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學生美好心靈的工作,教育過程是師生共用活動的過程,美好的靈魂只有用美的心靈去塑造。所以說,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應采取情感教育,進行師生情感交流,以便達到教育之目的。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情感教育;塑造心靈
[作者簡介]王顯慧(1975-),男,江西信豐人,贛州市第一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班主任工作與中學英語教學。
一、樹立美的形象,發揮感染作用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凱洛夫曾說過:“對于新生來說,教師具有無可懷疑的威信,教師是一切美麗的化身和可資仿效的榜樣。然而,決定著兒童對教師的進一步關系的建立的還是教師的工作作風和他的人格品質?!卑嘀魅卧诮逃ぷ髦胁粌H要“言傳”,更重要的是“身教”。班主任要贏得學生的好感,首先要樹立美的形象,用自己良好的個性、優良的品德、端正的言行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成為學生的楷模。班主任在學生中的形象應該是誠實、勤奮、負責,待人和藹可親,謙遜有禮,為人樂觀活潑,富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此外,擁有淵博的知識,掌握學科發展新動態、新成果,授課時能觸類旁通,對本專業有精深獨到的見解,在學生中也能樹立美的形象。教師為了上好每一節課,必須查閱大量資料,充實教學內容,認真鉆研教材、熟悉教材,能基本上做到離開教案,按新課程教材上課,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敬佩、羨慕、贊揚的情感,從而不斷增強班務工作、教學工作的說服力、感染力。
二、創造各種條件,促進師生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師生雙方共同活動的過程,它包括給予和接受兩個方面,只有有了給予,才能接受。班主任只有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班主任要利用各種機會去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幫助學生,對學生傾注全身心的愛。例如,當班主任和學生相遇時,用溫馨的微笑、慈愛的目光主動與學生打招呼;當學生生病時,班主任主動拿出自己的錢帶他去醫院診治;當學生在某次考試失利時,班主任鼓勵他,幫助其樹立學習的信心和決心;當學生自以為在家庭中得不到愛時,班主任要去與家長溝通,共同去關愛他……所有這些都能直接打動學生的心靈。另外,班主任要創造各種條件和學生交流感情,可以經常找學生談心,以尊重人、理解人、關愛人的態度去和學生促膝談心,用滿腔師生愛溫暖學生的心,使他認為你就是他的親人,他的一切都與你血肉相聯,休戚與共,從而贏得學生的心。這樣,學生會處于一種不設防線的心理狀態,暢所欲言,心情愉快地向班主任傾訴一切。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心理動態,對他們加以教育引導。同時,還可以舉辦各種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如春游、野炊、晚會、文藝活動等,增加班主任與學生親密接觸的機會。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智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師生共同玩耍中消除心理障礙,達到交流情感、融洽師生關系的目的。
三、建設好班集體,實施情感熏陶
故曰: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在一個和睦、歡樂、融洽的班集體中學習與生活,他們會感到自己好像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中。通過班集體的情感熏陶,可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從而形成良好的學風、班風。要培養一個團結上向的班集體,關鍵要民主、公正、科學地對待學生,對所有的學生都一樣的耐心,一樣的誠懇,一樣的熱情,這樣才能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應該要求學生為建設好班級提一些建議,每人寫一篇《我為建設班集體進一言》,或者寫一篇《假如我是XX班的班主任》,班級各種計劃的制訂,各項活動的開展,都必須有學生的參與,使每個學生處處感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通過召開主題班會,開展“心中的他人”等活動號召同學之間互相體諒。曾經有個學生,父親早已病逝,哥哥車禍身亡,母親又臥病在床。在這一連串的打擊下,她打算棄學回家,全班學生知道后,紛紛掏出自己的零用錢,捐給那位屢受打擊的學生,當然,作為班主任應該帶頭捐款并鼓勵、關心該學生,讓她感受到班級的溫暖。在一個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互相信任、充滿著友愛的班集體中,良好的學風、班風會自然而然形成,這樣的班集體也必然是一個團結向上、健康和諧的班集體。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