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的孩子很累,中國的父母更累,因為他們只有一個孩子,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家長們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為他們設計好了一生。
不幸的是,作為傳承性很強的家庭教育,今天的父母并沒有太多可以借鑒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為孩子設計好的人生計劃,很有可能是自以為是的憑空規劃。其結果可能是父母使的力氣越大,孩子受的罪越多,偏離正常發展軌跡的可能也越大。每個人都曾為人子女,每個人大多會為人父母。為了孩子,我們應該重新審視自己,作為父母,我們夠格嗎?當我們責罵孩子不愛學習時,我們自己是否做好了榜樣?當我們指責學校教育有問題時,我們是否意識到很多問題其實出在自己身上?
其實,孩子大點了就應該讓他過一段寄宿生活,讓孩子擺脫依靠,依賴,在集體生活中學會自理。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不插手孩子之間的事,不做孩子的代言人,不要把成年人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個體去對待,讓孩子獨立去辦一些事,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家長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里協助、指導、誘導孩子,與孩子進行溝通,不可對孩子限制太多,更不能以家長的威嚴去強制孩子的行為,應該及時發現孩子的思想變化和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教育孩子不容易,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學習,去提高,做孩子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