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復習課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復習要求教師能夠將舊知識進行合理再現,將零碎知識加以系統化,從而形成知識網絡。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復習情境的創設,讓知識不是機械重復,抓住復習的重點,教會學生復習的方法,增強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復習課;策略
[作者簡介]彭小燕(1980-),女,江蘇啟東人,啟東市大洋港小學,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英語教學。
許多教師非常重視新課教學,往往忽視了復習課的教學,但復習課卻是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復習是對舊知識的再現,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將所學的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形成立體交叉的知識網絡,最終強化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加強掌握知識的能力,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在教學進入復習階段之后,學生學習的都是學過的知識,難免會失去興趣,達不到理想的復習效果。怎樣才能切實提高復習效果呢?
一、在復習情境中突出重、難點
溫故而知新。復習課在教學中相當重要,復習課主要是對以往學過的知識進行“再學習”,教師如果對復習課只是重復、機械式的訓練,學生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達不到復習課的效果。其實,教師對復習課應該把握好策略,抓住主線和中心思想進行講解,突破難點、重點,讓學生能對學過的內容進行綜合歸類,找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最終達到熟練運用語言的目的。
在教授牛津小學英語4A復習課時,4A的教材非常注重孩子在語境中的學習。因此,筆者盡可能創設各種情景,綜合地運用語言,達到語言交流的目的。其中,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情景:各個板塊都與禮物有關:1.Ben的生日到了,朋友們送禮物;2.談禮物;3.媽媽帶Ben買禮物,跟朋友談禮物;4.談論禮物的位置。可以以Ben’s birthday’s presents為題讓孩子們表演Ben和他的朋友們一起慶祝生日,送禮物。這樣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情境,誘發學生的復習熱情,觸發他們運英語對話交流的興趣。這個部分提供了兩個場景:在第一組圖中,在商店購物,先確認物品,再請求得到物品;第二組圖利用兩個小朋友談論玩具的對話,讓學生將玩具名字及各種物主代詞融合一起,在特定的情境需求中加強了學生綜合運用詞匯的能力。教師要在任何一個情境都能進行教學設計,在其中穿插重、難點的解析。
二、在復習拓展中擴大應用面
復習的目的就是鞏固學過的內容,讓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復習課能發散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靈活,更有創造力。牛津小學英語教材中,每個教學環節都設有復習單元,教師在復習時要注意把握好教材內容,在教材的基礎上再進行其他知識點的拓展,爭取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以牛津小學英語6B的期末復習課為例,這一課主要是復習letters and seasons:信封格式、信件內容和四季特點。教學重、難點是how to write a letter ,four seasons,以及所涉及的四會句型Can I have…?What for…等,可以幫學生聯系如下句型:“ Can I have…? What for…? A: I want to write a letter. B: Sure. Here you are.(四會)”。找齊寫信的四件物品:envelope, writing paper, glue, stamp,然后四人一起說:“Bingo!”取得勝利。在日常復習課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強化,更要緊抓學生語言技能的鞏固,聽、說、讀、寫方面的復習活動要有利融合。利用課內外的資源,共同打造優質的學習氛圍,提高復習的效果。
三、在復習作業中培養思維能力
一堂好的復習課應該是教師結合兒童身心特點,整合好教學資源與教學方法,以舊帶新,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復習課的教學中,教師同樣應該注意設計一些巧妙的問題及作業,以提起學生的興趣,引領學生對知識進行再現,通過問題,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交際能力和閱讀能力。
如在教授牛津小學英語4A復習課時,重難點是能聽懂、會說、會讀、會寫句型:Shall we go to…by…? Is this…for…? Anything else? Something to drink? How about you?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等。聽懂、會說句型:Are you free now? I can’t move now.然后給學生設計相關的作業,發揮學生個體的能力,學生成績的發展可從編寫對話中體現出來。教師以學生的學力發展評價學生,關注學生個體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而非同一標準定論。彈性作業可使能力稍弱的學生剛好完成,而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多訓練,多思考,多接受。
以上教學過程,充分尊重了學生個體差異性,讓不同的學生在復習活動中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讓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優化學生的復習方法,提高復習效率。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