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變化并適應變化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最可怕的不是變化,而是害怕變化。害怕,可能就會逃避拒絕,也就會讓變化帶來的動蕩不安,持續地傷害自己,而不能從變化中獲得成長。
古人云: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這艱難困苦,歸根結底一個詞,就是“變化”。只不過,這種變化不那么令人愉快。當然,不是所有的變化都屬于“艱難困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是一種變化;曲徑通幽處的欣慰,是一種變化;豁然開朗的通達,也是一種變化;笑逐顏開的陶醉,更是一種變化。但是,花明前,所經歷的重重暗柳,亦是變化;禪房前,曲回幽暗的摸索,亦是變化;沒有經歷愁眉深鎖輾轉反側的種種變遷,怎么會到達豁朗的境界?沒有承受痛苦折磨淚雨滂沱的種種變動,又怎能體會到醉人的甜美豐醇?
成長,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不管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你都必須面對真實的生活。真實的生活,就是這樣的,會有美味的奶酪,擺在你面前,也會有未知的迷宮,需要你去探索。
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媽媽溫柔的臂彎甜蜜的親吻,就是你的奶酪。然而,你要長大啊,一步步向前,走出了家門,離開了媽媽,進了幼兒園。對于孩子的你來說,這幼兒園就是一個迷宮。
好不容易,你適應了這一變化,習慣了每周要有五天的中午,睡在幼兒園的小床上,每天早上離開媽媽進園時,你也不再喃喃哭泣“媽媽早點來接我”。可是,你在長大啊,你在向前走啊,終于,你又迎來了一個新的變化。
再也不能放學后,一次次滑那個小滑梯了,再也不能揮著小手,跟阿姨說再見了,再也不能拍著小手,嫩聲嫩氣唱兒歌了——你將背上小書包,踏進學校的大門,每天定時上下課,每天都有家庭作業,還要有一次比一次繁難的考試……更有秩序的生活,更有壓力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出現在你面前,更大的迷宮,等著你去探索,走出一個,又來一個。
你尋找著出口,尋找著歡樂,也同時,承受著壓力,承受著恐懼,承受著成長的各種打擊。你或許還不能理解,這一切,都是饋贈,接受了它們,走過去之后,你才會成長為更強大的你。
我的學生袁俊翔,曾經在一篇考場作文中,寫下這樣一段話:
沒有理由在“渺小”中度過一生,與其時時刻刻去埋怨“我為何是我”,不如去尋找“我必須是我”的理由,也就是心中的輝煌。沒人能否定一個人的價值,就算是他自己也不行。因為總會有人因他的存在而感到喜悅。但是除了自己,也沒人能尋找、發現他的價值,這條路必須自己來走。
生,無所息。
生命,不停地生長,生活,不停地變化,你要滿懷憧憬地迎接著,走向前去。
如果你累了,怕了,孤單了,怎么辦?
想想喬布斯,他是怎么應對一次次變化,怎么一點點改變自己、改變世界的?想想阿米爾,他是怎么一步步戰勝自己,走上一條成為好人的路的?想想諾與盧,他們是怎么掙脫家庭的羈絆,在不幸中持守自己的美好,堅持不放棄的?……這些美好的書,這些美好的人,他們曾一路陪著你走過,千萬別忘記他們,別忘記從他們那里汲取前進的力量,獲得迎接變化的勇氣。
要記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變化并適應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可怕的不是變化,而是害怕變化。
這也是一次變化——從這一期后,我們將不再于“尚書房”中相遇。
而這個變化,并不是一個結束啊,你還在長大,我也還在成長,也許,在某一天,我們還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重逢,比如,重逢在某一本書里。
讀書,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讀到一本好書,并與同樣熱愛讀書的人分享,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親愛的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美好的更美好一些,更有力量一些,更持久一些,讓幸福的更幸福一些,更動人一些,更豐富一些。
我在這個含著淡淡的離愁的傍晚,用這一段依依不舍的文字,送給親愛的小朋友們,最后一個動人的禮物:《誰動了我的奶酪》。
這本書,你一個小時就能讀完,你卻可以受益終生。
從今以后,每當你面對變化,不知所措,別忘了回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