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是一個國家要想獲取長遠有效地發展所必須做好的一項基礎項目。最近幾年,我國的道路事業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它的發展帶動了國家的經濟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切實提升,筆者基于這種背景,重點的分析了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的縫隙現象,目的是為了促進我國的道路事業的良好有序的發展,帶動國家的經濟朝著更加合理有效地方向邁進。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橋頭跳車;養護
中圖分類號:TU528.42 文獻標識碼:A
1 概述
由于公路事業的不斷前進,目前瀝青混凝土路面因為其獨特的優勢條件而受到青睞。主要的優勢是外表平順,通車順暢,較強大的抵御磨損的性能,建設時間短,不需要過分的維護等特征,不過它也有一些缺陷問題存在,比如各種縫隙現象的存在就是非常嚴重的制約要素。常見的縫隙問題有如下的幾種,比如縱向的,橫向的或則還是網格狀的等等。要想確保道路事業發展順利,首先就要分析其縫隙產生的要素,然后才可以根據要素提出具體的應對方法。
2 產生縫隙的原因
(1)瀝青面層彎拉疲勞裂縫:由于路面材料彎拉強度不足,在車輪荷載的反復作用下,路面發生彎拉疲勞裂縫,此類問題最開始是縱向形式,然后成為網狀的形式。
(2)溫度縫隙:因為氣溫急劇降低,表面出現收縮力,此時遇到過重的負載力就會形成縫隙。
(3)路基不合理的下沉或者沒有處理好連接部位導致的問題。
(4)強度裂縫:因為路基以及整個表面不具備優秀的強性特征而導致的縫隙,常見的形式是過于嚴重的彎沉,而且還會有車印等問題隨之發生。瀝青混合料的強度由兩部分組成:礦料之間的嵌擠力和內摩阻力,以及瀝青與礦料之間的粘結力和瀝青本身的凝聚力。
(5)使用時間過長導致的問題。因為材料的使用時間太久,導致其形變性能受到影響,出現縫隙。
(6)基層反射裂縫:多出現在半剛性基層或舊水泥混凝路面中。
根據國外研究結果,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瀝青加罩層的反射裂縫主要來源于2部分,即水泥路面接縫處的應力集中和瀝青加罩層底部的彎拉應力。
(7)路基凍脹裂縫:因為路基中含有過多的水分,在遇到低溫的時候,發生凍裂現象導致問題發生。
(8)檢查井周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環狀裂縫。瀝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溫度應力、應力集中、彎拉應力等的聯合作用使檢查井周圍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更容易、更迅速地破壞,破壞的形狀隨使用時間的長短呈寬度、深度不等的環狀裂縫。根據裂縫產生的原因。
3縫隙帶來的不利影響
(1)降低道路的使用時間。在縫隙發生的最初時間里,我們或許看不到它帶來的危害有多么明顯,不過隨著時間的延伸,它的危害會越來越厲害,因為縫隙不斷的延伸,而且受到水分的入侵,使得縫隙周圍的構造受到影響,進而使得承載力受到不利作用,進而導致路面受到影響。
(2)豎向性質的縫隙會發生順著通行方向出現臺階狀,裂縫的凹陷或灌縫瀝青凸出,不僅使得通行不方便,最主要的是有潛在的危險發生。
4針對問題開展的應對方法
首先,認真地做好設計工作
(1)明確表層厚度。作為柔性路面,必須根據其道路等級、交通量、工程地質情況、道路基層情況和施工季節等綜合因素計算確定設計厚度。
作為舊水泥路的改造,瀝青混凝土罩面層厚度的確定主要考慮結構強度因素,另外,也要考慮道路沿線高程的控制、瀝青混凝土最小攤鋪厚度要求、罩面層與下層的結合問題以及工程費用控制等,根據有關經驗,罩面層厚度以1O~15cm為宜。
(2)掌握好配比率。為了提升道路抵御滑動以及對抗車印等的的性能,目前大多數的道路在設計的時候多是用略粗的配比,使用的油非常少,導致存在較為嚴重的空隙,降低了它的傳荷性能,因而會出現縫隙。在具體的設計中需要從大的層面上認真地研究,而且要結合設計來選取材料的種類。
(3)使用土體固結劑:如果條件許可的話,對于路基最好是用固結成分,以此來提升它的水穩能力,進而提升路基的強度以及剛度等特征。
(4)設計應力吸收層及加筋層:通過國內外大量實踐經驗證明,在瀝青混凝土面層中加設應力吸收層及加筋層能有效防治反射裂縫。
應力吸收層是在罩面層與原路面之間設置隔離層,主要采用彈性模量較小的材料,如土工布、砂、石屑等,目的是消除應力集中。加筋是采用強度和彈性模量較大的材料,如鋼筋網、玻璃纖維隔柵、纖維瀝青混凝土等,主要是提高罩面層的抗拉強度。
其次,選材精確合理
(1)使用具有完美的抵御裂縫的物質作為基層。為了降低收縮帶來的縫隙現象,通常是通過增添粗骨料的形式,以此來降低其含水比例,進而提升緊密性,最好不要用容易干縮的物資,比如水泥等。
(2)采用優質改性瀝青。這種物資不論是在低溫粘度亦或者是在抵御老化等等的多個層面上都比一般意義上的物質要好很多,現在使用較多的有橡膠類(如SBR乳膠)、熱塑性橡膠彈性體。
它的初始階段成本投入較大,但是因為可以長久地使用,所以具有非常好的經濟性,因而目前使用較多。
(3)認真挑選礦料物資。不管是何種形式和規格的骨料,為使瀝青與礦料之間很好的粘結應使用抗剝離劑,以延緩由于荷載和溫度的反復作用發生瀝青剝離而產生水毀現象,同時限制堿性骨料的使用。
第三,合理的開展活動
施工品質的優劣會對路面的各項指標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只有認真的做好施工活動,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縫隙的發生幾率。在對基層進行養護活動的時候要符合相關的規定,不應該為了追趕時間而過于快速的建造面層,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為基層受到影響而導致縫隙發生的問題了。面層施工時保證在制備瀝青混合料過程中不使瀝青過分老化(控制瀝青的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加強運料車的保溫工作.保證適宜的攤鋪、碾壓溫度,及時攤鋪,保證供料和攤鋪的連續性,減少由于混合料表面溫度降低影響溫度均勻性而產生的離析和裂縫,加強碾壓使瀝青混合料達到較高的密實度(98以上),做好施工接縫的聯結處理。
第四,認真地做好養護工作
做好排水工作,以此來保證道路能夠合理的排水,在基層和面層之間應該設置集水槽。除了這些內容之外,還要及時的解決早期損害現象,降低因為基層受損而影響到面層的現象發生,這樣就不需要頻繁的修筑路面,進而使得道路可以長久的使用。
結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得知了路面縫隙的形成要素以及產生的諸多危害,要想確保道路正常有效地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認真地分析其中的要素,然后根據問題研究應對方法,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道路能夠實現其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孟凡韌, 包天棟.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開裂因素分析與防治措施研究[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0.
[2] 李現賓; 肖丹淺談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縫問題[J].民營科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