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推進有效教學的研究,提高信息技術學科課程的教學質量,全面實施有效教學活動,我校在教學中全面鋪開了有效教學之“同課異構,一課多講”的活動。隨著活動的開展,老師們從不同角度領略了不同的教學思想和設計風格,借鑒分享了他人的成功案例,對老師們形成新的教學思想與風格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說“同課異構,一課多講”是有效教學的助推器。但“同課異構,一課多講”這個活動大多是指不同老師對同一課程的不同教學方式。筆者這里所說的“在不同專業中開展同課異構”概念有所不同的是,它指的是同一教師針對同一課程內容,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進行教學,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中職學校擔任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師,教學對象大多是不同專業的學生。不同專業的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不同的需求。“在不同專業中開展同課異構”的提出就是在“一課多講”的基礎上產生的。
一、現狀分析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大部分在中職學校擔任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師都會同時擔任多個專業的教學任務。如果我們只是依托課本,照本宣科,就意味著對相同的教學內容,會在不同的專業學生中多次重復,這不僅會造成教師教學熱情的降低,而且學生會因內容與本專業關系不大、針對性不足,認為學而無用,忽視了所學知識在本專業的應用,進而造成對學習缺乏積極性。如果我們忽略了教師和學生的狀況,就會使我們的教學成為“無效教學”。而“在不同專業中開展同課異構”的理念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二、理念支持
現今,我們的教學設計都主張“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和“有效教學”的教學理念,都強調要關注學生需求。而正因為要關注各不同專業的學生的需求,我們提出了“在不同專業中開展同課異構”的教學方法。職業學校的教材各式各樣,但多是為了某個特定專業而制定的內容,不可能顧及所有專業學生的需求,而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基礎的老師,面對的是多個專業的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對教材的內容不能只停留在“教教材”的階段,而是應根據學生不同的需求,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補充和拓展。所以,“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為 “在不同專業中開展同課異構”的教學方式的提出提供了堅實的理念支撐。
三、實施目的
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曾經指出:“教育力圖達到的目標不是完備的知識,而是充分的理解。”為關注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目的和發展,提高各專業學生學習辦公軟件的興趣,筆者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關注點的不同,設計適合每個專業學生的教學內容。這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生解決與本專業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更有助于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就是筆者實行“在不同專業中開展同課異構”的目的。
四、實施作用
所謂同課異構,就是指教材重組或補充、教學策略調整、學生實踐練習不同、課時安排不同等幾個方面。“在不同專業中開展同課異構”教學方式的提出,不僅可以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還可以通過對教材的深層次、多角度的鉆研、探索和闡釋,從而提高教師對教材把握能力、理解能力、課堂駕馭能力等教學綜合素質。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五、對“辦公軟件應用”教學模塊實施在不同專業中開展同課異構
“辦公軟件應用”課程中,Word軟件的使用是一個重要內容,教材多是利用某一主題來展開教學,但每個專業學生都有不同的興趣點,所以,筆者把“同課異構”的理念融匯到教學中去。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針對各個專業的特點,制定了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筆者是以制作“年度公司銷售業績分析報告”為主題展開教學,重點講解如何利用WORD的功能進行“業績分析報告”的文字編輯排版、進而制作業績分析表格、分析圖表的制作和數據統計處理等方面的應用。對幼兒教育專業的學生,筆者則以制作“幼兒學習成績匯報單”為主題展開教學,重點講解“幼兒學習成績匯報單”中標題文字的制作,匯報單中的圖片插入、向幼兒家長的電子郵箱發送成績匯報單而需要使用到的郵件合并等方面的應用。以這種理念展開教學后,各個專業學生都反映覺得很有興趣受益菲淺。
在介紹到EXCEL圖表中,筆者又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是從創建企業倉庫出入庫數據的分析透視入手進行教學,重點介紹數據透視表與數據透視圖的。而對幼兒教育專業的學生,筆者卻是以幼兒晨檢情況分析表來展開教學,重點介紹折線圖,分析不同時段、不同季節對幼兒身體數據的影響。
在介紹POWERPOINT知識時,筆者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是以制作“某企業年度總結會”幻燈片為題。而對幼兒教育專業的學生,則以“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為題開展幻燈片制作的教學。
六、效果分析
在2011年度下學期,筆者以“在不同專業中開展的同課異構”的教學方式在所任教的各專業展開了教學,以下是各班的情況表:
顯然,在上表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在幼兒教育專業的兩個班,成績明顯差別很大,這是因為筆者把這兩個平行班作為分析對象進行研究的。這兩個班的學生在學生素質方面及知識掌握水平方面都非常相近,所以是具有可比性的。
具體做法是:把這兩個班分為實驗班和對比班進行教學,對比班筆者基本上是用“照本宣科”的方法,按教材的內容進行教學;而實驗班上課使用的例子都是用與她們幼兒教育專業有關的內容進行教學,從開始就把她們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與專業方向掛鉤。
以下是她們學習完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后,對學習效果的調查分析表:
顯而易見,通過表中各對比項目的數據比較,實驗班得出的各項指標都遠遠超過對比班。這說明通過調整教學內容的做法,我們的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學習的滿意度也大大地增強。
我們衡量教學是否有效,首先是看學生對學校本學科學習生活的滿意程度,包括對學校文化的認同程度、學習過程的自我感覺、學習結果的認同情況。學生對學習生活的滿意度,是有效教學的評價依據。這正是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通過調查也可以看出,對同一專業的學生,我們采用與他們專業相近的內容而不是只按教材內容來教的方法的確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學生對學習參與性的提高,也說明學生對學習感興趣程度的提高。學生是否滿意也是我們評價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內容。
由上可見,“在不同專業中開展的同課異構”既能讓學生真正從我們的教學中學習到計算機基礎知識,又可以把計算機的學習作為他們學科知識學習的輔助工具。不但如此,學生還可以從學習中明確自己就業的方向,為以后的就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七、反思
在“在不同專業中開展的同課異構”的實施過程中,筆者還深深體會到:要實施“在不同專業中開展的同課異構”,以利于學生的學習,就要高度重視計算機教師對各專業的教學資源建設。沒有豐富的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就談不上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現和自主探索。而重視專業教學資源的建設,并非要求我們計算機教師都去轉學各專業知識,而是要求計算機教師努力搜集、整理各學科專業知識可以與我們計算機教學中運用到的知識,還要充分利用因特網上的已有資源。
“在不同專業中開展的同課異構”的理論支撐點是基于課程的教學,與傳統的“教教材”的教學模式的不同在于,我們教師的工作流程中,在確定教學目標后,要花大量的精力尋找適合教學目標,與所教專業學生相關的教學內容,然后研究具體落實目標的實施途徑和方法,最后為了確定教學效果,還要進行課程評價,這樣的做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最終目的是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科學習素養。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