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育特色品牌需要文化的引領。深圳市寶安區寶民小學“平凡教育”辦學理念的確立、體系設計和實踐活動都是根植于學校的發展歷史,根植于學區實際和社區居民的教育現狀與需求的。我們期望通過正確的理念引領,提升寶民小學的文化建設品位,增強辦學軟實力,進而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平凡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平凡教育”理念提出的歷史淵源
“平凡教育”辦學理念的啟示來自于校園里的三棵大榕樹。寶民小學始建于1987年,建校之初,師生們共同在校園里種下了三棵小小的榕樹枝條,25年來,榕樹與學校共同成長,長成了三棵參天大樹。榕樹樹干粗大,枝葉繁茂,成為校園里的美麗一景。
寶民小學作為社區學校,所服務的對象主要是來自社區普通群眾的子女,學校與榕樹在“平凡”這一屬性上,便有了特殊的契合與情感。
(二)“平凡教育”的定義
“平凡教育”是指以“平凡、非凡、幸福”為內核;以踐行“平凡教育”為辦學思想,培養“立足平凡、創造非凡、品味幸福”的,身心和諧、德才兼備的社會勞動者,成為社會認可的一流學校為辦學目標。
立足平凡——基礎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普通家庭和普通孩子,通過平凡而科學的教育教學常規工作,培養社會需要的勞動者和接班人。
創造非凡——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品味幸福——成功和成才并不完全是受教育的主要目的,德才兼備、身心和諧的幸福人生,才是平凡人的正確追求。
二、“平凡教育”的結構體系
以校園三棵大榕樹為象征,建構包括“榕根:辦學理念,榕干:辦學目標,榕枝:特色課程,榕葉:教師發展,榕果:學校管理,榕蔭:學校文化”等內容的平凡教育體系。
(一)榕根:辦學理念——平凡教育
寶民小學的辦學理念就是“平凡教育”,在平凡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師生員工通過梳理榕樹的生態特征、尋找學校文化精神底蘊與榕樹文化的共性契合點,從而建構起以榕樹文化為基本內涵的“一訓三風”——校訓、校風、教風和學風。
1. 校訓——平凡不平庸,一木能成林
我們要學習榕樹的精神,雖生來平凡,但不平庸,廣泛汲取大地與陽光的營養,雖不一定能成為棟梁之才,但不甘平庸,一棵樹也要變成森林,為社會和他人撐起綠蔭。
2. 校風——腳踏實地,自強不息
我們要似榕樹那樣扎實穩健,不擇泥土,生生不息,濃蔭廣布。
3. 教風——襟懷若谷,甘為綠蔭
教師們要向榕樹學習,以廣闊的胸襟海納百川,為每一個孩子奉獻綠蔭。
4. 學風——扎根沃土,擁抱陽光
學生們要在學校這片知識的沃土上快樂成長。
(二)榕干:辦學目標——成為社會認可的一流學校
平等、平安、平實、平衡是“平凡教育”的四大支柱,我們要在這四大支柱的基礎上實現三大目標。
1. 辦學目標:踐行“平凡教育”辦學思想,培養“立足平凡、創造非凡、品味幸福”的,身心和諧、德才兼備的社會勞動者,成為社會認可的一流學校。
2. 育人目標:平等尊重、身心和諧、腳踏實地、全面發展。
3. 文化目標:以大榕樹自然品質為精神象征,建設大榕樹生態文化校園。
同時,我們還要圍繞“平凡教育”辦學思想,形成以服務意識、包容意識、合作意識、精細意識、科學意識為文化內核的大榕樹校園文化特色。以學生的真實需要和未來發展為依據,開發多元文化的“平凡人”課程,實踐平凡教育思想,形成平凡教育課程體系和特色。
(三)榕枝:特色課程——平凡人活動
寶民中學在“平凡教育”的辦學理念下開展了各類與“平凡人”有關的特色課程。
1. 舉辦德育專題活動——“平凡人”行動
分別開展了以“親情最感人”為主題的親情教育行動、以“友情最珍貴”為主題的友情教育行動、以“班級最溫暖”為主題的集體教育行動、以“關懷最難忘”為主題的感恩教育行動、以“書香最悠遠”為主題的閱讀教育行動等。
2. 舉辦“平凡人”大講堂
分別舉辦了我的“的士佬”爸爸、金牌“大廚”的故事、“愛心一族”曾柳英、“老師”媽媽、如何成為“沃爾瑪”的優秀員工等專題大講堂。
3. 開展“平凡人”才藝活動
分別組建了象棋社團、舞蹈社團、京劇社團、民樂社團、聲樂社團、口風琴社團、籃球社團、田徑社團、乒乓球社團、布娃娃社團、動漫社團、折紙社團、十字繡社團、朗誦社團、攝影社團、讀者劇場、剪紙社團、 編織社團、泥塑社團、書法社團、寫作社團、兒童畫社團、漫畫社團,開展各類才藝活動。
4. 開展“平凡人”生活活動
分別開展了以書包減重計劃、校園靜悄悄、遇到爭執怎么辦、遇到煩惱怎么辦、平凡人、非凡事等為主題的“平凡人”生活活動。
(四) 榕葉:教師發展——“非凡”教師成長
1. “非凡”教師成長計劃
制定“適應型教師(教齡0-5年)→骨干型教師(教齡6-10年)→智慧型教師(教齡11-20年)→風格型教師(教齡20年以上)”的“非凡”教師成長計劃。
2. “非凡”教師基本技能
“非凡”教師需要具備書畫技能、朗誦技能、演講技能、肢體語言技能、幽默技巧、教師禮儀、多媒體技術。
3. 建立教師學習共同體
通過師徒結對或組成讀書社、朗誦社、樂隊、籃球隊、登山隊等形式建立教師學習共同體,幫助教師成長。
(五) 榕果:學校管理——常規、績效
以民主平等、制度健全、工作精細、融入情感、科學高效為管理目標,建立健全質量管理系統,包括教學常規管理制度、課堂教學評價制度、教學質量跟蹤制度、學困生幫助制度、校本教研活動制度、教師成長培養制度等,形成科學的績效管理系統。
(六) 榕蔭:學校文化——大榕樹生態文化校園
文化目標:以大榕樹自然品質為精神象征,建設大榕樹生態文化校園。
文化內核:培養服務意識、包容意識、合作意識、精細意識和科學意識。
文化標識:以大榕樹的形象設計校徽(榕樹),撰寫校歌《愉快的校園》,設計校報《三棵榕》。
平凡教育體系不僅是寶民小學辦學理念品牌,而且是全體寶民人教育智慧的寶貴結晶,更是珍貴的學校文化底蘊和精神財富。
寶民小學的“平凡教育”品牌產生與實踐過程,是學校教職員工運用學校軟硬件設施,以學生和家長為對象進行有序有效的平凡教育活動的過程,是校長、教師、學生、課程、理念、校風、教學設備及校園環境、基礎設施等辦學要素的多元互動、優化組合的系統工程,也是踐行平凡教育理念、立德樹人的光輝事業。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