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經的穴位都能治療與肺相關的疾病。肺經有11個穴位,而且都在胳膊和手上,與下半身的脾經是一條經,非常好找。而且,它們都能治療與肺相關的疾病,肺開竅于鼻,所以鼻子的毛病與肺經有關;還有肺經與喉嚨有關,所以嗓子的問題能從肺經上得到解決;另外,肺經與感冒有關、與皮膚有關……
1、會當凌絕頂――品味肘部以上的肺經大藥
●調治中氣不足、預防心絞痛、治療咳喘:揉中府穴
中府穴在云門穴下邊1寸處,“中”指中氣,就是脾肺之氣,脾和肺合起來的氣叫中氣。如果經常覺得氣不夠使,喘不上氣來,或者大便的時候無力,以及吃一點東西肚子就脹,這就是中氣不足了。中府穴就是專門調治中氣不足的。
中府穴是肺經的一個募穴,也是脾肺兩經交會的一個穴,這個穴調氣最好。如果人體的氣亂了,就愛咳嗽、哮喘、堵悶,會經常覺得上氣不接下氣,這時一定要多揉中府穴。
中府穴可以防治心絞痛。有心絞痛的人按中府穴肯定很敏感,因為這里有淤阻,所以要經常通通中府穴。
另外,有心血管方面疾病的人,有個非常簡單有效的方法可以調理,就是同時推云門穴和中府穴。那些長期愛咳嗽(很有力量的那種咳嗽)的人,覺得堵悶后馬上要咳出來的這種實咳實喘,平常更要多推中府穴和云門穴。
推的時候,大拇指按著中府穴,然后向上推云門穴,一般這里會很痛。把痛的地方給推開,濁氣就會散掉,您就會覺得胸里面非常舒服。
●治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經常流鼻血等鼻部炎癥和皮膚過敏:揉天府穴
天府穴屬于手太陰肺經,出自《靈樞·本輸》。古代取此穴時,多令患者以手伸直,用鼻尖點臂上,到處是穴。而鼻屬肺竅,肺藉鼻而外通天氣,肺為人身諸氣之府,所以此穴稱為天府。
中醫講鼻竅通于天,天府穴暗含著這個意思,就是能治鼻子的各種疾患。像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經常流鼻血等鼻子的疾病,揉天府穴效果非常好。
天府穴還有消炎抗過敏的功能,比如皮膚經常容易過敏,也可以揉天府穴。
2、造化鐘神秀――品味小臂上的肺經大藥
●交通肺和腎,調節身體虛實,補腎:揉尺澤穴
胳膊肘處有個窩,就是尺澤穴。
醫號脈時,三個手指分別摸在腕關節寸、關、尺的位置。尺的位置是在號什么呢?是在號腎功能。所以,“尺”代表腎?!俺邼伞笔墙o腎以恩澤,給腎以澆灌,尺澤穴就是補腎的要穴。
尺澤穴能補腎,這跟五行有很大關系。在中醫里,肺屬金,腎屬水,而金能生水,就是肺氣足了就可以補腎。所以,揉尺澤穴就能把肺經多余的能量補到腎經上去。尺澤穴又是合穴,屬水,所以這種補腎方法叫做瀉肺補腎法。其實,瀉只是能量的一種轉化,是把肺經多余的能量轉換到腎經上去了,因為上焦的能量過多、淤積住了,反而讓人覺得不舒服,老有火氣,老想吃點兒涼的或者祛火的東西,而同時卻兩腳冰涼。這是火氣都用到上邊去了,沒有留些到下面來,形成了上實下虛之癥。
此時,不能盲目地瀉火。而去醫院,一般會讓您吃點兒苦寒的藥祛火,往往用通便的方法。可一吃祛火的藥,一通便,上邊的火沒祛,下邊卻更虛了。所以我們需要的是把這種能量轉化,不要白白地浪費掉。要知道,即使是“火”,也是人體里的一種能量,也是靠氣血制造出來的,所以不要把它瀉掉,瀉掉就等于是把剛生出來的氣血又給浪費了。我們要把它轉化,而揉尺澤穴就是很好的方法。
有的人頭重腳輕,有高血壓,還有哮喘,也是上實下虛之癥,這也需要揉尺澤穴來轉化。
●治偏頭痛、落枕、小兒尿床、成人前列腺疾?。喊慈嗔腥毖?/p>
在我們手腕上拇指這側的掌跟下有個高的骨頭叫橈骨,用大拇指一按有個凹陷(或者將兩手虎口交叉,食指所點的窩),這就是列缺。
列缺還是一個交會穴,它跟腎經交會,所以還有補腎的作用。還可以治療遺尿,每天堅持揉就會改善。
揉列缺穴還可以通利小便,治療成人前列腺疾病。
●每天都能補充一點精力:按揉經渠穴
“經”是經絡,“渠”是水渠?!敖浨钡囊馑际墙浗j到此就水到渠成了。
按這個穴位的時候不要按到骨頭上,而要按到骨頭內側緣。不要往下按,要往外按,搓著按就能找到這個穴位了。
經渠穴是治療氣不順的。好多虛弱體質的人就是因為氣亂了,而這個穴是一個慢慢調養的穴,它可以使肺氣逐漸增強,最后達到一個水到渠成的目的。也就是說,每天都能給您補充一點點精力,而且對實證、虛證都管用。
實證就是嗆咳,有肺熱的那種咳嗽;而遇點兒風寒、喉嚨一癢就咳嗽的屬于虛證。經渠穴對這兩種癥狀都管。
大家只要記住經渠穴是一個調氣的要穴就夠了。平常可以經常揉一揉它,覺得氣有點兒不太順或者氣接不上來都可以揉,而且無論是熱性、寒性咳嗽都可以揉,它是一劑保人生平安的藥。
3、蕩胸生層云――品味手掌上的肺經大藥
●心臟跳動異常、早搏、房顫、靜脈曲張、脈管炎等血管疾?。喊慈嗵珳Y穴
太淵穴正好在腕橫紋上,很深。在揉它的時候,一定要把指甲剪平,也可以用大拇指內側硌它。
太淵穴補氣效果極佳,如果您總是覺得氣不足、氣虛,揉太淵穴就能給您補氣。
什么人需要補氣呢?喘氣費勁(吸入氧氣不夠)、爬一會兒山甚至動一動就一頭汗或者氣不足、大便時老覺得沒勁或使不上勁,這樣的人就要補氣。
太淵穴是脈之會,就是體內所胡脈都歸它控制。心臟跳動異常、早搏、房顫,只要跟心血管有關系的,都是太淵穴的適應范圍。靜脈曲張、脈管炎這些跟血管、脈絡有關系的病癥,按揉太淵穴都有效果。
對于太淵穴只要記住兩點就行:第一它總管人體各種血管脈絡,第二它是一個補氣的要穴。
莫生氣、莫煩惱,健康快樂賽神仙
各國研究人員研究發現,生氣會加速肺功能衰退,而肺部的提前老化則會誘發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腫瘤等等。俗話說:“氣順病自消”,為了擁有健康的身體,還是莫生氣、莫煩惱的好。現奉上兩首詩歌與大家共勉!
莫生氣
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
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
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
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
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莫煩惱
人生百年古來稀,帝王此關也難免。
金山銀山有雖好,轉眼也就全沒了。
爭名奪利真俗氣,逞強好勝終惡報。
紅塵俗事再熱鬧,還是匆匆走一回。
世間道理既明白,莫怨歲月摧人老。
爾觀塵世什是好,友情親情最可靠。
心平氣和走正道,先愛自己莫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