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育在中學生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方法有:增加趣味性,在“活”字上下功夫;寓教于樂,在“樂”字上下功夫;理論聯系實際,在“用”字上下功夫;堅持正面教育,在“育人”上下功夫。
[關鍵詞]情感;教育;學習;態度
[作者簡介]俞小燕(1968-),女,江西廣豐人,廣豐縣永豐中學,中學高級教師,主要研究中學思品課教學。
中學思品課教師要充分認識和善于發掘情感因素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作用,不斷探索思品課教學在培養學生道德情感方面的途徑和規律,要以全新的態度,高度重視思品課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們注重情感上的鼓動,更需要我們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那么,在思品課中怎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情感教育?
一、增加趣味性,在“活”字上下功夫
初中生對知識有著強烈的渴望,基于這一點,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調動學生情緒,使學生思維和智力活動處于興奮狀態。除了課本上的實例外,補充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講清道理,使學生感覺學習知識既輕松又有收獲。比如今年開學第一節課,筆者走進教室時,聽到有學生高喊:“老師,今年你教我們了,容嬤嬤(原先的思品老師)呢?”這時筆者隨機一變,立即就容嬤嬤這一稱呼結合《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老師伴我成長》的內容教育引導學生了解老師的工作特點,如何評價老師,學會換位思考,從而尊重老師。在講“誠實守信”這一課時,筆者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學生考試作弊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對照視頻資料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講誠信的人,怎樣才能成為一個講誠信的人。課堂頓時“活”了起來,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談想法,表決心。師生之間的感情溝通好了,情感共鳴就能產生,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就能增強,教師也就更能發揮在情感教育中的導向作用,從而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寓教于樂,在“樂”字上下功夫
配合教學,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從而促進教學,這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我們學校提倡樂享主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嘗試著恰當地加入了辯論賽、訪談、小品表演、新聞播報等形式,而且這些活動完全由學生自己策劃、編排,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們在活動中不僅增長了知識、才干,而且感受到無比的樂趣。
三、理論聯系實際,在“用”字上下功夫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特點,都注重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 。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強調結合實際,引導學生學會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如,針對網絡謠言和網絡的利弊,筆者讓學生收集相關的資料、事例并運用教材中的知識去分析其危害,探討如何學會明辨是非,增強抗誘惑能力等。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也會有所提高。在九年級思品教學中,時政內容很重要,筆者不僅注意結合國內外形勢及各種熱門話題去分析,還組織學生分學習小組輪流在課堂進行新聞播報,并結合播報內容鏈接課文的知識點,探究考點,學會命題。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政治敏感性,而且使他們體會到掌握理論知識的重要性,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
四、堅持正面教育,在“育人”上下功夫
教書一定要與育人相結合。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把愛心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使其沐浴愛的春風,在愛心里成長。所以,教育過程是師生之間心靈撞擊、情感交融和呼應的過程。只有借助于情感的能動和催化,受教育者才會愉快主動地接受教育。教育者必須充滿愛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平靜地對待和處理各種情況下的人和事,堅持正面教育,表揚為主,使每個學生健康地成長。
教師保持耐心,是激發和培養學生道德情感的重要條件。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作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深刻的體驗,才能形成一種意向,產生一股力量,將認識轉化為自覺行動。特別是“后進生”,他們的意志品質相對較弱,做事缺乏耐心和信心,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人格缺陷,他們更需要教師具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和持久的耐力,對他們不歧視、不拋棄,用真摯的愛去播種理想,培養文明,啟迪智慧,塑造心靈。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后進的學生也可以進步,得到健康發展,這就是以情感人的力量。
在情感教育上,我們要發揮榜樣的力量,潛移默化也是情感教育的好方式。聽好歌曲、看好電影、出游、勞動等都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于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真、善、美的情感教育,這比說教更能起到滋養心靈的作用。 責任編輯 如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