術成分能否分離②關于實用藝術作品的實用性與藝術性是否可以分離的問題,有學者主張,構成實用藝術作品只需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兩種特征即可,無論其是否可以分離(參見:魏麗麗:《論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行政與法》2007年第2期);而有學者則認為,實用性和藝術性在形式上應當是不可以分離的,如果形式上可以分離,則其藝術部分就可以單獨由著作權法保護(參見:吳曉梅:《實用藝術作品的界定及保護》,《人民司法》2005年第4期)。,可以將實用藝術作品分為實用性與藝術性可以分離的實用藝術作品和實用性與藝術性不能分離的實用藝術作品。

實用性與藝術性可以分離的實用藝術作品,是指實用成分與藝術成分在實體上或概念上是可以分離的物品。包括實用性與藝術性絕對可分的實用藝術作品和實用性與藝術性相對可分的實用藝術作品。

絕對可分的實用藝術品,是指實用成分與藝術成分在實體上可以分離的物品。例如,印有圖案的地毯或花瓶,圖案與載體在實體上是可以分離的。

相對可分的實用藝術作品是指從實用成分與藝術成分雖然在實體上不能分離,但從抽象的概念來說是可以分離的物品。美國眾議院在關于1976年的著作權法的報告中提出了“概念上分離”的觀點,聲稱實用物品要取得著作權,必須具備“或者是在實體上的或者是在概念上的藝術性的元素應該可以與實用物品中的實用性的功能產生分離。”[1](p192)如果創造者在進行藝術判斷時未受物品功能性因素的影響,或者實用物品能激發普通人在頭腦中產生與它的實用功能完全不同的概念,則存在概念上的分離特性,屬于相對可分的實用藝術品。例如,一個雕刻有女媧補天故事的鼻煙壺,鼻煙壺是一種盛放粉末用來吸鼻煙的容器。但這把鼻煙壺所展現的是無與倫比的微雕藝術。任何一個有理性的人都能想到與鼻煙壺的實用性無關的藝術概念,而不會想到用它來吸鼻煙,這就體現了實用性和藝術性在概念上的相互分離。

實用性與藝術性不能分離的實用藝術作品是指無論在實體上還是在概念上,其實用成分與藝術成分都不能分離的物品。如果某一實用品的設計更多的是體現或滿足實用的功能要求,或者如果設計的因素反映出審美與功能的考慮已被融為一體,藝術表現的選擇空間受實用性的限制而狹小,則不能說該實用品的藝術性可以在概念上同其實用性分隔開。例如,有創意的餐桌,雖然也同時存在著藝術性和實用性兩種用途,但這兩種用途是緊密地交織在一起,餐桌的藝術性不可能完全脫離實用性而單獨存在。在英特宜家系統有限公司訴臺州市中天塑業有限公司著作權糾紛案③參見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8)滬二中民五(知)初字第187號。中,被告認為,“原告主張著作權保護的“瑪莫特”椅和凳在設計時更多的是考慮了家具實用功能方面的要求,而非藝術上的創作或選擇,其僅有的線條和形狀等因素根本不能與其實用性相分離,因而不能受到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此觀點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服裝能否作為實用藝術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在胡三三訴裘海索、中國美術館侵犯著作權糾紛案中,④參見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1999)二中知初字第145號、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1)高知終字第18號。法院雖然沒有支持原告的主張,但明確承認服裝屬于美術作品中沒有列舉出來的客體,應受著作權法的保護。而在華斯訴夢燕案⑤華斯實業集團肅寧華斯裘革制品有限公司與無錫夢燕制衣有限公司、石家莊東方城市廣場有限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案,華斯公司于2003年9月設計完成了型號為HS-65和HS-12形變款式(A)型裘皮夾克式服裝平面設計圖,而夢燕公司生產的兩款裘衣與其所有的兩張服裝設計圖相近似。詳見(2007)冀民終字第16號。中,法院認為:“本案華斯公司所設計生產的服裝樣衣或成衣,是按照設計圖生產出來的服裝產品,因實用性與藝術性難以分離,因此不屬于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同樣是服裝,不同法院對它的認識卻完全不同。筆者認為,服裝屬于實用藝術作品,因為服裝設計制作出來最終是要給人穿的,這一點體現了它的實用性。而時裝發布會上時裝設計大師的杰作無疑是具有藝術性的。但是,相對于藝術上的創新來說,遮羞避寒方面的實用功能還是服裝最基本、最常見的用途。盡管服裝同時存在著藝術性和實用性兩種途徑,并且現在有不少的時裝對于藝術的表達勝過了實用的考慮,但是,服裝所有的突出的裝飾性因素都內在于該服裝的功能性要求之中,其藝術性不可能完全脫離實用性而單獨存在。因此,筆者認為,服裝屬于藝術性與實用性不能分離的實用藝術作品,不能獲得著作權保護。⑥美國法院基本將服裝排除在著作權保護之外,而服裝在法國卻是明文受到著作權保護的。可見,各國劃分實用藝術品的標準是不同的。

智力創造成果所屬領域的不同,決定了權利保護模式的不同。我們將實用藝術作品進行分類,是因為著作權保護的實用藝術作品是體現為物質產品的藝術部分,純實用物品是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實用性與藝術性可分離的實用藝術作品當然屬于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而實用性與藝術性不可分的實用藝術作品則屬于工業產權的保護對象。

二、實用藝術作品與外觀設計的關系

外觀設計是一種針對產品外觀作出的富有美感的新設計。“富有美感”是帶有主觀色彩的條件,沒有固定標準。外觀設計專利保護試圖通過美和裝飾性的要求來增加產品的銷量和滿足購買者的需求。因此,外觀設計專利所要求的“美感”只是要求其具有裝飾功能,相對實用藝術作品所具有的藝術性而言,它要求的創作程度較低。此外,實用藝術作品的實用性,是指物品有無實用價值,而不論其是手工制作的,還是通過工業方法大量生產的。而外觀設計所要求的實用性,是指能否用于工業生產。因此,僅憑藝人自身的技能手工制作的物品不能申請外觀設計專利,但卻能作為實用藝術作品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外觀設計兼跨產業與藝術兩大領域,與實用藝術品犬牙交錯,很難分清界限。但是,區分外觀設計與實用藝術作品的法律適用界限是十分必要的。外觀設計制度是為促進工商業發展而確立的,這與著作權以推進人類精神文化事業進步的目的不相符合。因此,許多國家欲把外觀設計從著作權保護中剔除的主張也就不難理解。[2](p91)

三、實用藝術作品著作權適格性比較分析

由于實用藝術作品既具有著作權的特征,又有專利權的特征。因此,對實用藝術作品和外觀設計作出區分便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多數國家在正視實用藝術作品與外觀設計存在重疊與交叉的事實上,將二者明確規定為兩個獨立的法律概念,并在立法和司法判例中對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適格性的認定作出了有益的探索。①也有少數國家(如匈牙利)規定,實用藝術品和外觀設計均適用著作權法保護,二者之間沒有實質性區別。

1.美國。

美國國會和法院一直試圖將外觀設計專利法的保護對象與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區分開來。1954年的梅澤訴斯坦(Mazer V.Stein)案②根據案情,原告創作了一組表現巴厘女舞蹈演員的小雕塑,它們作為美術作品已經在版權局注冊。被告試圖將這種藝術用于臺燈底座的設計,然后作為臺燈的一部分銷售。在該案中,被告提出的問題是:當著作權申請者試圖在臺燈底座上使用小雕塑造型進行大批量生產并銷售時,該小雕塑在美國能否還應作為藝術作品受到著作權保護?最高法院對上述問題給予了肯定答復,認為不論本案中的小雕像是否用于臺燈,它所具有的可受專利法保護的性質,并不妨礙它作為藝術品獲得著作權。參見李明德:《知識產權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81頁。的判決主要確認了著作權法只保護實用物品的藝術方面,而不論其是否要適用于或已經適用于工業。此后,版權局制定了新法規,該法規補充了對實用物品保護的限制條件,即如果一件物品的唯一功能在于其實用性,那么該物品的獨特性和誘人的外觀不足以使該物品成為藝術作品。但是,如果一件實用物品的外形體現出諸如藝術雕塑、雕刻或繪畫作品的特征,而且這些特征可以分離出來,并能夠作為藝術作品單獨存在,那么,這些特殊成分將適用于版權注冊。[3](p45)這就是著名的“分離特性與獨立存在”的原則,它是實用品的外觀設計能否獲得著作權的判定標準。

美國1976年著作權法吸收了版權局注冊規則中的“分離特性與獨立存在”的標準,規定實用成分和藝術成分可以分離的實用藝術品,可同時獲得著作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

2.日本。

日本1970年著作權法進行全面修正時,由于考量到著作權法與意匠法的相互協調關系,為避免實用藝術品在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后容易減損意匠法的立法目的,日本國會在1971年現行著作權法第2條第2項中,僅規定了“本法所稱‘美術著作物’中,包含美術工藝品”。關于美術工藝品以外的實用藝術作品是否也受著作權法保護的相關立法部分,被當時的立法者有意識地省略掉,并未在現行的日本著作權法中體現。[4](p200-215)

日本1971年著作權法施行之后,出現了許多關于實用藝術品是否能適用著作權法保護的案件。③關于主要相關案例的詳細介紹,參見劉曉倩:《実用品に付されるデザインの美術著作物該當性(一)》,知的財產法政策學研究,2005年第6號,第215~233頁。神戶地方法院昭和54年7月9日“仏壇雕刻事件”判決④關于《仏壇雕刻事件》的相關判決,參見劉曉倩:《日本著作權法中關于應用美術的保護問題——以裁判例之介紹與評析為中心》,載李揚主編:《知識產權法政策學論叢》(2011年卷),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版。肯定了涉案佛壇雕刻的著作物性。認為:“……作為工業上大量生產的量產品模型或是實用品的圖案而被設計或制作出的應用美術作品,原則上專為意匠法所保護的對象;但若該作品同時在形狀、內容以及構成上可以認為其與純粹美術相同,是具有高度的美的表現時,則可認為該實用藝術作品可以成為美術著作物受著作權法之保護。”與此相對,京都地方法院平成元年6月15日“佐賀錦袋帯事件”判決⑤關于《佐賀錦腰帶事件》的相關判決,參見劉曉倩:《日本著作權法中關于應用美術的保護問題——以裁判例之介紹與評析為中心》,載李揚主編:《知識產權法政策學論叢》(2011年卷),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版。,否定了涉案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物性。該判決認為,“即使與作為腰帶圖樣的這一個實用性分開來觀察,也難以認同該作品為一個完整的美術作品而可視其為一個美的鑒賞對象”,因此否定了用來作為和服腰帶上的圖樣的美術著作物性。

概觀日本法院針對相關案件所作出的判決,絕大多數的日本法院見解普遍認為,為產業或工業上利用而制作或者具有量產型不應該成為否定賦予實用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的理由。另外,多數法院認為不應該僅僅因為美術創作被附加在實用品上具有實用性,就否認該美術創作的著作物適格性。但是,幾乎在所有實用藝術作品的相關判決中,日本法院都認為有必要去協調著作權法與意匠法這兩個法律制度的關系,認為對于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應該給予一定條件的限制。[5](p72)

3.英國。

英國1911年著作權法規定,凡以工業方法進行批量生產的外觀設計,不能取得著作權法的保護。1968年,英國的《外觀設計版權法》規定,在一般情況下,外觀設計都可以作為藝術品而自動享有著作權;凡是享有著作權的外觀設計,一旦經權利人同意應用到工業上,則原享有的著作權喪失,轉而享有“特別工業版權”。英國1988年修訂的《版權、外觀設計和專利法》實施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版權法對具有藝術性的產品設計的保護。

4.德國。

德國對工業品的設計適用工業版權保護原則。德國1986年的《工業品外觀設計版權法》要求受保護的客體具有原創性。德國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形成了突出藝術特征的法學理論,要求受《工業品外觀設計版權法》保護的客體應當具有突出的藝術性,而衡量“突出的藝術性”的標準是能夠使人們從藝術受體的角度以及從審美觀的角度來看都應當屬于藝術上的創作成果。

從以上國家的相關規定來看,這些國家都普遍認為實用藝術作品在因其所具有的功能性受工業產權法保護的同時,還可能因其所具有的藝術創造性受著作權法的保護,但在著作權適格性的認定標準上普遍采用的是高門檻,即在認定是否具備藝術性時,門檻要比一般作品所具有的獨創性標準要高。

四、我國實用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的制度完善

《伯爾尼公約》第2條第7款要求成員國保護實用藝術作品和工業品外觀設計。各成員國可以將實用藝術作品作為藝術作品來保護,也可以僅保護工業品的外觀設計,實用藝術作品的保護期可以短于一般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期,但不低于該作品完成后的25年①見《伯爾尼公約》(1971)第2條(1)和(7)。。TRIPS協議允許成員選擇,但明顯傾向于用工業產權法保護②見TRIPS第25條和第26條。。

我國1990年《著作權法》中并無實用藝術作品的規定,但在《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中卻有保護二十五年的規定。這種超國民待遇的規定長期以來受到學術界和實務界的質疑。筆者認為,盡管專利法保護的外觀設計包括了實用藝術作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取得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物品必須具備新穎性,這有可能使一大批并不具有新穎性但卻有藝術性的實用藝術作品既得不到專利法保護也得不到著作權保護。并且,即使是能夠獲得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實用藝術作品,也只能獲得10年保護,不符合伯爾尼公約規定的25年最低標準。

立法上的這種不置可否的態度,導致理論界和實務界對實用藝術作品的認識存在較大的分歧。一種觀點認為,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雖然未明確涉及實用藝術作品,但是可以理解為實用藝術作品可以作為美術作品在我國受到著作權保護。[6](p49)有關的司法判決支持了這種觀點。③參見胡三三與裘海索、中國美術館侵犯版權糾紛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1999)二中知初字第145號、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1)高知終字第18號;歐可寶貝有限公司與慈溪市佳寶兒童用品有限公司、北京樂友達康科技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8)二中民初字第12293號;北京陳幸福玩具設計中心訴上海聲像出版社、普天同慶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7)二中民初字第85號。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對實用藝術作品中的手工制品或被手工制品用作裝潢的部分,應予著作權法保護,而工業品外觀設計不宜用著作權保護,而應以專門法保護。[7](p25)

考慮到學術界和實務界長期以來對于實用藝術品是以美術作品保護還是不保護沒有達成統一認識,這種狀況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司法效率,因此,2012年的《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對實用藝術作品單列為一類作品進行保護,并規定其保護期為二十五年,從發布之日起計算。

筆者認為,實用藝術作品與外觀設計的關系及其所涉及到的著作權法與專利法的重疊保護,是我們無法回避也是必須正視的問題。盡管2012年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將實用藝術品單列為一類作品納入著作權法保護的范疇,但是,并沒有進一步明確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適格性認定標準。而實用藝術作品著作權的適格性直接影響著著作權法對實用藝術作品所采取的保護手段與保護水平,決定了實用藝術作品受著作權保護的適用范圍。基于此,提出以下立法建議:

1.關于實用藝術作品適用著作權保護的限制條件,筆者認為,實用藝術作品雖然應納入著作權保護的范圍,但基于其實用性的特點,在適用著作權法時應持更加謹慎的態度,若沒有對實用藝術作品賦予著作權保護的高度必要性時,應該在一定范圍內有條件的限制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8](p146)只有具有較高藝術性的實用藝術作品才能受到著作權保護,以便將本屬專利主題的工業品排除在著作權保護之外。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實用藝術作品,僅指實用性和藝術性可分離的實用藝術作品,包括實用性與藝術性絕對可分的實用藝術作品和實用性與藝術性相對可分的實用藝術作品。而實用性與藝術性不可分的實用藝術作品應排除在著作權法保護之外。在判斷一件實用藝術作品是否具備著作權適格性時,應設置較高的門檻,如果實用物品更多地是體現或滿足實用功能要求,而非藝術上的創作或選擇,則不屬于著作權的保護對象,只可能申請專利保護。筆者認為,在這一點上,可以借鑒日本法院的做法。日本法院從有必要去劃定著作權法與意匠法的分界這一觀點出發,在評判實用藝術作品是否可以作為美術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時,設定了“是否能視同為純粹美術”的這一客觀要件,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實用藝術作品提供著作權保護。具體而言,日本法院關于在外觀上“是否可以視同為純粹美術”這個要件的具體判斷標準大致可以分為(1)“其是否可與實用性分離的獨立的美的鑒賞對象”,以及(2)“其是否具有可以視同為純粹美術程度的美的創作性”①參見《アメリカTシャツ事件》、《便箋の絵柄事件》、《博多人形事件》、《仏壇雕刻事件》、《菓子のおまけフィギュア事件控訴審》的相關判決,轉引自劉曉倩:《日本著作權法中關于應用美術的保護問題——以裁判例之介紹與評析為中心》,載李揚主編:《知識產權法政策學論叢》(2011年卷),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版。。

2.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實用藝術作品,如果符合外觀設計專利法保護的條件,還可受專利法保護。但這里的雙重保護,并不是指權利人能就同一受保護客體同時主張雙重權利,從而導致重復保護,而是指權利人有權選擇雙重權利之一。具體來說,就是當某一侵權行為發生時,他可以選擇主張某項權利,但這種選擇并不妨礙他在另一侵權案件中主張其他權利。也就是說,如果權利人主張外觀設計專利權沒有勝訴,并不妨礙他提出著作權保護從而勝訴。

3.對于同時受著作權法和專利法保護的實用藝術作品,如果其專利權被終止或者保護期屆滿,是否還可再受著作權法保護?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有觀點認為,外觀設計專利被終止或者保護期限屆滿后,他人將該外觀設計作為工業應用的,不構成對原外觀設計專利權人任何權利的侵犯。②最高法院2003年7月9日公布的《關于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解決方案草稿(征求意見稿)》第八十八條規定。筆者認為,此觀點的意旨在于對外觀設計專利權人的權利進行限制,在外觀設計專利權被終止或者期限屆滿后,使本來可以受保護的其他權利也不再進行保護。這樣規定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對于同時受著作權法和專利法保護的實用藝術作品,在其專利權被終止或者保護期屆滿后,如果還可再受著作權法保護,對于實用藝術作品的設計師或相關從業者而言,由于很難事前去判斷該實用藝術作品的外觀設計是否侵害了他人所享有的著作權,因此很可能因此遭訴而造成不可預知的損害。筆者認為,由于對他人作出新設計的影響不大,實用藝術作品的專利權保護期屆滿后應當還可再享有著作權。但是,從促進工商業發展、維護公共利益的角度考慮,同時為避免多重保護帶來的激勵過度的缺陷,應該對專利權終止或保護期屆滿的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進行適當限制。首先,應該由法院根據個案對專利權終止或保護期屆滿的實用藝術品的“藝術性”進行嚴格解釋,只有在從事專門造型藝術創作的一般專業人士看來,某個外觀設計具有審美價值才能認為其屬于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才能享受著作權法的保護。這樣,就不能將一般需要者作為實用藝術作品的“藝術性”的判斷主體[9](p212);其次,對于原專利許可使用合同的被許可人,在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期屆滿后,為避免給許可人造成不可預測的損害,應允許其繼續免費的制造、銷售該外觀設計產品。但該免費實施權除發生繼承合并等承繼事由,不得進行轉移。最后,對同時受著作權法和專利法保護的實用藝術品給予的保護期不宜過長,在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期③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期為10年,自申請之日起計算。屆滿后,該外觀設計還可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但其受法律保護的期限最長不超過25年,自發表之日或者申請之日起計算,以較前日期為準。

五、結語

實用藝術作品的法律保護問題一直是我國著作權立法爭議較大的問題。理論界與實務界對實用藝術作品的概念、范圍、與外觀設計的關系以及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適格性等一些問題存在較大的分歧,這種狀況顯然不利于實用藝術作品的有效保護。因此,我國應當在著作權法的修改中明確規定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實用藝術作品,僅指實用性和藝術性可分離的實用藝術作品,包括實用性與藝術性絕對可分的實用藝術作品和實用性與藝術性相對可分的實用藝術作品。而實用性與藝術性不可分的實用藝術作品應排除在著作權法保護之外。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實用藝術作品,如果符合外觀設計專利法保護的條件,還可受專利法保護。同樣,對于已經獲得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實用藝術作品,如果符合著作權法保護的要件,也可再受著作權法保護,但從促進工商業發展、維護公共利益的角度考慮,應當對其“藝術性”進行嚴格解釋,判斷主體必須是特殊主體。

[1]李響.美國版權法:原則、案例及材料[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

[2]丁麗瑛.實用藝術品納入著作權對象的原則[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

[3]沙伊拉·珀爾馬特.美國版權法對實用藝術品的保護[J].馮曉東.譯.知識產權,1991,(4).

[4]劉曉倩.実用品に付されるデザインの美術著作物該當性(一)[J].知的財産法政策學研究,2005年第6號.

[5]劉曉倩.日本著作權法中關于應用美術的保護問題——以裁判例之介紹與評析為中心[A].李揚.知識產權法政策學論叢(2011年卷)[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

[6]李明德,許超.著作權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7]周長玲.淺析實用藝術品的法律保護[J].當代法學,2000,(4).

[8]中山信弘.著作權法[M].東京:有斐閣,2007.

[9]李揚.知識產權法基本原理[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外觀設計藝術性
論三維動畫特效數字模擬真實性與藝術性的結合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7:28
以色列新《外觀設計法》8月7日生效
局部外觀設計保護中的幾個問題
知識產權(2018年4期)2018-05-09 07:24:20
童蒙書法藝術性教育的建構
中國篆刻(2017年7期)2017-09-05 10:01:23
外觀設計專利的后續保護及其限制
知識產權(2016年7期)2016-12-01 07:00:50
論電視新聞的藝術性
新聞傳播(2016年3期)2016-07-12 12:55:20
播音主持的藝術性魅力展現探微
新聞傳播(2016年12期)2016-07-10 08:19:50
小型汽車外觀設計的發展趨勢研究
工業設計(2016年6期)2016-04-17 06:42:47
外觀設計專利
把握電視編輯的藝術性
新聞傳播(2015年11期)2015-07-18 11:15: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婷婷午夜天| 久久综合干|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一级毛片网|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精品少妇三级亚洲|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v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区| 干中文字幕| 99在线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9久久|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成人在线不卡| 久久五月视频|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国产97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欧美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九色视频一区|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欧美成人h精品网站| 男人天堂伊人网|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浪潮Av| 色哟哟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1区2区|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一级毛片免费的|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色悠久久综合|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 91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老色鬼欧美精品|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丝袜高跟美脚国产1区|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91亚瑟视频|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色婷婷成人网|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论坛|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