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人口總數不斷增多,經濟形勢的加快,對于森林帶來的影響也隨之加劇。導致其受到嚴重破壞的原因非常多,其中一項很關鍵的內容就是不合理的砍伐等問題。文章著重分析此項內容,并且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以及應對方法。
關鍵詞: 森林;涉林案件;森林保護
中圖分類號: S718.5 文獻標識碼:A
我們平時說的森林,具的是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它是我們最原始的生活地,所有的活動都開始在這里,然后搬離它,不過還是對其有著非常深的依靠,它和我們在非常古老的時期就已經生成非常緊密的關聯,目前它已然成為了我們十分關鍵的一個組成。不過,因為人們對其大量的使用,導致其規模在不斷的減少,進而出現了許多問題,秕谷水土流失以及嚴重的污染現象等等,所以,它對環境帶來的意義要比它帶給我們的木材的意義要更加的深遠。
1意義分析
1.1它制造大量的氧氣
眾所周知,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氧,有資料顯示,如果我們想要存活的話,每天最少要吸收的氧量為0.8kg。根據相關的測試表明,當森林吸收大約44g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g氧氣;樹木的葉子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葡萄糖,1g就能消耗2 500L空氣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只需要十平方的林地或者是二十五平方的草地就可以將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通通的吸掉,然后分成氧氣。
1.2可以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由于廣大的工況單位以及各種生活活動排放的大量廢物的增多,大氣受到嚴重的污染,進而對我們也產生非常不利的作用,在眾多的物質中二氧化硫的影響比較嚴重。根據數據顯示,森林力度此類物的含量比在空地眾多要低大約百分之十五到五十之間。假如在溫度以及濕度都非常高的時節,由于樹木生長活動的加快,此比例還會更高。
1.3起到防疫的功效
樹木能分泌出殺傷力很強的殺菌素,能殺死空氣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對人類具有保健作用。有人曾對不同環境每1m3空氣中含菌量作過測定:在人群流動的公園為1 000個,街道鬧市區為3~4萬個,而在林區僅有55個。此外,樹木分泌出的殺菌素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例如,1hm2檜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kg殺菌素,可殺死白喉、結核、痢疾等病菌。
1.4可以有效地阻隔聲音
目前在各類污染中,噪音污染是比較嚴重的一項問題,尤其是在廣大的城市地區。實驗測得,公園或片林可降低噪聲5~40dB,比離聲源同距離的空曠地自然衰減效果多5~25dB;汽車高音喇叭在穿過40m寬的草坪、灌木、喬木組成的多層次林帶,噪聲可以消減10~20dB,比空曠地的自然衰減效果多4~8dB。
1.5防風減災以及保持水土等等的功效
因為林木的軀干和樹葉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摩擦力,所以當風進入到林區之中的時候速度會降低。通過數據顯示,在夏天的時候較為密實情況下,風速能夠下降大約一半左右,所以,我們可以結合它的這一個特征進行治沙活動。除此之外,還有非常顯著地阻擋雨水的功效,可以減輕其對外表的力。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樹冠能夠阻擋大約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水分,其中大部分蒸發到大氣中,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樹干滲透到土壤中成為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庫。
2目前受到的各類影響
通過上述,我們得知其意義之重大,然而在實際活動中,我們卻發現它的規模在不斷的縮小,主要是因為人類的破壞活動導致的。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差不多只需要一分鐘的時間就會有20hm2的森林被毀掉,通過數據顯示,在三十年的時間中,世界上的森林覆蓋降低了一半。
多年來,為了保護珍貴的森林資源,我國建立了嚴密的森林資源管理監督機構,組織開展了各類不同程度的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和侵占林地專項行動,雖然獲取了一些效果,不過因為存在許多的不利要素,所以,目前的不法行為仍然非常的多,而且比例不斷的上升。違法征占用林地行為屢禁不止,林地流失狀況依然嚴重,林地保護管理形勢嚴峻。據統計,2007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林政案件20.95萬起,其中違法運輸木材案件占60%;共查處林政案件20.75萬起,查處率為99.02%。與2006年同期相比,2007年上半年林政案件總數增加3.4%,非法收購經營加工木材案件增加21.6%,違法征占用林地案件增加12.3%,違法運輸木材案件增加5.5%,盜伐濫伐林木案件基本持平。 2007年上半年,因林政案件造成林木損失21.7萬立方米,其中,48.7%因盜伐濫伐林木案件造成。 轉貼于
最近的這些破壞問題,已經不能夠用單一的數字來描述其帶來的危害。所以,怎樣的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成為了當今的關鍵活動,也是相關單位以及社會大眾急需應對的事項。
3針對問題開展的應對方法
3.1在全民中普及相關的法律知識
相關的單位應該通過形式多樣的措施來加強林法以及制度等的宣傳活動,切實提升群眾的保護思想,通過形式多樣的措施,進入到各個基層組織中,在所在地區進行詳細的教育活動。要不斷的提升管理結構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養,要確保活動所需的費用等充足,而且要適當的給予執法權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確保能夠在破壞現象發生的時候給與緊急的治理活動。
3.2結合檢察機關,開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犯罪預防工作
進入到破壞問題容易出現的地區,認真的開展林法以及刑法等的宣傳活動,增強有關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按照職責要求嚴格依法行政的觀念,以達到從源頭上預防此類瀆職犯罪的目的。
3.3認真開展執法活動,確保管理模式順暢
結合大力查辦涉林案件中發生的瀆職犯罪案件,或結合案例以案釋法,提高有關人員執法水平,促使其依法行政,文明行政;或指出其隊伍建設管理上的漏洞和不足,達到更有效地管理森林資源、打擊涉林違法犯罪的目的。
3.4認真地分析經驗教訓,切實提升監督效應
結合不正當行為的特征以及發生模式等,對執法活動中發生的各項不合理的行為,要進行嚴厲的治理活動。通過再查辦一批有震動、有影響的瀆職犯罪案件,以此來確保工作者認真地開展執法活動,以便有效、及時地打擊破壞林業資源行為。
參考文獻
[1] 李智勇.中國森林生態史引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 國家林業局.中國林業年鑒(2007)[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