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國家大面積的開展造林活動。這些活動主要是基于森林的巨大功效而開展的。只有認真高效的進行造林活動,才可以確保經濟以及社會等的可持續的發展。然而在造林后必須對其進行適當的養護活動,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其能夠順利的成活。文章重點的介紹了與之相關的要素。
關鍵詞:更新造林;管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 F307.2 文獻標識碼:A
種樹在任何一個時間段,任何國家都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活動,這主要是基于森林的巨大的功效。它不但可以為我們帶來豐厚的林業產品,同時還能夠起到非常顯著的生態意義。所以,在造林時,還要認真地關注其后續的管護等活動,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其能夠順利成活,所有的活動才有了持續的意義。所以,當今時間段相關機構以及廣大社會的關鍵任務就是積極的分析怎樣可以切實提升成活率問題。筆者結合多年的實踐活動,做出了如下的一些總結。
1 認真進行總體布局
任何活動都要順應其發展的必然趨勢,此項營林活動也應如此,要體現出全面性以及合理性等特征。在開展活動的時候要結合立地的種類來進行合理地區分,高效的種植,針對具體的條件選取合適的樹木,做好建設工作,形成一個由帶片網、喬灌草、防經用,長中短及林工商、土水林、名特優相結合的新型的立體林業格局,進而實現良好的生態以及經濟等功效。
2 合理地護理苗根
2.1 確保其不受過大的破損,而且水分充足。眾所周知,根系是植被生長最為關鍵的組成要素,所以,在挖苗的時候要確保其不會受到過于嚴重的危害,并且要有足夠的水分,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苗木能夠正常合理的生長,進而確保就有較高的成活性。
2.2做好假植活動。任何樹木在造林活動之前的時候都要對它們進行適當的假植活動,認真的培土,確保根系能夠和土有足夠的連接,而且要交足水分,確保其成長所需的水分充足。
2.3對外調樹種進行細致的包裹。針對外調樹木來說,因為要經過非常遠的距離,所以為了防止出現大量的水分流失現象,應該對它們進行包裹處理。
2.4認真浸泡。把樹苗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倒水或者是別的一些液體里,確保它們能夠后期足夠的水分,這樣不但能夠保水,同時還可以確保自身的水分均衡,確保成活率更高 。
2.5 隨起隨栽。采用此舉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造林的用時,降低直曬問題,進而保護水分。
2.6 確保造林的時節正確。通常春天是最佳的時節,不過因為天氣的影響以及不同樹木本身的一些不同,針對那些出芽較早的樹木來講,比如油松等應該盡早種植,通常是在每年的四月末到次月初的時候。
3 高效的管理土壤
3.1 松土。該步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適當的松土能夠將已經板結成塊的土粉碎,進而提升其涵養水分的功效。而除草的具體功效是為了幫助樹木去除對手,確保成活。
3.2 澆水。澆水能夠確保樹木獲取其需要的水分物資,進而確保其能夠合理的生長。
3.3 施肥和追肥。施肥是更新造林時和林分生長過程中改善林地肥力狀況的措施。林木是多年生植物,栽培的時間長.要求多次施肥,并施用長效肥料。基肥在更新造林前結合整地使用,如堆制的漚肥、糞尿肥、綠肥、泥炭肥等都是很好的基肥。追肥是在林木生長過程中施肥。追肥一般用化學肥料,可采用溝施法。也可將割下的綠肥作物莖桿或雜草、灌術莖葉埋入溝中壓青。時間以每年樹術的速生期之前為宜,即6月上旬進行。
3.4 適當的進行林農協調。在幼苗成長以前,通常會有非常多的空隙區域。此時可以對其合理的利用,種植一些糧食等 。
3.5 認真鏟除雜草。草類的存在必然會和樹木爭奪養分物質,影響到其正常活動,所以要認真的處理雜草。常用的除草措施有兩類。分別是噴霧措施以及毒土法兩種。
4 認真開展撫育活動
4.1 平茬。利用樹種的萌芽能力,截去已成活的苗術或幼樹的大部分主干,僅保留地表以上的一段,促其長出新干或新莖的一種撫育技術措施。平茬后可使新干當年的生長量增大.樹高和直徑均超過未平茬的植株。平茬多在秋末至春初樹木休眠季節進行。
4.2 除蘗。有些萌蘗性強的樹種常從根頸處發出許多萌蘗條,致使主干不明顯,生長勢受到很大削弱。為了集中使用養分,加速林木生長,須將多余的蔭蘗條除掉。除蘗一般在更新更新造林后1-2年的秋末或早春進行。
4.3 抹芽。將幼樹主干萌發的芽全部抹掉,以培育主干通直、無節或少節的干材。抹芽在春季葉芽萌發后展葉前進行。
4.4 間苗。采用直播更新更新造林后要進行間苗。間苗開始的時間、強度及扳數,應根據林術的生長狀況及群體密集程度確定。一般在穴內發生較明顯的分化時開始。間苗要掌握去劣留優,去小留大的原則。
5 針對幼林開展的應對方法
5.1 嚴禁火源。應該設置防火區,處理雜物,要從源頭上制止各項火源的發生,特別是在氣候較為干燥度冬春時節,更要認真地做好防護工作。
5.2 應對蟲害。在挑選樹種的時候,應該選擇那些具有強大的抵御蟲害的物種。當其種植之后,要對它進行合理地水肥管控活動。
5.3 防止不良氣候與人畜破壞。幼樹不耐寒,需采用培土、覆草、平茬、包扎等措施進行防寒。覆土或覆草時,應及時覆蓋、及時撤除,覆蓋過晚、撤除過早或覆蓋過早、撤除過晚都會影響保護效果。在風沙嚴重的地方更新造林時,應適當深裁,設置風沙障或在林緣迎風面挖壕防止風蝕抄埋。人畜破壞包括不合理的采伐、過度放牧等,對人工幼林的危害極大。應積極宣傳更新造林的意義,提高全民的護林意識,加強護林組織建設,牲畜實行圈養或組群、跟群放牧。
5.4 切實維護好附近的環境。首先,在種植的時候,不應該影響到動物的活動空間,要盡量的躲避其活動區域。其次,種植的時候,要認真地保護樹木,可沿等高線栽植樹木或設立植被隔離帶。針對有外露石塊無法種植的區域,要維持其原有的狀態。最后,在種植的時候,要注意盡可能地保留林地原有的天然闊葉林、原生闊葉林及珍稀的植物,不能破壞造林地周圍的天然次生林,不能用煉山的方式清理林地,不能為發展人工林而砍伐或變相砍伐有保留價值的天然林。
結語
通過上面的敘述,我們得知,在種植以后,一定要認真地對其進行養護管理。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種植的樹木能夠正常的生長。所以,必須要認真的進行養護工作,注意細節問題,切實提升造林的品質,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防護林項目能夠順利的發展,實現其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福林.淺析造林后撫育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
[2]閆淑云.淺談植樹造林的方法與程序[J].赤子,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