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級的重要任務,在母語教育的起步階段發(fā)揮著奠基作用,盡快盡早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母語教育的當務之急。教師要引導學生初讀感知,形成畫面感;讀準讀通,朗讀訓練落到實處;再現(xiàn)情境,情感在心中;善于想象,在思考中閱讀;勤于背誦,加深記憶。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閱讀教學;有效
[作者簡介]張曉久(1982-),女,江蘇宿遷人,宿遷市實驗小學,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義務教育提出的具體要求,針對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低年級閱讀教學在總體上應把握住以下幾個重點:
1.誦讀感受:確保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不錯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復、不破句)朗讀課文;
2.理解應用:了解詞句的意思,能讀懂童話、寓言、故事,對感興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樂于與人交流;
3.熟讀背誦:注意詞語、句式、篇章的背誦,豐富原始積累。
以上目標既是教學的導向,也是教師解讀教材的導向。基于這樣一種認識,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提高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 、 初讀感知,形成畫面感
語文課程標準低年級學段的閱讀要求指出:能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這是因為兒童讀物大多有精美的插圖,起著補充文字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事物,理解內(nèi)容,豐富想象,增強語感,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因此要求學生閱讀文字和觀察插圖相結(jié)合。
如教學《秋游》一課時,上課伊始,教師可引導學生看書上的插圖,觀察秋天的天空和田野是怎樣的,田野里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讓豐富的畫面活躍在學生的腦海中。再圖文對照,學生便可以輕而易舉地從整體上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
二 、讀準讀通,朗讀訓練落到實處
低年級閱讀教學,要想實現(xiàn)其有效性,必須先確保每個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少,他們的讀物大多是拼音讀物,在閱讀時教者要特別強調(diào)目視雙行,明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必要時,要加強示范指導。教師要舍得在“讀正確”上花時間,對生字的字音、易讀錯的讀音重點加以指導,通過范讀和學生自讀體驗的辦法逐漸讓學生領悟停頓的規(guī)律。只有這樣,朗讀訓練才能落到實處,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三 、再現(xiàn)情境,情感在心中
低年級學生生活體驗不足,理解能力較低,注意力不能長久持續(xù),領會感悟文中的情感難度較大。教師在教學時,應緊扣語言文字,結(jié)合圖片、音像資料,還原課文中的情境,更有效地將文中的情感內(nèi)化為學生內(nèi)心的感受。如《再見了,北京!》一課中,教師可以先將落點放在“留戀與不舍”上,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最能表現(xiàn)人們“留戀與不舍”的詞句,在理解“深情回望”“微笑告別”時,可以從主辦城市的熱情好客、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民風民俗等方面再現(xiàn)當時的真實情境,讓學生更具體地感受到現(xiàn)場的氛圍,增強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
四、善于想象,在思考中閱讀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想的學習習慣。記敘文在構(gòu)思過程中,總是對有關的內(nèi)容作選擇與剪接。因此,課文對有些情節(jié)有時會有省略和跳躍,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這些“空白”處,展開合理的想象,對課文內(nèi)容作必要的補充。在教學《老樹的故事》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想象:“你會對老樹爺爺說什么呢?”讓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想象中去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
五、勤于背誦,加深記憶
低年級的課文內(nèi)容文質(zhì)兼美,語言洗練而有童趣,在學生理解內(nèi)容和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教者應指導學生加以背誦。兒童時代是學習語言、發(fā)展記憶的黃金時期,在小學階段,應優(yōu)先發(fā)展學生的記憶能力。而就低年級學生而言,內(nèi)部言語機制不完善,注意力不穩(wěn)定,有聲思維起著主導作用,無聲思維正處于發(fā)展階段,需要通過朗讀背誦時的大聲發(fā)音來組織思維,集中注意力,感知文字的內(nèi)蘊。同時,朗讀過程中,眼、口、耳多種器官同時活動,多種感官建立聯(lián)系,加強大腦皮層的刺激,能增強記憶。因此,朗讀背誦應該說是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
教師應將語文課程根植于現(xiàn)實生活,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去觀察、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新,以此來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真正把語文課堂與生活相連。教師要讓學生帶著喜悅與滿足離開課堂,懷著激情與好奇投入更為廣闊的空間。如在《一株紫丁香》教學中可以設計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講一件老師關心愛護自己的往事,如果讓你去陪伴老師,你會為老師做些什么呢?”以此激起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來加深對課文的感悟和體會,讓閱讀變得更加入境入情。
總之,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循序漸進地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保證閱讀教學有效進行,讓閱讀教學炫出最亮的色彩。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