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單介紹樁基施工溶洞處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分析樁基施工中溶洞處理的步驟,并詳細介紹常見的溶洞處理措施,最后對全文進行總結分析,綜合評價溶洞處理措施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樁基施工;施工溶洞; 處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U44 文獻標識碼:A
1概述
溶洞主要隱藏在地層中,一般接近水平方向發育的不規則狀態,這給樁基施工帶來許多困難。因此要針對樁基施工溶洞處理措施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
2樁基施工溶洞處理的步驟
2.1了解地質情況和樁基類型
樁基施工中的溶洞處理是詳細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情況,并確認該工程設計的樁基類型,根據樁基樁位地質、樁基類型、水文資料,掌握溶洞出現的位置,并大致推斷其范圍、充填情況和性質,制定合適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術保障措施。這項工作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勘測和把關,需要將每個孔位的地質柱狀圖發給專業技術人員,確保溶洞的位置、大小、充填情況的真實性,并讓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根據具體的地質情況采取相應的施工方案。
2.2選擇溶洞處理方案
在選擇溶洞處理方案時,需要參考已經完工的相關工程的建設效果和經濟分析,綜合評價每一個方案的質量安全、施工難度、施工進度和施工成本等多項因素,在各個方案中選擇一個最有的施工方案。對于有些溶洞分布廣泛而復雜的地區,施工難度會加大,而溶洞處理方案的選擇范圍也比較窄,這是因為復雜的地區對溶洞處理的要求更高,必須進行有效的分析后選擇最有安全保障的處理方案。
2.3制定質量檢測標準
質量標準的制定主要包括對溶洞處理效果的綜合評價,一是要保證護壁的牢固可靠,而是要防治孔壁的滲水和塌孔。在進行質量標準的制定時,最需要考慮的溶洞處理后可能出現的漏洞和處理的薄弱點,因為薄弱環節是溶洞處理后最可能造成質量問題的地方,所以相關的質量管理部門需要參考溶洞測定技術人員的測量結果和建議。
2.4確定環境保護措施
環境保護措施主要包括水土、植被的保護措施、水環境的保護措施和大氣環境的保護措施,同時還要注意施工過程中生產生活垃圾的管理,在施工完成后也要對施工垃圾進行正確合理的處理。
3溶洞處理的原則
樁基施工中溶洞處理的原則主要包括下列五個方面:
(1) 要確保每根樁的詳細勘測,為選擇相應施工方案提供依據;
(2) 對處理溶洞的填充物進行土工試驗,檢測容重、孔隙率、含水量等物理參數;
(3) 對每根樁都要設計出相應的溶洞處理方案和成孔方法;
(4) 對每種處理方案,都要進行仔細的計算,完善施工方案,指導施工;
(5) 遇到大溶洞時, 必須請監理工程師和設計單位核查,并報監理批準后實施。
4樁基施工溶洞處理的主要措施
4.1灌注水泥混合物的處理措施
樁基施工溶洞處理的一種常見措施是灌注水泥混合物,將溶洞地區的承載能力進行有效加強,在采用這種處理方法是要注意如果鉆孔穿越溶洞、漏漿太快而無法達到加固目的時,需要采用集中拋填的措施,集中拋填是指將黏土、片石和袋裝水泥或混凝土集中填入,該方法的前提條件是填入時間短而集中。對于溶洞的高度在2—5m,且洞內為無填充物的溶洞,沖孔至溶洞頂板巖層時,泥漿突然下降,補給泥漿不能回升,則采取先填充碎石、砂混合物和袋裝水泥,使溶洞空洞形成一個自然圓錐體。
4.2鋼護筒跟進的處理措施
樁基施工溶洞處理的另一常見措施是鋼護筒的跟進,其中鋼護筒一般直接在工廠訂做,護筒壁厚12~15mm,護筒直徑根據樁徑、溶洞層數選取。多層護筒跟進時,沖錘直徑要根據護筒直徑進行調整。由于鋼護筒長度較長,護筒的制作、加工及拼接的精度、準確性要求較高,尤其是施工現場的拼接質量控制。為此在護筒拼接前必須逐段對各護筒進行筒徑、長度的檢查,做好標識,并設置導向鋼板,以保證其順直度,逐段拼接,施放護筒,直至其不能自行下落,然后采用振動錘施打至預定深度。
4.3注入水泥砂漿的處理措施
樁基施工溶洞處理的注入水泥砂漿措施使用在較復雜的巖溶地區,一般溶洞層數較多,且保證溶洞位置勘察準確,土層中有較厚的淤泥層、砂層、圓礫土層,注漿利用水泥形成的漿液,首先是填充巖溶裂隙,其次是回填溶洞空腔。鉆注漿孔也是對地質情況的進一步勘探,溶洞內充填物呈松散或軟塑狀態,可直接注入水泥漿,空隙較大的部位可注入水泥砂漿。根據成樁直徑、圍護體積的最小直徑及堆積體成形規律,計算填砂量。為防止洞內高壓阻止灌砂,利用其他孔作為減壓孔,壓力穩定時即可停止。
4.4片石黏土筑壁的處理措施
樁基施工溶洞處理的片石黏土筑壁處理措施,具體來說是指鉆至距離溶洞頂部1m左右時,準備足夠的片石和黏土,當穿過溶洞頂板后提出鉆頭,向孔內投入黏土、片石,片石、黏土采取分層按比例拋填入孔,將黏土和片石擠入孔壁,實現人工造壁。沖擊過程中要注意孔內水位變化情況,如果孔內泥漿下降較快,應及時向孔內補充泥漿,測量并控制沖孔深度至溶洞頂距離小于50cm時提出沖錘,向孔內繼續拋填片石、黏土,然后再進行沖孔,如此往復直至穿過溶洞后逐漸加大沖程至正常沖孔速度。
結語
綜上所述,在樁基施工中如果遇到溶洞地區,必須進行合理有效的處理措施以保證工程的正常施工。在巖溶地區實施工程建設,必須充分認識地形的錯綜復雜和可能引起的多種多樣的病害類型。不同地區的溶洞構造和樁基類型的選擇不同,必須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不同的工程建設采取適當的溶洞處理方案,也就是說整治方案必須因地制宜,既要立足于對病害的觀察和正確判斷,又要根據工程具體情況決定,才能保證工程技術可行,質量保證和經濟合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施工新材料、施工新技術、施工新設備、施工新理念都在不斷出現并應用在實際建設中,同樣作為樁基施工中的溶洞處理也受到了工程界的廣泛關注,并出現了新的處理措施,為了更加地適應不斷復雜的施工地形,還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溶洞處理措施。
參考文獻
[1]齊剛憲.樁基溶洞處理及預防措施[J].中國科技博覽,2012(13).
[2]喻洪亮.巖溶地區鉆(沖)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處理[J].科技與生活,2010(17).
[3]李慶豐.巖溶地區樁基施工綜合防治與處理措施探討[J].鐵道建筑技術,2011(6).
[4]肖雪強.巖溶地區樁基施工集中特殊處理措施[J].中國市政工程,2008(4).
[5]杜瑞.淺談樁基礎溶洞處理施工方法[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1).
[6]張保虎,韓廣俊.徐舍特大橋大口徑樁基施工巖溶處理措施[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0,38(6).
[7]劉日圣.溶洞地區樁基施工[J].公路交通技術,2006(6):33—34.
[8]劉丹,張琦,張志中.樁基施工過程中溶洞處理方法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