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有緣多次參加“傅結龍名師工作室的課堂教學觀摩課”,結識傅結龍老師。我不但走進課堂聽他的課,還近距離與傅老師進行交流,感觸頗深,受教匪淺。傅結龍老師自信的笑容,優雅的舉止,智慧的談吐,敏銳的洞察力及得心應手的課堂調控能力,讓人欽佩,課堂上不時閃現出的妙語連珠,智慧靈光,令人肅然起敬,引發我諸多的思考。
一、博覽群書氣自華——酷愛讀書,沉淀智慧
“名師的知名度是與所讀書本堆積的高度成正比例的。”一位真正的名師大家,一定是酷愛讀書的。傅結龍老師正是這樣的人。他每天都要從龐雜的事務中抽出一定時間來閱讀。他還經常鼓勵工作室的其他成員,要多讀書,讀好書。建議老師讀書要讀以致用,把讀書與做人、做事聯系起來,讀活書,活讀書,要多讀經典名作、讀報刊雜志……,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出門在外,他也忘不了帶一本好書在身邊,一有閑暇就捧著書看了起來。正是這樣的不斷閱讀與沉淀,讓傅結龍老師在課堂教學上如虎添翼,妙語連珠,充滿幽默與情趣,或引經據典,或現場作文,信手拈來,出口成章,成為諸多老師心目中的“名師”。如,對讀得好的同學微笑贊道:“你的朗讀字正腔圓,很像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又對一位好不容易找到正確答案的同學鼓勵道:“這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一次,“傅結龍名師工作室”到我校來開展片區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傅老師借我們班上課,課后,同學們一擁而上,紛紛拿出本子與筆,要讓傅老師簽名留念。誠然,傅老師已成了同學們心中的偶像。
二、技藝高超人膽大——苦練功夫,錘煉自我
語言、課堂教學設計是每一位老師的基本功。傅結龍老師課堂語言簡煉,語速適中,頗有主持人的風范。用我們同行的話說:“煽得起情,滅得了火”。課堂的整體氛圍火候把握得恰到好處。“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傅老師也是這樣的,有時為了一堂課的導入語,他要反復打磨,再三斟酌,直到滿意了才肯罷休。這樣專注專業的精神不亞于詩人“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記得有一年到省城作為特級教師為全省老師上《橋》一課時,他也是反復打磨課堂教學設計,到了省城還要斟酌導入語。戲劇性的是他到省城后,才知道《橋》這一課那里的五年級學生已經學過了,為了真實呈現課堂,主辦方又要求把《橋》放到四年級學生來上。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傅結龍老師很快就鎮定了下來,又重新設計了一份教學方案。隨行人員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他說:“雖然一樣的教材,不同的年級上法是不同的,要有所區別,我的導入語也要改一改……”雖然一番周折,但是這堂課獲得很大成功,受到聽課老師和主辦方的好評。試想:如果傅結龍老師不是平時注重基本功的鍛煉,臨時要重新設計一份教學方案豈是易事?
三、奮筆疾馳多思考——勤于筆耕,實現自我
“傅結龍老師不但課上得好,文章也寫得好。”至今他仍思考不止,筆耕不輟。經常能在全國各省教育教學刊物上看到他的文章。他說,我常把課堂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或在教學中的一些思考寫下來,有空或有需要再進行整理,寫成文稿。他還經常勉勵年輕的老師說,寫文章是老師的基本功,是對教學的思考。要常思考常動筆,可以先寫小文章,久而久之就能寫大文章了。我之所以喜歡寫文章,并發表了一些小文,跟傅老師的勉勵是分不開的。
(作者單位:福建泉州市安溪縣第六小學)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