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企業如養殖、種植、國營農場、水泥廠等出乎意料地出現了資金困難甚至一夜間倒閉的現象。本文結合具體的實例,論述了預付費購電管理裝置這種新的電費回收模式給供電企業帶來的新影響,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簡析。
關鍵詞:預付費;購電管理;電費回收;大用戶
中圖分類號:U463.44+4 文獻標識碼:A
1 預付費購電制的引入背景
近幾年來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企業如養殖、種植、國營農場、水泥廠等出乎意料地出現了資金困難甚至一夜間倒閉的現象。供電企業也因此受到波及,大額拖欠電費的用戶突增,給電費回收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以往供電企業電費回收難主要原因在于老的電費回收管理模式存在的漏洞:其一因為以往常常采用“先用電、后付費”的電力營銷模式,這種模式下,經營風險較大、經濟效益較差的用戶一旦遇到問題,便把電費繳納等事宜暫時擱置起來,給供電企業帶來電費回收風險;其二電力法規對供電企業停電措施采用有限制性的規定,要求在用戶欠費后不能立即采取停電措施,必須再催討一個月后才可以。因此供電企業往往要面臨至少2個月電費的拖欠。
在過去也采用過一些其他的方式來解決電費回收難的問題,如分次收費、電費保證金等,但是在“先用電、后付費”的大格局下,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引入“預付費購電”管理模式后,創新了電費回收模式,電費回收難的問題得到了突破性的解決。預付費購電制,也就是“先付費、后用電”的管理模式,改變了人們的用電繳費習慣,使得供電公司的電費回收工作面貌煥然一新。例如湛江徐聞供電局從1998年11月開始逐步對文部水泥廠、紅星農場、五一農場、徐聞鹽場、下橋糖廠等欠費用戶采取了安裝預付費購電裝置的措施,并以每次購電金額20%-40%范圍做為舊欠電費的還款。僅一年多的時間,就收回大欠費用戶一千多萬元的電費欠款。在取得實效的基礎上,公司將這種電費回收方式推廣到其它欠費用戶和新安裝用戶上,共安裝一千一百五十多臺預付費購電裝置,不但保證了新電費回收率達到100%,還逐步追回舊欠電費二千多萬元。
2 預付費購電管理裝置的應用
預付費購電管理采用使用了預付費電能表作為計量裝置。用戶先付款購電然后才能用電,供電企業收取電費的預付款,等于電費回收提前了一個月,再根據實際用電量的多少進行“多退少補”。整個用電過程由權責分明,電力供用雙方自愿約定,用戶的購電量用完后即跳閘停電,不會產生新的電費。若是所付的購電電費大于實際電費,多出的部分可以用來沖抵歷史欠費,這種付款方式受到合同法的保護。有效地調動了用戶的電費繳納積極性,還對那些欠費的用戶產生威懾作用。
這種裝置所帶來的優點是顯然易見的:用戶充費購電,用卡作為“裝電”媒介,輸入購電裝置即可正常使用所購到的電量。電量用完后立即跳閘停電,這種電力供用方式十分直觀,雙方的權力和義務傳達明確,用戶易于接受。但是,在“先用電,后付費”模式下,供電部門一旦停電,則引發用戶產生極大的抵觸情緒,由此而引起的糾紛嚴重影響了供電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關系。
3 預付費購電管理裝置帶來的風險
預付費購電的管理模式扭轉了人們的繳費習慣,極大地解決了用戶電費拖欠問題,和以往的電費回收方式相比具有極大的優勢。但是,由于技術方面的原因,預付費購電裝置及管理模式還不夠完善,會給正常的企業和用戶之間的供用關系帶來影響,因此,還需要我們及時對這些問題進行處理。預付費購電管理模式中隱藏的新風險有:
(1)預付費購電裝置的可靠性存隱患:對于那些大用戶,其用電量巨大,所預付電費金額數量也是十分龐大。若是電能表故障不能準確計量電力的使用情況,那么,極易給電力供用雙方都帶來損失。因此,我們還需在提高預付費購電裝置的可靠性上多下功夫。
(2)竊電風險:預付費電能表是安裝在用戶那邊的。個別有能力的用戶可能會因為利益的驅動而對跳閘線做手腳。這樣,即使所購電量剩余為零的時候,也不能當即跳閘,而是繼續用電,由此給供電部門帶來損失。這就需要我們對用戶的預付費購電裝置定期進行修編排查,處理那些有問題購電裝置。湛江徐聞供電局從2007年11月開始針對有竊電懷疑的用戶安裝負控終端和同時更換電流互感器成0.2S級、電能表為多功能電子表,提高計量裝置準確度,改善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并啟用了該系統的計量管理功能、用電檢查功能、遠程抄表功能。到2011年12月共安裝負控管理終端1847戶,并完善和維護其各種功能。利用該系統的用電檢查功能、異常分析功能,共查處皇宮賓館、滾石娛樂城、下橋麻繩廠等竊電戶,追回電量損失三十多萬元。
(3)財務處理:用戶所充的電費作為預繳電費來入賬,實際結算還要以抄表數據為準,因此,財務處理中多出很大一部分的結算和對賬工作。在財務處理系統還沒有能夠和預購電系統建立接口的情況下,財務管理很容易因為工作量巨大而出現漏記或者多記的情況。
(4)對電價執行的影響:預付費購電裝置能夠進行簡單的電費計算,但是,對于高壓用戶的多種電價并存的電費計算還存在困難。因此,預付費購電系統對于他們來講只能作為一種預繳電費的手段。
4 預付費購電管理的風險規避
4.1 運用政策法規進行規避
推廣安裝預付費購電裝置時要和用戶簽訂協議,在協議中明確雙方的權力和義務,明確告知用戶預付費購電管理中的電費結算辦法。用以規避用戶購電不及時造成的停電損失所引發的糾紛。那些簽訂預付費協議3個月后仍沒有具體執行的用戶,可以被認定為是電費回收方面存在風險的用戶。這時,供電企業可以在采取一定措施的前提下,利用《合同法》中賦予的不抗辯權采取措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有,若是預付費購電裝置預警不及時或者用戶購電不及時,由此造成的斷電可能會給那些大用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時候,供電公司更需要合理的法律依據來有效保護自己。
4.2 完善管理制度規避風險
明確預付費購電裝置廠家和供電企業各自的管理職責以及雙方的權力和義務,推廣預付費購電裝置時要在與欠費用戶和新用戶協商的基礎上進行,安裝過程和故障處理過程都要符合工作標準的工作流程,明確各自的職責。對于每個預付費購電裝置用戶都要建立起一個專項的檔案,并建立起日常的巡視制度,以便有足夠的客觀資料支持對用戶的賬務進行審計。
結語
這種預付費管理模式帶領供電企業進入了標準化管理模式,通過合同的規范以及簽訂協議等措施,改變了供電企業在電費回收過程中的被動局面,徹底杜絕了電費拖欠的現象,預付費的購電的結算管理模式,使供電企業在電費的回收的過程中掌握了主動權,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開啟了一個電費回收“可控、能控、在控”的新局面,為供電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高艷萍.高壓預付費購電制的實施 [J]. 華北電業,2011(4).
[2] 梁劍,張華,陳洪亮.運用預付費管理防范電費回收風險 [J] .中國科技博覽 ,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