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之路從來都不是平坦的,經驗缺乏、資金缺少、對政策缺乏了解等一系列問題成了女性實現創業夢想的絆腳石。此時,各級婦聯推出的小額貼息貸款政策,猶如春風化雨,令創業女性綻放出春天般的美麗。
狂風吹傷了誰的心
優雅從容的鳳梨、展翠的紅掌、艷蓋群芳的西洋杜鵑,一朵朵姹紫嫣紅的奇葩,勾勒出沁人心脾的風景。張友珍站在自家的花卉溫室大棚里,謙遜地笑著,她身后,紅掌正在艷麗怒放,葡萄正在吐露芬芳。
今年42歲的張友珍出生在江蘇昆山市巴城鎮,父母都是普通農民。從小受父母和哥哥的影響,她對侍弄花草就有著一種別樣的感情,但從沒有想過有朝一日會以種植花卉為事業。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里,媽媽總是蹲在花圃前忙碌。”張友珍的大兒子說道。“以前,生活再苦也沒有想過賣花。如果不是連續四年的婦女小額貸款支持,我的事業也不會有起色。”張友珍接口說。
“當時,我還在學校教書,只能利用寒暑假和業余時間幫哥哥打理花卉公司,學習種植知識。”慢慢地,開始有人來向她買上幾枝移栽回家。張友珍就利用業余時間,兼職做起了花卉生意。
2006年,陽澄湖剛開始開發,做花卉盆景生意的人還不多。一輛腳踏三輪車,一車鮮花盆景,便是張友珍創業的本錢。“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銷售經驗,我是標準的創業三無人員。”這期間,她起早摸黑,風里來雨里去,走街串巷,擺攤銷售,和顧客討價還價。
那時,剛離異的張友珍帶著10歲的小兒子生活,需要償還因分割房產欠下的10萬元債務。“我和兒子一起擺攤,但分開擺,路人看他那么小,都心疼他。一天下來,他掙的錢比我還多。”
日子雖然辛苦,但收入還算不錯,嘗到賣花的甜頭之后,她與哥哥商量,從哥哥的公司拿貨,賣出后再付款。那時,張友珍匆匆完成學校一天的工作后,便風風火火乘坐公交車趕到十多公里外哥哥的花卉基地拿花,搬到三輪車上,趕到城里的菜場、馬路邊叫賣。
“有一次,我擺攤的南星大橋上刮起了橫風,價值幾百元的發財樹一下就被刮倒在地。我心疼這些花,一車的成本價就得幾千塊,眼看損失慘重,我只好騎上三輪車往家趕,那天,年邁的父親在后面艱難地推車,我們走三步退一步才把花運回家。那一晚,我哭了很久。”
創業的艱辛,幾度讓她萌生退意。但哥哥和父母的鼎立相助,讓她堅定了信心。
泥濘的小路最鍛煉人
三輪車擺攤辛苦不說,效率也不高,張友珍決定借錢學駕駛。“崎嶇不平的泥濘小路,沒有人煙,是練車的好地方。可惜小路太窄,一邊河,一邊農田,偶爾有車輛從對面開過來時,我便緊張得不敢動彈。實在沒轍,只有停在路邊,讓對方先開走。”那段時間,這個瘦弱的女子天天緊握著方向盤,神經繃得極緊,“每天回到家里,我都有被打倒的感覺。”
學完駕駛,張友珍用1.8萬元購入一輛二手面包車,一切從此有了改變。“忙得很開心,每天進賬千余元,估計不用太久就能把債還清。”
2007年6月,她建起了“昆山市巴城鎮友利花卉園藝場”,擁有了自己的經營園藝品種。半年后,張友珍索性從教師崗位辭職,專心創業。那時,正值花卉銷售的大好時機,張友珍向親戚朋友高利息借了5萬元,采購了幾大車花卉。沒想到,正當她躊躇滿志,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2008年春節期間,發生了罕見的暴雪災害,壓垮了大棚,一夜之間,花卉全部凍死。
面對一大堆殘花敗葉,張友珍欲哭無淚。她靜下心來,利用空閑時間開始學習,從書本上學,向園藝工人學。“侍花弄草比種地難多了,得特別用心才行”,憑著對這份事業的熱愛,張友珍又經過一年多的不斷鉆研,漸漸掌握了花卉的種養及管理技術。
說起之后的盆景之路,張友珍回憶道:“我的盆景擺到路邊賣,很多人價也不還就要抱走,這時我才知道我的價報低了。”從此,“除了留心關注市場上各種盆景造型工藝外,我開始留意遠近的價格波動行情,做到不欺主也不吃虧。”
在經營中,張友珍還特別注重企業發展的口碑。采訪過程中,她不止一次提到,如果一家企業不依靠營銷,不依靠網絡,就僅僅是靠口口相傳的力量能把生意做下去,那這家企業就相當了不起。
2008年,張友珍獲得了綠化中級資格證書,園藝場的經營開始連連好轉。由于她堅持優質服務、誠實守信,在園藝種植、養護和布置方面樹立了自己的品牌特色,附近鄉村、企事業單位紛紛向她購買花卉盆景。每逢重大節日,園藝場就出現供不應求的勢頭。
小額貸款為我救急解難
“我始終覺得,一個人要想取得一點成績,就一定要勤勞。我很知足現在的生活,如果不是婦聯牽線搭橋,恐怕我至今還會經常為創業的艱辛而哭泣。”
2010年,張友珍計劃擴大園藝場經營規模,設想在鎮上找片新的經營場地,但租金很高,資金一時難以湊全,她進退兩難。這時,她無意中獲悉巴城鎮婦聯和富民強村辦公室正在實施農民創業小額貸款政策,便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打了一個電話,巴城鎮婦聯主任莊國琴和富民強村辦立即派人走訪了張友珍的園藝場,及時幫她辦理了10萬元的婦女創業小額貸款。2011年,當地婦聯根據張友珍的創業規模,再次為她申請到30萬元貼息貸款,幫助她進貨、添置機器、搭建新的大棚;2012年的15萬元和2013年即將下發到手上的15萬元貼息貸款,又為其周轉資金解決了大問題。在此過程中,當地婦聯還在園藝場流轉土地、簽訂合同時給予極大支持。
婦聯的步步推進,讓張友珍的花卉園藝場裝上了發展的馬達。不久,有兩件事啟發了張友珍新的經營思路:一是她發現客戶購買的花卉盆景因不善護理而枯萎或凍死,二是園藝場新栽培的花都放在遮陽棚下,放哪兒都是放,不如租出去。剛好有朋友告訴她,租花的收入相當可觀。
張友珍算了一筆賬:租花客戶只需要支付花和花盆總價值的20%的費用。其他的養護,如澆水、施肥、修剪都歸公司,客戶看煩了,可以換新品種的花;花兒病了,公司搬回基地治療。和自己買花相比,租花既省錢又省心。于是,她風風火火地開始找“租戶”。這時,又是當地婦聯和政府伸出橄欖枝,率先從張友珍那里租擺了一批花卉、盆景。
“對于用戶來說,租花比買花省心,省去了養花者很多后顧之憂。我們也因此有了穩定的客源。”看似一件雙方獲利的事情,卻讓張友珍更加忙碌了:客戶一個電話,她和工人們就要在幾個小時內將花擺好,或者連夜布置完備。
因為她愛花,所以為花而工作是她最美麗的時刻。
小貼士——
南京張女士:婦女貸款貼息政策助推創業就業是一件實事,這項政策在江蘇是由哪些部門發起的呢?貸款的對象又有哪些?
答:婦女貸款貼息政策是由江蘇省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金融辦、婦女聯合會、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聯合出臺的婦女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政策,貸款的對象為全省城鄉有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