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舉行的體育優質課比賽常需要采用錄像課的形式表現,但有些偏遠的農村中學,沒有專業的拍攝設備和隊伍。農村中學可以通過選好拍攝課內容、做好拍攝前準備工作、拍好45分鐘課、做好后期編輯制作四個步驟,依靠學校自身的力量拍好體育教學錄像課。
[關鍵詞]體育課;拍攝;農村中學
[作者簡介]彭妮娜 (1981-),女,江西新余人,新余市高新區馬洪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
一、選好拍攝課內容
如果上級沒規定參賽課內容,筆者建議所選的體育課要符合教育部頒發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基本精神,能反映近年來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的成果,要具有鮮明的特色、較強的代表性和較高的推廣價值。所選的課教學內容要符合教育性、健身性、適宜性和可行性等原則;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難度要適宜,表述具體明確;教學設計要符合體育課教學原理,所設計的教學過程清晰簡明,能合理安排課堂教學中的預設和生成;教學方法與手段要具有實效性和創新性,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留給學生恰當的自主、合作學習的空間;教學評價要科學、全面、及時;教學安全措施要到位,課堂常規要嚴謹。
二、做好拍攝前準備工作
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正式拍攝之前,最好反復演練幾次。最好選擇在晴天拍攝,大風、揚沙等天氣不適合拍攝。拍攝場地要選擇平坦、開闊且受外界環境干擾小的場地,最好遠離教學區,錯開教學時間也可以,最好關閉上、下課鈴聲和廣播,要能保證周圍的噪音不會影響到錄音效果。學生的服裝盡量要統一,最好不要穿純色衣服;教師服裝盡量要穿運動服;教師的發式要清爽,女教師不要畫濃妝,男教師不要留胡須等。學生的人數不宜過多,一般在30人左右為宜。拍攝前應和攝制人員多溝通,讓其了解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以及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活動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可能的話,教師試教一次,拍攝人員參與聽課,然后進行拍攝方案設計,若有技術上的問題或教學上的建議,應協商尋求合適的解決方案。
三、拍好45分鐘課
拍攝的體育課要清楚地呈現出整個上課的過程,教學中的各個環節要保證完整,教師的教授過程與學生的學練過程要突出,要讓觀課者對學生的基本面貌、教師的基本素質和教學基本功等看得懂、看得明白,看出該課的閃光點。首先,盡量選用高質量的數碼攝像機;其次,在拍攝過程中盡可能使用三腳架,如果采用手持或肩扛方式拍攝,應盡量保持攝像機的平穩,否則機器抖動會影響畫面清晰度;第三,拍攝時光線或光照要適宜。拍攝角度應選擇順光或側逆光,切勿逆光拍攝,否則會造成畫面陰暗、模糊不清;第四,拍攝過程中的鏡頭轉換要平穩,推拉搖移的速度適中;第五,用于拾音的話筒要求靈敏度高點。
條件允許的話最好用兩臺以上的攝像機和與之配套的三角架。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鏡頭分工要分配合理。一臺作為主攝像機,使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另一臺作為副攝像機,靈活平穩移動拍攝。多臺攝像機拍攝時要做到同時開啟、同時關閉,中間不要暫停或關機,這樣時間上才會是同步的,方便后期剪輯。有人會想:有這么多臺機器,課想拍不好都難。如果你是這樣想的,就大錯特錯了。
筆者記得第一次拍錄像課時,請的是學校的兩個業余愛好攝影的教師,也私下請來了市教研室的指導老師,上完課后,指導老師認為筆者的教學過程安排得好,基本功好,課的亮點突出,教學方法新穎等,總之一切都較好。但送去剪輯時,編輯人員一看傻眼了,中途兩臺機器拍得畫面抖動,隨意關機,時間不同步,還缺少了很多重要的畫面,教師做示范動作卻沒有一臺機子拍近景和特寫,拍的角度也不好等,最后編輯人員發揚了人道主義精神,花了一整天時間才勉強拼成了一節完整的課。
另外拍攝時最好請個指導老師到拍攝現場指導拍攝。如果發現教學或拍攝中出現錯誤應馬上要求停止拍攝。認真查找錯誤原因,確認沒有錯誤后,再重新繼續往下拍攝。因為有些錯誤要想通過事后補拍或后期制作來彌補顯得很假,要想讓評委看不出破綻,讓觀眾感到所有的畫面都是一氣呵成的,難度非常大。
四、做好后期編輯制作
在后期制作的過程中,可以運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將錄像課盡量制作得完美。編輯時要注意畫面切換準確、及時、自然、流暢,不能有跳躍現象;鏡頭轉換得當、適時,教學細節表現準確、生動,合成畫面要始終保持教學進程、內容的完整展示。把握好片頭和片尾制作。執教主題的字幕呈現要注重字的視覺結構,巧妙地選擇字幕形式。片尾的制作一般采用圖片配合聲音和文字的形式。片頭和片尾中的音頻文件要保證整體的流暢性。上課教師最好與編輯人員同時參與編輯,這樣在具體的畫面和語言的取舍方面,才能做到準確恰當,才能精確地表現出教師的教學設計思想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