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工作”是教職工在學校的關心愛護下回報學校的一種工作態度,“愉快生活”是教職工在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任務后對待自己的一種生活心境。
一、學校關愛師生是教師受益并甘愿付出的前提
學校為每一個教師訂一份《中國教師報》;實行“導師職級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每年春節,學校領導分批上門給教職工拜年;教職工生日,學校送上溫馨的祝福;教職工有困難,學校及時提供幫助;每年中秋節,學校組織新來的教師參觀惠州名勝古跡,讓教師了解惠州,熱愛學校;組織教職工社團,開展各類文娛活動;想方設法提高教工福利,為教職工做好服務,給教職工免費提供工作早餐,定期組織教職工體檢,外出參觀學習,定期發放校服等。
學校給予師生充分的信任,賦予師生更多的責任,尊重教師的自主權,開誠布公,讓師生直接參與對話,給師生人生價值的實現和個人成長創造和諧、寬松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例如,學校利用教代會、工會、學生會及學生校長助理等形式,讓師生參與學校管理,并利用各種會議和校長信箱、校長接訪等形式,讓師生表達對學校工作的意見與建議,讓師生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二、教師“用心工作”是回報學校的最佳方式
“用心工作”的“用心”,至少應該包括“三心”:一是“專心”、二是“耐心”、三是“細心”。
1. 專心工作
專心于教育事業。教育工作是一項事業,教師是教育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門,是培養人和促進人的發展的。因此,一個合格的教師,最起碼要專心于教育事業。
專心于學生的發展。教師所面對的學生,是千差萬別的,他們在學習和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上、在生活、在課外活動上、在興趣愛好等各方面做有心人,關注、專心于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等情況,及時給予疏通和引導。
專心于個人的學習。教師除了要專心于教書育人,還要專心于教師本人的個人學習。只有不斷地加強理論、技能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才不會被不斷發展的教育大潮所淘汰。
2. 耐心工作
“耐心”就是耐心做好每項工作,特別是對“學困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特別是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讓人心煩、不可理解的特殊情況,這就需要我們有耐心。我們教師只有耐心工作,才能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才能冷靜地處理問題。我們如果缺乏耐心,簡單粗暴地對待學生或處理問題,就很難促進“學困生”的轉變。耐心是一份關愛,它要求我們滿懷愛意,對每一個學生進行關心、愛護,教育他們,引導他們。
3. 細心工作
細心工作,要求教師平時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身體和表現,要多與學生交流、談心,多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和愛好興趣,分析學生的思想動態,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進步并及時給予鼓勵。只有細心工作,才能了解和體會學校、年級、班級、學生的細微變化,在教育教學中才會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教師“愉快生活”是關愛校園的最好成果
擁有感恩心和平常心。以感恩心對待崗位和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多,就業的崗位是很難得到的。“我有一份工作,我能通過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和家人!”成了擁有工作的人們的自豪。是的,我們教師的崗位更是難得,我們要以感恩心對待自己的教師崗位,努力工作,不愧對教師這個職業。以平常心對待名利和得失。加拿大多倫多終身榮休教授江紹倫在給我們作專題報告之前,在投影上打出“看庭前花開花落,見天上云卷云舒”。
打造生活第三空間。在非工作日讀喜歡的書,或觀看喜歡的影視。讀書或觀看影視的過程,也是一個對照反思的過程,更是一個自我調節。還可以通過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修身養性。張中行先生的《順生論》將人的愛好分為由高至下的四類:第一類是愛好與進德修業有關,如喜歡吟詠詩文,愛好丹青書畫,擅長筆耕書博等;第二類與學業無關,但可以消遣閑情,如把弄手工篆刻、尋訪名勝古跡、攝影遠足探險等;第三類是所愛好與利有關,比如集郵集幣、收藏古董等;第四類就是對修身事業有妨害的,如賭博酗酒、揭秘獵奇、沉溺網絡游戲等。作為職業的要求,教師的興趣愛好最低不能低于第三類。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