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位于人體胸中最高的位置,它就像雨傘一樣,給五臟六腑擋風遮雨,但如果保護不好這把“雨傘”,人就會患感冒、肺炎等病癥。然而,春季氣溫變化不定,空氣污染嚴重,人體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便是呼吸系統。“肺為嬌臟”、“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可以說肺是最容易受到外來有害物質侵害的臟器。因此,春季養肺、護肺對于健康來說非常重要。
本期特邀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醫學顧問楊奕教授做客本刊編輯部,她教您如何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出發,積極主動地養肺、護肺。
早上喝碗養肺粥
所謂藥補不如食補,春季養肺,不妨巧用食療方法。
杏仁粥 將去皮甜杏仁10克研成泥狀,加入到淘洗干凈的50克粳米中,加入適量水煮沸,再以慢火煮爛即可。宜溫熱時服食,日服2次,可作早晚餐,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可以經常喝,能達到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的效果。
蘿卜飲 紅皮蘿卜1個,洗凈切碎,加適量麥芽糖碎塊腌漬,擱置3~4小時,飯后服用蘿卜糖水,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或將蘿卜切成塊或片狀,每次取100~150克,加水煮熟,然后加冰糖適量,一次性全部吃掉。
川貝冰糖燉雪梨 川貝10克、冰糖12~15克、雪梨或豐水梨一個(可適量加入百合或枸杞)。將梨洗凈,不去皮。對半切后,將核挖去。將梨放入碗中,把冰糖及川貝或配料一并置入梨子被挖去核的凹洞中,加入少許純水蓋過川貝。將碗置入蒸鍋或電鍋中加水蒸煮,大火煮開后轉小火慢燉一小時后剖開食用。
上午抽空做運動
一天中養肺的最佳時間是早7~9點,這時肺臟功能最強,最好此時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能強健肺功能。而要想促進肺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全面增強體質,堅持鍛煉身體。其中步行便是最簡便、安全的運動,體質較弱者可以從慢速散步開始,每日步行500~1500米,開始時可用自己習慣的速度走,然后用稍快的速度,適應后再逐漸增加鍛煉的時間。每天鍛煉半小時左右,也可隔天鍛煉一次,每次鍛煉一小時以上。慢跑能使全身得到運動,可防止肺組織的彈性衰退,速度自己掌握,強度以邊跑能邊與人說話、不覺難受、不喘粗氣為宜,要求跑后正常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的差。
另外,行動方便的老人也可以通過練太極、慢跑等運動來鍛煉肺功能。當然,食療和鍛煉不是全部,保持愉悅的心情,養成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
晚飯后做健肺功
晚餐1~2小時后,可以練一練“健肺氣功”。先慢走10~15分鐘,然后找一處環境安靜、相對開闊的地方,站定后全身放松,兩眼徐徐向前平視,雙足邁開與肩同寬,雙掌相搭掌心向上,放于肚臍下3公分左右的位置,吸氣時收腹,再緩緩呼氣放松。如此練習半小時,對健肺很有幫助。
楊奕教授還提醒廣大讀者,養肺,除了主動鍛煉,還應避免不良刺激,如煙草、空氣污染、油煙、異味等。另外,在空氣污濁的城市里呆久了,去郊外踏青,呼吸新鮮空氣,也是一種養肺的好辦法。因為郊外的空氣中可吸入顆粒少,傳染機會少,負氧離子豐富,含氧量比較高,對肺的保健大有好處。不過,有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的人,踏青時要格外注意少接觸過敏原,最為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