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數月來,本刊經常接到讀者來電、來信咨詢有關風水養生的事宜。本刊特邀東北林業大學家具設計學碩士及中華易經研究會風水大師江婉玉自本期起為讀者講解有關風水方面的知識。
“風水” 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從字面意思理解,即為相地之術,也稱堪輿、相地,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相傳創始人是九天玄女。風水學比較完善的系統學說起源于戰國時代,核心思想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風水”一詞最早見于晉代郭璞所著的《葬書》:“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這是有關風水的最早的定義。這部著作中還提出了風水的要旨:“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從根源來講,風水學的根本基礎和核心思想依據來源于《易經》中的“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重疊成六十四卦”的理論。太極即原始狀態,兩儀即天地,四象即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八卦即八個方位。這種樸素的哲學道理指出,天地生萬物,包括人和一切生命體均是天地交互作用的產物,即宇宙萬事萬物,信息同源,程序相同,節奏相應。這就是天地人合一的思想。于是,有了陰陽的觀念,也有了吉兇之說。風水學說在形成和發展的漫長過程中,趨吉避兇成為其基本要素,而易、儒、道、釋、巫、占星也成為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因素。
也有一些學者指出,“風水”二字起源于民間。在中國古代極其漫長的歲月里,人們無法用現代先進的科學知識認識大自然,便借助于民間傳說,或者風俗習慣,在陰宅的選擇上重山、喜水、避風,于是有了看“風水”的說法。后來人們在陽宅選擇上也逐漸加入“風水”理論,通俗地講,就是為自己的住宅選擇一個吉利的位置。
然而“風水”之說在現代一度被看作是迷信歪理的代表,而經過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躍,人們漸漸認識到“風水”理論并不全是神秘莫測的封建迷信,其中蘊涵的很多道理能用醫學和心理學知識來解釋。風水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我們的工作學習、社交娛樂和家庭生活,影響著我們的精神狀態。
風水學說在住宅方面上的應用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首先吉兇的位置會隨著各種因素隨時發生改變,但地區的影響屬性卻基本不變。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依山傍水原則。依山的形式有兩類,一類是“土包圍”,一類是“屋包山”;其次是勘測地質原則,即勘測土壤內的微量元素和雜質、濕度、有害波等;第三是水源分析,評測水質的好壞,好的水質有利于周邊植物的生長;第四是因地制宜,考慮氣候因素來制定適合的戶型等;第五是觀察地勢的高低;第六是坐北朝南原則。第七是適中居中原則,即大小位置恰到好處,不偏不倚。第八是順乘生氣;第九是改造風水,即化解住宅原有的煞氣;第十是普遍綠化,不僅因為綠色植物是衡量風水好壞的標準之一,更因為有了樹就有了生氣,可以調節生態。
住宅風水的關鍵在于把握地理位置的旺衰,因為吉兇的位置會隨著各種因素隨時發生改變,但地區的影響屬性卻基本不變,通過調和陰陽五行,揚長避短,趨吉避兇,最后達到天地人合一的境界,以實現人們祈福的美好愿望。
下期內容:室內配色與風水
風水學上,如果家居中的色彩搭配合適可能會提升你的家運。顏色對人影響是很大的,家居顏色可能會影響到家人的情緒,運勢等方面,如果合適,是可以使人神清氣爽,生活美滿,心情好做事自然順利,相反,如果搭配不當,會讓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