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寫作是衡量學生英語綜合水平和應用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是“給出題目,提出要求,并讓學生在課內或課外規定的時間完成一篇作文,之后上交給教師批改”。大部分教師的評價模式是:批改=挑錯+給分+評語;評講=歸納+指正錯誤+展示范文。這樣的訓練模式使大部分學生寫作相當被動,缺乏積極主動性和寫作的熱情,教師也往往因繁重的改作任務而筋疲力盡,形成了“學生聽到寫作心煩,教師見到習作頭痛”的現象,致使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惡性循環,學生的寫作能力停滯不前。2011年9月—2012年7月,我嘗試在兩個平行班運用寫作檔案袋評價的教學模式。檔案袋是根據教育教學目標,有意識地將各種有關學生表現的作品及其他證據收集起來,通過合理的分析與解釋,反映學生在學習與發展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反映學生在達到目標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與進步,并通過學生的反思與改進,激勵學生取得更高的成就。英語寫作檔案袋評價使學生主動參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評價關系,有助于教師、同學對被評價者的英語寫作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和指導,幫助被評價者接納和認同評價結果,促使其不斷改進和發展。通過運用英語檔案袋評價,促進了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和能力。
一、準備
我讓班上每位學生準備一個檔案袋,并為檔案袋命名,在封面上寫上組別、學號、姓名,也可以寫自己喜歡的格言。用一張紙列出寫作計劃:以《英語周報》的書面表達內容為寫作材料,每單元一篇,一學年共20篇。
二、實施
每兩周安排上一節寫作課,按《英語周報》書面表達的內容在20分鐘內完成一篇作文。完成后先讓學生自評(附表1),每次的自評表均裝入檔案袋內。自評完后各小組成員輪流評改組內每一成員的作文(附小組評分量表2),總結本組同學作文的優點和存在的普遍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來回走動,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建議,對學生作品的不足之處加以引導和啟發。最后,各組推選出本組最佳作文,張貼在學習欄中,每期共推選8篇,每期更新。課后,每位同學根據同伴的評價重新修改文章并在第二天上交教師檢測評價的結果。
三、總結
通過一年的寫作檔案袋訓練,大部分學生開始對英文寫作感興趣。由于檔案袋的選擇和設計都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學生感覺這不是完成教師的任務而是自己在創作,有一種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特別是看到自己一年來的作品,成就感油然而生。在這一年里,100%的學生愿意嘗試用新的寫作模式;82%的學生寫作時能行文連貫,能盡量避免語法錯誤;96%的學生學會了有效地修改文章,并能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思;87%的學生對目前的英文寫作水平很滿意。
四、反思
這些進步對山區的學生來說彌足珍貴。但作為教者,還是有進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針對高一的學生,應在寫作之前對學生做適當的引導,寫作后要針對學生出現的普遍問題在課堂上補充講解;對學生重寫的作文盡量多采用形象、生動、直觀、正面的評價和鼓勵,如用笑臉代表贊揚、用階梯代表進步,這樣能更好地激起學生閱讀批改作文的興趣,有利于他們進行反思、總結和自我提高。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