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遠較不受場地器材的限制,因而在中學體育教學大綱各年級的教材中,都將跳遠列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及評定學生身體素質的主要標準之一。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大多數學生都因起跳錯誤而導致其他環節的失控,直接影響運動成績。為此,如何解決跳遠的起跳問題,是跳遠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本文通過對114名學生的隨堂測試所獲取的數據加以分析研究,得出相應結論,以期在今后的教學中能通過各種途徑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 對象和方法
(一) 對象
以本校08年初三年級(7)、(8)班114名同學為研究對象,六次課堂教學后,隨堂進行測試。
(二) 方法
1. 觀察法 2.實驗對比法 3.文獻資料法 4.數理統計法
二、 結果和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324次試跳中,共有112 次不同程度的起跳錯誤出現,約為全部起跳的三分之一,起跳的任務是改變身體重心軌跡向前運動的方向,盡量加大騰起初速度,使它按適宜的騰起角(一般為18—24度)向空中騰起,騰起的初速度越大,跳得越遠,跳遠的關鍵就是助跑和起跳相結合的踏跳技術,這個技術環節處理得好,就能成功。反之,則為失敗。在教學中,我曾發現一部分學生由于助跑節奏和心理素質不穩定,難于掌握有效的起跳技術而失去信心,更有少數同學出現嚴重的錯誤動作,致使身體劇烈前旋,成為教學事故的隱患。經臨場觀察和資料圖解分析,將這些屬于起跳錯誤的主要動作、原因進行分類和分析,歸納為五個主要方面(見表2)。
附表說明:1.助跑節奏紊亂; 2.著地角過小;3.協調能力差;4.心理素質不穩定;5.素質能力過差。
(一)助跑節奏紊亂。跳遠的助跑是為了獲得較高的水平速度,并為準確的踏板起跳做好準備。但由于過分注重速度,破壞了原來練習的速度節奏,無意中在助跑的前段加大加快了步幅和步頻,進入后段時,憑著空間感覺意識到步點不對頭,才迅速做出調整反應,出現碎亂的助跑錯誤。造成助跑速度損失,并與踏板起跳失衡,在慌亂的情況下勉強起跳,直接影響跳遠成績。實踐證明:出色的起跳在于成功的助跑。所以,在助跑的姿勢、距離和步數確定后,一定要重視前幾步的助跑節奏,因為它直接影響全程助跑步長的穩定性和速度的發展。如果助跑開始步長變化過大,勢必導致踏板不準確。
(二)著地角過小。所謂著地角,即是起跳腳觸板瞬間小腿與地面形成的角度,經研究證明,較為適宜的著地角為65—70度角。造成著地角過小的原因,多為素質能力所為。由于沒有在高速跑進的情況下發揮起跳能力,于是將腿盡量往前伸去,便于有充分準備聚于起跳腿作有利的蹬伸起跳,這個動作是生物體運動的基本規律的表現,是正常的現象,是由于多年的習慣而形成的錯誤動作定型。從技術角度分析,上板前伸小腿動作,必然會帶著人體髖關節的下坐姿勢,從而降低了重心,延長了身體前移的時間,嚴重地影響和降低了已經獲得的水平速度,影響跳遠成績。這種錯誤技術普遍地存在,本文統計資料中就有42次之多,占錯誤比例為37.5%。
(三)協調能力差。起跳后擺動腿不能積極擺出來增大兩髖間距離,并形成較大的擺勢,起跳腿過早前收,未能形成清晰的騰空;更有的,雙臂沒有很好地配合擺動腿的擺動,蹬擺脫節。這樣,既造成不協調不平衡的狀況,又難于增強踏跳效果。這類現象多因腰腹肌力量和腿部力量的不足,使得擺腿挺身和舉臂動作難于協調完成。
(四)心理素質不穩定。由于上板前的幾步速度很快,這時,如果腦子里稍有一點猶豫遲疑的念頭,那么馬上就會下意識地在動作結構中表現出來,影響助跑速度的發揮和動作的協調性,最后導致起跳動作技術變形,如學生怕跳不合格,怕起跳時犯規等,甚至跑到最后一步仍始終不能作出起跳的有效準備,形成平跑而過的現象,這些都是心理素質不穩定的表現。
(五)素質能力過差。起跳蹬伸時,身體總重心處在支撐點的連線與地面成90度角的一剎那,是踏跳最理想的時機,是活動垂直速度的最佳位置,由于素質能力的欠缺,不能作出及時起跳,當身體重心投影點超過支撐點的位置時,才順著身體前移進行起跳,已經不能得到垂直沖量,從而不能獲得起跳效果。就像小孩跳溝渠那樣,只是一躍而過,沒有明顯的起跳和騰空動作。
三、小結和建議
綜合以上各類情況的分析,起跳錯誤的技術多與身體素質有著密切的關系,我認為,在跳遠教學中,應首先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以素質促進跳遠能力的提高;同時要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將體育理論知識、技術和培養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知識、技術的傳授來提高學生能力,又通過學生能力來體現知識和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單純進行知識、技術傳授而忽略對能力的培養,只是紙上談兵,會失去運動的意義;沒有體育知識和技術的傳授,體育教學就失去了它真正的內涵,就無所謂教學了。為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如下幾點:
(一)起跳技術是跳遠教學的最重要環節,要通過一定的教學順序和方法,明確起跳的技術要領,肌肉用力的部位、順序、方向、時間和節奏,建立技術概念。
(二)由于素質關系,學生普遍存在起跳踏板時伸腿下蹲的錯誤技術。為此,教學時要重視最后二步的技術練習,即最后一步擺動腿的積極蹬擺,使身體重心迅速從擺動腿轉移到起跳腿的支撐點上,和起跳腿刨地式踏板起跳相結合的連貫練習。
(三)跳遠起跳時全身肌肉協調用力的動作,教學中除技術教學外,還應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柔韌素質。
(四)確定助跑步數和距離后,注意助跑節奏的培養,要不斷提高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逐步形成較強的跳遠意識。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