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非常驚人,隱藏在其中的經濟風險也非常大。無論是合同的簽訂過程中,還是控制工程成本的過程中,抑或是工程質量管理中,或者工程勞務分包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風險。本文就對這些隱藏的風險進行逐一分析,并逐一給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工程;經濟管理風險;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有經濟活動就必然會有風險,規避風險需要經濟管理人員或企業高層領導者的慧眼與智慧。以筆者的多年工程經濟管理的切身體驗結合新形勢下的經濟現狀茲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工程經濟管理同仁們參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所有可能出現風險的環節都要“謹慎小心”,工程各個環節從開始到結束逐步細分到不能再分,凡是可以引入計算機管理的一定要引入計算機管理。不要經常因為進度改計劃,而要積累經驗多問幾個為什么,沒有按計劃完成的原因是什么。簽訂合同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所有的可能,因為合同一旦簽訂就具有法律效力,木已成舟時再發現問題為時已晚。風險其實是可以轉移的,購買保險或者在期貨市場做對沖等辦法都可以把工程經濟的風險降到最低。
1 控制工程施工企業經濟管理風險的意義
要想控制風險先要管理風險,要想管理風險先要識別風險。要想正確識別風險就要有能力預測風險、分析風險,在具備了預測風險、分析風險的能力的前提下就可以識別出風險,一旦識別出風險就可以對風險進行評估。然后根據評估的結果制訂詳細的針對該風險的防范、控制、善后、處理措施??刂乒こ淌┕て髽I經濟管理風險對于施工企業而言意義在于及時規避、把控風險將施工的整個過程的損失降到最小,保質保量按時順利完成施工任務。控制工程施工企業經濟管理風險對于投資方而言同樣意義十分重大,只有施工企業保質保量按時順利完工,投資方的根本利益才能夠得以保障。控制工程施工企業經濟管理風險的社會效益也是顯而易見的。下面我們就對工程施工企業經濟管理中的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逐一論述。
2 工程施工企業經濟管理中風險的分析
2.1合同簽訂過程中的風險
2.1.1 工期延誤的風險
由于每個工程合同都是預先簽訂,因此簽訂合同之后,工程預算人員會根據合同中的具體情況對資金、人員、機具、材料、環境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并據此按照工程項目合同中約定的完工日期制訂工程施工計劃。在計劃部門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快”,因此再周密的計劃也有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所以,在施工過程中的最大風險就是可能會因為不能按計劃完工而導致工程不能如期交付。這個風險不可小視,一方面延誤工期應按合同條款給付工程投資方一定金額的違約金,另一方面,嚴重的影響了企業的信譽,而信譽是一切合作的基礎。
2.1.2合同內容不明確的風險
合同內容不明確的問題一般出自合同的撰寫人,對于一個沒有合同撰寫經驗或者沒有較長期的工程經濟管理經驗的人來說,是很難撰寫出規范、明確的合同的。一旦合同的內容不明確、不完善、不清晰就會出現簽訂合同的雙方扯皮的現象,有的時候甚至要通過法律的途徑來解決。
2.1.3 采購過程中的風險
施工中的工程經濟管理中的“人機料法環”中重要的環節就是施工物資的采購。施工物資的采購不僅對工程的成本影響巨大,而且對施工的工程質量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施工中的物資采購工作必須由認真負責經驗豐富的人員擔當。雖然在某些合同中會對原材物料上漲的因素有明確的規定,但是一般都以10%為上限。這就對施工企業在采購中出現風險留下了極大的隱患。
2.1.4 投標中的風險
由于目前的市場競爭很激烈,為了獲得最大利益,企業在投標以及各種商務談判過程中往往故意將價格壓低,而這將導致工程材料質量的大幅下降。
2.2工程成本風險
成本風險指的是施工成本大于預算范圍,也就是施工行業中的 “投資無底洞”,成本風險給工程效益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成本風險實際上和工程的工期以及質量有很大關系,因為工期延誤以及質量低下往往是導致成本增加的直接因素。同時,項目成本的控制需要具備一套嚴格規范的財務管理和控制流程作為前提保障,但是目前很多施工企業都沒有實現這一點。
2.3工程經濟管理風險中的質量風險是很關鍵的
因為工程項目施工的質量,跟社會和個人有很密切的聯系。如果工程施工質量不能達到相關的要求,將對社會帶來不良影響,且大大損害工程施工企業的經濟管理效益。質量風險很多時候是由于施工人員不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引起的。
2.4工程經濟管理風險中的勞務分包風險
施工人員是工程施工項目展開的基礎,但目前很多施工人員文化素質水平較低,即便在進行施工培訓之后仍存在較多隱患。
3 工程經濟管理風險的防范原則
經濟管理風險控制的基本原則是:首先,應該建立事先預防機制: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工程項目進度的計劃,在各個監管環節中引入計算機網絡技術,確保工程項目的進展和計劃一致。
4 工程經濟管理風險的防范措施
第一,運用專業的知識,判斷可能影響工程經濟管理的各種風險,然后從工程決策、立項、施工以及竣工等各過程加以考慮,對上述過程中存在的合同風險、工期風險、材料采購風險、勞務關系風險、成本風險以及質量風險等進行分析。
第二,加強對合同的管理。首先,在合同形成時,必須對施工物資的詢報價、招評標等過程進行全面的監督和審計,防止合同形成過程存在漏洞,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其次,合同簽訂應該是平等的,確保雙方在對合同條款協商一致的前提下簽訂,避免帶來后續的糾紛和索賠等。
第三,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水平。施工人員是施工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石,他們對施工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強化對施工材料價格的管理。根據國內外市場狀況,對施工材料價格走向進行預測,及時將潛在的漲價風險轉移出去。
第五,完善工程招投標制度的建設,引進先進管理技術。工程企業應建立相應的監管機制,完善工程項目招投標制度,從根本上保證工程招標投標的公平、公正和公開。
結語
我國工程企業在工程經濟管理中面對著多種風險,包括成本風險、質量風險及工期風險等,這些風險的發生均具有不確定性,但卻可以通過專業知識的運用、強化合同及建設管理、提高人員素質等方式對風險進行系統分析、判斷,采用相應的防范措施予以控制。
參考文獻
[1] 向敏.剖析工程經濟管理的風險及對策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10(08).
[2] 李多修,汪孝奎.工程經濟管理風險和防范措施的思考[J].鐵道工程企業管理,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