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嶺南校園文化建設活動與“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改革模式為雙輪驅動的番禺區“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正以“上品”的姿態推進番禺教育的現代化。在“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實現品牌立校,已成為我區眾多學校共同的教育生態與辦學追求。
一、解讀“書畫人生”
“書畫”,一般來說是書法和繪畫的統稱,但就我校來說,它既是書香和科幻繪畫的合稱,更有記錄與描繪之義。“人生”,乃人的生命、生長、生存、生活。“書畫人生”,就是我校充分利用作為“廣東省書香校園”和廣州市科幻繪畫基地的優質資源,通過書香校園和科幻繪畫的特色教育,以書香育人,以畫益智,以畫育德,為師生成就精彩人生奠基。
“書畫人生”中的“書”是指書香校園。書香校園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長時間努力,我們希望在營造書香校園特色的過程中,學生能從讀書中不斷吸取成長力量,教師從讀書中不斷獲得教育智慧,學校能在書香校園浸潤中創出品牌。經過多年的創建工作,我校在2011年獲評為“廣東省書香校園”,這為我校打造“書畫人生”學校特色打下了堅實基礎。
“書畫人生”中的“畫”是指特科幻繪畫(簡稱“幻繪”)。什么是科幻繪畫?就是在理解的科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想象,運用繪畫語言創造性地表達出對宇宙萬物、未來人類社會生活、社會發展、科學技術的遐想而產生出來的繪畫作品。科幻繪畫是引導學生接觸科學、探索科學、熱愛科學的好方法,對培養少年兒童的科學想象力、創新意識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我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科幻繪畫題材出現,1996年舉辦了首屆全國青少年科幻畫展覽,2000年正式成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四大組成部分之一。科幻繪畫是我校的特色項目,多年來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以在過往的三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取得的成績為例,我校有多達56幅幻繪作品獲獎,而在剛結束不久的第28屆全國賽中,我校更首獲一等獎。
二、營造“書畫人生”的文化氛圍
“書香校園”就是讓學校有一種適應閱讀的環境,使教師、學生養成讀書的習慣,思考的習慣,讓讀書成為師生的樂趣,成為師生的一種生活需要。因此,創設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是營造書香校園的必要條件,為此,我校按照“讓圖書館的圖書走出圖書館”的思路,在校園內創設了三大閱讀區域:一是在各班設置了“圖書角”,學校統一為各班訂造、安裝圖書柜,由學生和家長們通過捐書活動,不斷充實班級圖書柜內的圖書且一屆屆進行傳承,供學生在課余時間自由取閱;二是在各年級的平臺處設置了面積分別約40-50平方米的古色古香的“七年級自由閱讀區”、“八年級自由閱讀區” 、“九年級自由閱讀區”,自由閱讀區的書籍統一由學校提供,由“學生讀書會”的成員進行管理,供學生自由取閱;三是打造舒適的閱覽室,我校建設有一個200平方米的閱覽室,內有一百多種報刊雜志,不僅在日常開放,在節假日也照常向學生開放。
為了使“科幻繪畫”這一特色項目的開展能有一個良好的物質環境,我們除了原有三個美術專用教室外,還大手筆地建設了一個200多平方米的“幻繪”工作室,該工作室分為辦公區、創作區和展示區,專供師生進行科幻繪畫的研究與創作。
三、 建設 “書畫人生” 組織載體
人的一個重要屬性是社會性,大多數的人都樂意在群體中活動,閱讀與繪畫也是如此。為了讓我校師生能有一個良好的閱讀平臺,我們在老師當中成立了“青年教師讀書會”,把青年教師組織起來,引領青年教師讓讀書成為習慣,引領青年教師從閱讀中增長教育的智慧,同時,以此來帶動更多的教師參與到各種閱讀活動中去。在學生中也成立了“學生讀書會”,由學生自主管理,自主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交流與分享活動。現在,我校這兩個讀書會的隊伍越來越大,讀書分享活動形式越來越豐富,水平也越來越高。
為了讓科幻繪畫的愛好者能有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在美術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成立了“幻繪”社團,這個社團除了能每星期兩次參加由美術老師組織的培訓以外,也能在社團活動時間集中在一起交流科幻繪畫的技巧、心得,在校內進行作品展覽等,達到以畫會友目的。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