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上,先聲奪人的課前導語對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如同悠揚樂章的序曲,令人傾心聆聽;它好比開啟新課的鑰匙,領人登堂入室。新穎、巧妙、得體的導語,能營造一種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教學氛圍,從而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輕松愉快,如沐春風,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產生教與學的共鳴?,F結合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積累取幾則示之,與各位同仁一起分享我教學的快樂與幸福。
一、引用詩詞名句激活課堂
中國古典詩詞語言凝練,意境優美,把它們引進數學課堂,既可使課堂變得文采飛揚,又可使學生從經典詩詞中獲得隱含的數學信息,使數學學習化難為易,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例如,教學《視圖》時,我借用古詩詞名句引入新課學習:“同學們,蘇東坡在《題西林壁》中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多美的山,多美的詩啊!哪位同學能說說蘇東坡是從什么角度觀察廬山的?”很多同學都神采飛揚地說:“橫看、側看、近看、在山中看?!边@時我順勢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回答得非常好。這首詩同時也隱含著一些數學知識,它體現了我們觀察物體的一些方法。今天的數學課就與詩中‘看’的角度有關,這就是我們本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視圖?!比绱嗣钣迷娫~名句,把學生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雖然三言兩語,卻積極暗示了“從不同角度看同一物體所得結果不同”的數學命題,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搭起了從語文學習到數學學習的橋梁,使學生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感。
二、借用史話史料豐富課堂
數學是一種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有著豐厚的歷史底蘊??梢哉f,數學教育和數學史乃至歷史是分不開的。上課伊始,向學生適當介紹數學史話或有關的史料,導入新課學習,可以產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精神、啟發學生人格成長、豐富課堂學習內容的多種功效。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我首先在屏幕上展示“趙爽弦圖”,接著這樣導課:“2002年,在北京召開了第24界國際數學家大會,它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數學科學學術會議,被譽為數學界的‘奧運會’。這個圖就是本屆大會的會徽。此圖是我國漢代數學家趙爽在證明勾股定理時用到的,被稱為‘趙爽弦圖’。同時勾股定理在西方卻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2500年前,古希臘著名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也證明了它。傳說為了慶祝這一喜事,畢達哥拉斯殺百牛宴請賓客,所以‘勾股定理’又叫‘百牛定理’,它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睂嵺`證明,這樣的導入,促進了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對數學價值的認識,構建了數學與人文之間的橋梁,學生一旦對數學史和有關數學的信息著了迷,會樂此不疲。如果激起了他們課外搜集、積累的濃厚興趣,那我們的數學教學可謂功德無量。
三、巧設懸念情景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眮喞锸慷嗟略f過:“思維從問題驚訝開始?!贬槍W生好奇心強的特點設計課前導語,可將學生未知的數學規律、法則、關系、事實等前置應用,以創設新奇的懸念情景,展示數學非凡的魅力,促使學生產生疑問,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熱情,學生會在追求“懸念”的驅使下,聚精會神,認真學習。
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關系”時,在課前,我把本節知識的結論提前告知了一個學生,在上課時讓這名學生和班內的一個大家公認的數學尖子生比賽解方程(結果要說出該方程的兩根之和,兩根之積)。結果可想而知:尖子生雖然解題的速度很快,但沒有巧妙的方法,最終輸給了該同學。此時我及時“解圍”導課:“同學們,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結果嗎?”同學們一致認為該同學有好的解方程方法。我接著說:“對,該同學學會了一種簡便的方法,下面我們也來學習這種方法。”這樣的導課,就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創造一種“不協調”,創造一種懸念情景,把學生引入與問題有關的情景中去,使學生處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最佳求知狀態,從而勤勤勉勉孜孜不倦地學。
四、開門見山導課
開門見山導課就是針對教材的特點,一上課就用簡潔明了的語言直接說明本節課的課題,直接揭示教學意圖,讓學生課始就對“學什么”、“為什么學”,“要達到什么要求”有一個總體印象,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有心理準備地精神飽滿地與老師一起徜徉于魅力無窮的數學世界中。如在教學《圖形的平移》時,我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運動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們,今天開始,我們就著重研究運動的特點。有的運動是簡單的,有的運動是由復合運動組合而成的。研究運動,應從簡單的基本運動開始,先著手研究圖形的三種基本運動形式:平移、旋轉、翻折。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其中的一種運動形式——平移?!?/p>
這樣導課猶如寫文章所講究的“鳳頭”,簡明扼要,學生一“耳”了然,能很快對準“焦點”,進入角色,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五、聯系現實生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在課堂上,如果選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現實生活事例作為開課的“由頭”,必然會提高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并激活整個教學過程。
例如,教學《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我這樣導課:首先展示太陽從海平面升起的FLASH動畫,再啟發提問:“如果把太陽看作圓,海平面看作直線,這里一共出現了幾種位置關系?”很快,學生議論聲由小變大:“應該有兩種吧,一種是在海平面下,一種是在海平面上?!薄安粚?!還有跳出海平面一瞬間那一種呢?!薄疤栐诤F矫嫦略趺此悖俊薄斑@不跟太陽在海平面上的情況一樣嗎?”……同學們的情緒充分調動起來了。這時我因勢利導,引出新課學習內容——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從課堂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積極表達自己看法的一系列表現可以看出,學生非常喜歡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課堂學習。同時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掃除了學生頭腦中數學枯燥、抽象的印象,強化了他們運用數學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生活中的許多數學現象的意識。生活中有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形成了這樣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們學習數學自然也就積極主動了。
(作者單位: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召口中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