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師要創新作文的評改模式,提倡進行交流評改。有機安排交換評改的對象,指導閱讀的側重點,啟發評議優點與不足,合理修改提升,進而在互評互改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交流評改;寫作;提高
[作者簡介]何華芳(1970-),男,江西婺源人,婺源縣思口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
作文,是師生都頭疼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學生寫作文搜腸刮肚,教師改作文絞盡腦汁。
很多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批改采用的是像“移山”似的全批全改。這種傳統的做法,不但不能使學生發現自己作文中的短處,更不能獲得其他同學作文中的長處,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相當困難的。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可以采用學生交流批改作文的做法。
一、換
所謂“換”,是讓學生互相交換作文本。“換”是學生相互學習的一種方式,其目的是為了取長補短。在寫同一題目的文章時,可學習他人是怎樣審題立意的,是如何選材組材的,是如何開頭和結尾的,中間又是怎樣扣題寫的。同時,在交換中學生還可學習他人精巧的構思、優美的語言、好的書寫習慣等等。孔子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從作文交流中可以學習到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交換的方式,可以在學習小組內進行或是同座進行交換。在交換中,教師要提醒學生不要馬上議論是某某同學的作文,避免學生在批改中感情用事,從而提高批改質量,起到客觀批改的作用。
二、讀
所謂“讀”,就是在交換作文后,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文章三次,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因此只有反復讀文章,才能發現其中的問題。在閱讀時,要求學生做到“三閱三看”。第一次閱讀,看錯別字(文中是否有錯別字);第二次閱讀,看句子(句子是否通順);第三次閱讀,看中心(文章是否圍繞了中心寫)。在閱讀中,允許學生在別人作文中訂正錯別字;允許學生多次交換作文本,但要求每人選擇一本最有代表性的“優秀”的或 “較差”的作文用來講評;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用紅筆圈劃,注意文章的好差方面,明確哪些地方要作修改,以便為下一步的“評改”做準備。
三、評
所謂“評”,就是在閱讀圈劃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發表意見,評議作文中的優點和不足,這是互改中的重點之一。在評議中,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培養他們對問題的分析能力。教師可以啟發學生:你為什么要選這篇作文來講評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優點具體表現在哪里——是文章描寫生動形象,還是用詞準確,敘事感人等;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哪里——是句子不通順,還是用詞不當,是前后句、段意思不連貫,還是沒扣題寫等等。這些問題啟發得好,學生在評議中就心中有數了。
在學生講評時,一定要學生結合同學的作文舉例講評,做到言之有據,條理清楚。學生在發言時,教師既要肯定他們的正確見解,又要糾正他們的錯誤觀點。教師引導得正確,學生發言的積極性是很高的,就像在舉行一次激烈的智力競賽。所以“評”這種做法,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能提高對問題的辨別和分析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四、改
所謂“改”,就是在學生講評以后,要求學生在文章中認真修改——疏通句子,訂正錯別字,使文章的前后句、段意思連貫,描寫更具體,敘述更完整。常言道,一篇好的文章是反復修改出來的,一手好的字體,也是反復練出來的。所以,認真寫和認真改作文不但能提高寫作水平,還能練出一手很漂亮的字。
作文修改的方法可以用“改、刪、補”三種方法。“改”是改錯別字,修改用詞不準確的地方。“刪”是刪去呆板與主題無關要緊的詞句。“補”是把描寫、敘事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從而使句段的前后意思更連貫、更完整。完成“改、刪、補”以后,要求學生在作文批語欄中寫兩三句概括性的評語。評語要實事求是,要有禮貌。既要寫出學生作文中的不足,也要體現優點;既要有希望和建議,也要有鼓勵性的語言。寫完后要簽上自己的名字或座位號,以表示對同學負責的態度,這種做法,不僅培養了學生認真寫作文和批改作文的能力,還促進了同學之間的相互團結和相互學習。
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何況一個班級有幾十個人,如能長期堅持交流批改的做法,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很有效果的。特別是對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和班級,教師更要重視作文的教學,尤其是學生作文互改互評教學。
要上好一節作文交流課,教師不僅要長期堅持,認真對待,還要正確引導,特別是組織互批互改時,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挖掘問題根源,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教師引導得好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寫作和批改能力,而且還能減輕來勢“移山”的勞苦,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