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冬補不如補霜降”的說法。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秋令屬金,脾胃為后天之本,此時宜平補,尤其應健脾養胃,以養后天。此時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有很多,如玉蜀黍、蘿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等食物。當然,也可配合藥膳進行飲食調養。
1、紅薯粥
原料:新鮮紅薯250克,粳米200克,白砂糖適量。
制作:將紅薯洗干凈,連皮切成小塊,加水與粳米同煮稀粥,以薯爛米花粥糊為度,待粥將成時,加入白糖,再煮二、三沸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健脾養胃、益氣通乳。
應用:脾胃氣虛所致食欲不振、小兒疳積、乳汁稀少、維生素A缺乏癥、夜盲癥,以及大便秘結或帶血等。
注意:本品含多量糖分,故糖尿病患者不宜選用。平素不愛吃甜食的胃病患者,不宜多食。吃本粥一定要趁熱,冷了吃容易引起泛酸、醋心。
2、白果蘿卜粥
配料:白果6粒,白蘿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蘿卜洗凈切絲,放入熱水焯熟備用。先將白果洗凈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鐘,拌入蘿卜絲即可出鍋食之。
功效:固腎補肺,止咳平喘。
3、清蒸人參雞
配料:人參15克,母雞1只,火腿10克,水發玉蘭片10克,水發香菇15克,精鹽、味精、蔥、生姜、雞湯各適量。
做法:1.將母雞宰殺后,退毛去凈內臟,放入開水鍋里燙一下,用涼水洗凈;將火腿、玉蘭片、香菇,蔥、生姜均切片;2.將人參用開水泡開,上籠蒸30分鐘取出;3.將母雞洗凈,放在盆內,置入人參、火腿、玉蘭片、香菇、蔥、生姜、精鹽、料酒、味精,添入雞湯(淹沒過雞),上籠,在大火上蒸至爛熟;4.將蒸熟的雞放在大碗內,將人參切碎,與火腿、玉蘭片、香菇擺在雞肉上,將蒸雞的湯倒在勺里,燒開,撇去沫子,調好口味,澆在雞肉上即成。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4、胡蘿卜粥
原料:粳米250克,新鮮胡蘿卜適量。
制作:將胡蘿卜洗凈切碎,與粳米同人沙鍋加水,用武火煮至米花粥稠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補脾、健胃、明目。
應用:脾胃氣虛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久瀉久痢、營養不良;維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癥、角膜軟化癥、皮膚干燥癥、小兒軟骨病,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
注意:本品含糖量較多,味甜易于變質,故不宜多煮久放,需現煮即食。
5、花生米大棗燒豬蹄
配料:豬蹄1000克,花生米(帶皮)100克,大棗40枚,料酒25克,醬油60克,白糖30克,蔥段20克,生姜10克,味精、花椒、八角、小茴香各少許,鹽適量。
做法:1.花生米、大棗置碗內用清水洗凈、浸潤;2.將豬蹄出毛洗凈,煮四成熟撈出,用醬油拌勻;3.鍋內放油,上火燒七成熱,將豬蹄炸至金黃色撈出,放在炒鍋內,注入清水,同時放入備好的花生米、大棗及調料,燒開后用小火燉爛即可。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