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是指在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營造學習氛圍,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參與對所學知識的探索、發現和認識過程。
一、小學英語情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不重視情境教學。英語是一門語言,最主要的功能便是交際。因此英語情境教學的實施是需要教師進行情境的創造和設計。可是目前我們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被動式的英語教學模式,很少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英語課堂中,使得課堂氣氛沉悶壓抑,這與新課程所要求的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完全相違背。
忽視學生的差異化。情境活動的互動性不充分,為學生提供的語言實踐機會不夠充分好。由于不同學生知識基礎、性格、家庭背景、天賦等方面存在不同,可是一些教師采取統一、機械式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導致教學資源利用不充分。好的學生覺得沒有挑戰性,中下層學生參與交際時心中有疑慮,教學方法與學生特點不符合,教學效率不高,大家越學越沒有興趣。
情境教學設計不全面。在設計教學情景的時候方法過于單一,情境創設不生動在鞏固和練習語言這個環節上,只是停留在讓幾個學生進行對話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利用所學句子敘述自身情況,這種死板的教學情境缺乏生動的生活場景, 沒有突破學生的慣性思維,反而增添了他們的思維定勢,答案只能局限于固定的一兩種。這種單調的情境教學有名無實,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被調動起來。
二、改善小學英語情境教學現狀的對策
轉變教師觀念,使教師從思想上重視情境教學。學校應該不斷推動學校教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加強教師的培訓,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豐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經過學校的培訓和宣傳,轉變教師觀念,讓教師認識到情境教學對于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的氣氛、有著重要的價值。使教師從思想上重視情境教學。
靈活生成教學情境,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我們要正確看待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會存在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要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在學習過程中盡量讓學生全面地表現自己,及時捕捉他們的閃光點給予表揚,不斷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同、教學條件不同,體現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也應不同。創設的情境也應是多種多樣,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適當的方法和切入點,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活動中體驗、感悟和認識。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激情,使他們全身心地參與到我們教育教學中去,發展學生的優勢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積極創設多種情境
利用游戲優勢創設情境。“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它作為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運動形式,是由內部動機驅使的綜合性活動,有其自發參與性。因此,在課堂上適當地有意識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戲,創設豐富的游戲情境,使孩子們覺得好玩有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運用多種手段,如圖片、實物、錄音、動作、表演等多種媒體,創設悅目、悅耳、悅心的交際情景。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生動、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開發智力、培養語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最佳狀態,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授Birthday Party時,課前教師可在教室里布置一個party的場景,教授禮物、蛋糕、蠟燭、絲帶等單詞時可以根據創設的情境一一教授,達到一種真實的效果,最后,播放生日歌,把壽星請出來,孩子們把手中的禮物送給壽星,學會了Happy birthday. Here’s a ….Thank you.等句型,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情景的把握,也使學習變得輕松有趣。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