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波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 湖北·黃岡)
1、會計電算化。是把電子計算機和現代數據處理技術應用到會計工作中的簡稱,是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賬、算賬和報賬,以及部分代替人腦完成對會計信息的分析、預測、決策的過程,其目的是提高企業財會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從而實現會計工作的現代化。目前稱作會計信息系統。會計電算化也是當前工業與信息化融合的典范,隨著全面信息化的時代前進,會計的電算化、信息化程度也必將越來越高。
2、企業信息化的定義。企業信息化,即挖掘先進的管理理念,應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去整合企業現有的生產、經營、設計、制造、管理,及時地為企業的“三層決策”系統(戰術層、戰略層、決策層)提供準確而有效的數據信息,以便對需求做出迅速的反應,其本質是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會計電算化與企業信息化的關系。信息技術正在改變著社會這一職業的傳統,并且重新定義著社會會計工作,同時各種新思想和新技術的出現也在改變著會計管理的內容和會計人員的工作。會計人員的工作正在由會計核算轉向為企業管理提供更專業化、更有效的咨詢服務,以及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通過會計電算化,許多企業第一次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管理且從中獲益,企業也培養了一大批既精通會計業務又懂計算機的人才。會計電算化和企業信息化相互影響。企業信息化促進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會計電算化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是企業信息化全面實現的保障。
從宏觀上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一是增強國家經濟的可持續性快速發展,增強國家的綜合實力;二是有利于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戰,適應國際化競爭。加入WTO以后,企業將更直接地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在全球知識經濟和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也是企業實現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特別是跨國經營的重要前提;三是有利于實現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目標。在綜合運用好國家已經出臺的各項政策的同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效地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有助于改善企業管理,提高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1、對會計數據輸入形式的影響。在企業信息化環境下,會計數據的輸入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書面形式的原始憑證在很多情況下被電子數據所代替,如電子商務產生的交易憑證、商場收款機采集的銷售憑證、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自動記錄的生產數據,等等。二是原始憑證的輸入點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在財會部門,而在產生數據的業務部門,如采購部門、銷售部門以及辦公自動化環境中。三是大多數記賬憑證將由會計電算化系統自動產生。會計數據輸入形式的改變將對傳統會計崗位的設置、數據處理流程、會計數據資料的生成與管理帶來一系列的變革。
2、對會計數據處理內容的影響。傳統會計數據的處理圍繞會計要素展開,會計信息主要是價值信息,最后形成若干通用會計報表,以傳遞給信息使用者。會計的主要目的是確定資本價值和最佳收益,信息使用者通過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數據,就可決定決策模式。這種會計方法的特點是,提供的會計信息對所有不同的信息使用者都是統一的、事先確定的、綜合性的、單一計量的信息。在企業信息化環境下,數據庫信息為整個企業信息系統共享,它存放的是企業最基本的經濟活動事項的數據,而不是按會計要素進行貨幣計量并分類、歸并和綜合化的數據。利用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極強的數據處理能力,使會計信息化系統在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綜合系統地位得到加強。
3、對數據處理流程的影響。在企業信息化環境下,數據處理流程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數據處理流程的起點由財會部門的憑證輸入點擴展至企業的業務源頭,進入系統的業務數據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系統數據處理的準確與否;二是日常的會計數據處理和信息輸出均由計算機網絡系統自動進行,除非出現計算機安全問題,計算機內部數據處理一般是不會出差錯的。只要保證輸入的正確性,一般也就保證了處理和輸出的正確性。
會計電算化是企業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先行者,是拓荒者,它的廣泛應用帶動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1、重新構建企業全局的數據庫。通過對企業采購、設備、生產、庫存、運輸、財務、人事等需求作全面分析,重組原有的信息資源,建立全局共享數據模型,這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基石和關鍵成功因素。系統集成不是模塊的堆砌,也不能靠數據傳遞和系統之間的轉換來實現,而是以數據為中心,系統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以及同外部的信息交流,都應該以設計良好的全局共享數據為基礎。
2、繁榮企業管理軟件咨詢市場。會計電算化有一個成熟繁榮的會計軟件市場。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要立足國內,開發適合我國企業文化的管理軟件,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成熟的管理軟件咨詢市場,為企業實施信息化提供管理、制度、技術以及培訓等方面的支持,以保證企業信息化的成功實施。
3、要重視發展行業性管理軟件。我們知道,企業有千千萬萬,它們的經營業務范圍和管理模式是千差萬別的,不能指望用一把鑰匙開所有的鎖,所以像遠方、廣之旅這樣一些行業性會計軟件往往更受到相關行業的歡迎。同樣,我們應該提倡分別設計適合生產企業、流通企業、金融以及其他服務性企業的MIS。事實上,MRP就是一個只適用于制造業的MIS。軟件公司應該找準一個方向,通過廣泛而又深入的系統調查和分析,設計出具有行業特色的軟件。廣州有一個系統開發公司主攻賓館綜合管理軟件,產品切合賓館一類服務性企業的具體管理模式,所以深受歡迎,公司也由此獲得豐厚的回報。
4、培養人才是關鍵。企業信息化的建設更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創新思維、高素質的系統維護、一線應用以及懂得二次開發的技術人才,同時要加強全員性的計算機知識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訓,尤其要加強關鍵崗位人員的培訓;還要加強對企業主要領導尤其是一把手的培訓,提高一把手對企業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
5、企業信息化需要提高CIO(企業信息主管)的地位,正如會計電算化需要有一個強勢而得到重視、支持和理解的主管一樣。因為企業信息化以產品為中心,通過MIS組織、控制、協調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的生產和管理,實現同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這不僅需要企業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而且需要一個有權力和能力的CIO去組織領導。我們認為,大中企業應該成立一個由職能部門領導參加的信息化領導機構,而且這個機構要位于各職能部門之上,要由企業最高信息主管負責。此外,企業IT部門應該與其他業務部門同級。
[1]會計電算化及其對企業信息化的啟示.
[2]會計電算化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影響及發展方向.
[3]企業信息化對會計電算化模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