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天生喜歡好動,低年級學生看到標準的田徑場都會情不自禁地跑起來。有研究表明長跑堅持的人,跑完后有一種欣慰感,這是體內(nèi)麻藥(腦咖啡)的作用。學校自建立起就組織開展“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根據(jù)學生的年級水平設定每天必跑的圈數(shù),一、二年級1圈,三、四年級2圈,五、六年級3圈,這已經(jīng)納入到學校的體育課程。長跑成為學生到校做的第一件事情,為了不耽誤交作業(yè),很多學生早早來到學校跑步,還有的放下書包就開始跑起來,這是學生自我選擇參加長跑的方式。學校利用升旗儀式和紅領巾電視臺定期對堅持跑步的班級和個人特別表揚,以榜樣的事跡教育學生鍛煉貴在堅持的道理。當出現(xiàn)部分不能堅持的學生時,班級學生會督促,強烈的班級榮譽感會促使他們繼續(xù)堅持,享受到長跑帶來的快樂。
二、學校體育課程內(nèi)容應根據(jù)學生興趣多樣化
本著“為每個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信念,學校為學生開設了各類體育課程,包括校本課程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早鍛,其中第一段是晨跑,第二段是有教師指導的學生自選項目練習;早操,學生基本掌握三操,雨天在室內(nèi)進行自編操;大課間,全校師生一起參加活動,分年齡段設定練習項目,按周次輪流進行,讓學生在音樂中盡情的釋放自我;選修課,設立了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棒球、體育舞蹈、圍棋等課程,學生根據(jù)興趣自我選擇體育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特長;體育訓練,開展籃球、田徑、棒球、游泳的課外訓練,培養(yǎng)體育骨干,成為課程教學中的好幫手;體育輔導培訓,對體育后進生進行個別輔導,通過訓練和心理輔導提高體能和技能,樹立體育鍛煉的自信心。
三 、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1. 選定實驗對象,實施“小組學習法”
第一種是自由組合分組形式,讓學生自由組合,使興趣一致、關系良好的學生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課堂氣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有利于學習和體育競賽的順利進行;第二種是分層次教學的分組形式,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進行分組,動作能較好完成組、基本完成組、不能完成組,教師根據(jù)不同組別對技術動作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因材施教,有利于調(diào)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好的學生能得到足夠的訓練,后進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第三種是互幫互學的分組形式,將動作掌握較好的學生分開在每個小組中,通過體育骨干的作用去幫助其他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把學生的進步度、能主動幫助他人、樂意接受他人幫助做為課堂評價的重點,學生在交往的過程中各方面能力逐漸得到提高。后進生能基本完成技術動作,體育骨干在教別人的同時技術動作得到復習,動作的重點、難點理解得更透徹,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加強,更重要的是學生間的一種互助意識得到加強。
2. 創(chuàng)設學校體育競賽氛圍
將學校的少先隊的評比和體育活動有機結合,結合奧運會和亞運會的契機,學校的長跑活動做到有主題、有評比、有氣氛。2007學年的“邁向北京,長跑迎奧運”活動,采取班級評比制度,學期末進行獎勵,少先隊頒發(fā)獎狀鼓勵,學校設置了一個長跑冠軍班級獎杯。學生們形成跑步習慣后,在2008學年的“紅領巾激情迎亞運長跑活動”中,采取班級評比和個人評比制度,嚴格要求學生如實地上報每天跑步的圈數(shù),利用少先隊平臺對積極參與的學生和班級適時進行表揚,學期末按照年齡水平設立了三個跑步獎杯,對先進的個人進行嘉獎,通過評比和獎勵刺激學生的積極性。活動有開幕式和閉幕式,每個活動都有不一樣的創(chuàng)意,讓學生具有新鮮感,組織學生布置運動場地,做好飾物等,形成一種天天跑、人人跑、月月比、人人比的你追我趕的賽場氛圍。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