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十分重要。許多語言學家認為, 學習一門外語,學習者必須整體投入。因為語言和人的行為的各個方面是有緊密的聯(lián)系的,對學生學習外語,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情感因素涉及學生學習活動的各個方面。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1. 課堂上的師生情感交流。上一堂英語課,教師一進入課室,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就開始了,彼此自然地致以親切的問候,用英語寒喧一會兒:“Did you watch TV last night?” “Yes. The film was so exciting.” “Where were the 28th Summer Olympic Games held?” “Athens, Greece.” “How many medals did the Chinese Olympic Delegation win?” “The Chinese Olympic Delegation won a total of 32 gold, 17 silver,14 bronze medals in the 17 days of competition.” “Right! China ranked the second in the final medal standings. The United States came out the first, with 35 golds, 39 silvers and 29 bronzes.”不難看出,教師在堂上和學生這樣談話,其實是引導學生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②的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教師利用了情景,輸入感情進行交際,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關(guān)心、友好,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再開展其它的活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就能使學生在心理上和行為上處于最佳交際狀態(tài)。
2. 課外活動的情感交流。學生參與各種形式的競賽和課外活動,也能有效地進行情感交流。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對個人的心理活動能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例如演話劇、講故事、辦英語墻報及手抄報等。演話劇時,學生在一個個真實的情景中,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用英語在堂上進行交際性練習,既可訓練他們對課文掌握的情況,也可以訓練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從而提高他們?yōu)榻浑H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在進行話劇表演時,必須注意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教會學生能動地學到地道的英語。此外教師可每個學期定期組織學生編輯英語墻報,要求學生撰稿。內(nèi)容可為文摘或?qū)W生作品等,也可有英語諺語、英美交際知識等等。把英語知識從課外引入課內(nèi),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的能力。閱讀英文墻報及手抄報對于學生個體發(fā)展和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有積極作用。此外,在班上建立“學習網(wǎng)”,讓好生帶差生等。學生對學習所持的態(tài)度,往往因感情上愿意和全班同學融為一體而和集體所持的態(tài)度相一致。集體的溫暖就是這樣熏陶著每一個人。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內(nèi)部動力
1. 引入競爭機制,提高學生自我提高的內(nèi)驅(qū)力。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好勝心和求成功愿望會更加強烈。因此,面對學生的點滴進步,教師要適時地給予獎勵。例如舉行英語書法比賽,要求人人參加,并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作為示范,這樣既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書寫水平。經(jīng)常性的英語書法比賽、書法展覽等能起到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這樣的競賽不僅是與其他同學的一次競爭,也是一次自我挑戰(zhàn),使學生向更高的目標發(fā)起挑戰(zhàn)。
2. 盡量滿足學生成就的需要。成功是誘發(fā)內(nèi)部動力的最強烈因素。在堂上的語言操練、回答問題、平時測驗、學期考試等,學生一有提高,教師應(yīng)該馬上給予充分的肯定,及時反饋給學生。特別是原來基礎(chǔ)較差、經(jīng)過努力顯著進步的學生,應(yīng)當樹為榜樣。對于那些不守紀律、成績較差的學生,可以給他們簡單的任務(wù),如重復單詞、句子等,使他們也有機會自我發(fā)揮,讓他們產(chǎn)生合作情緒,消除抵觸心理,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獲得成就感。
3. 盡量使學習聯(lián)系學生將來的生活目標。中學生學習英語,實際上也不僅僅是為了升學。就是為了升學,也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標。而當學生認識到現(xiàn)在的學習和未來的人生目標有聯(lián)系,而且也符合自己的志趣時,學習動力就會加強。學習不僅要定向于現(xiàn)在,更要定向于未來。制定學習的未來發(fā)展目標不僅有助于個體長遠的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實現(xiàn),而且有利于個人規(guī)范和引導當前的學習行為,提高學習效率。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了解其未來目標的發(fā)展水平,探討其發(fā)展特點,對于加強中學生學習目的教育,指導其學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屏障
中學英語課學時不多,要迅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技能是不容易的。學生心中容易產(chǎn)生一種抵制與焦慮的心理,這是一道阻礙語言信息輸入的心理屏障。因此老師更要理解、尊重學生的情感,關(guān)愛學生,與學生多溝通,從而降低學習英語的心理屏障。例如,2012年廣東高考卷語法填空題第22題:Of course whenever they turned to look at him, they had to look at Mary, 22 made her feel like a star.不少同學填了連詞who, 而正確的答案是which,因為which 引導非限制性定語從句,是指代前面整個句子而不是Mary。廣州市2013屆高三年級調(diào)研測試題中的語法填空題第19題: In 19 (real), the cockroach was the most beautiful.很多同學填了副詞really, 而正確的答案是介詞后面要用名詞,應(yīng)填reality.盡管很多學生做錯了,但我沒有批評他們,而是先表揚做得好的同學和做得對的地方,如22小題,起碼知道要填一個做主語的連詞,really副詞的拼寫是對的,然后再糾正錯處,這樣學生心理上就會更容易接受。經(jīng)過日積月累的訓練,學生就會有進步,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探索,并體驗到成功的愉悅,焦慮程度隨之下降。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