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穴定位方法 取穴時,可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膻中穴位于人體胸部,兩乳頭之間連線的中點。
膻中穴的主治病癥 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難、咳嗽、過胖、過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癥、咳喘病等,都是膻中穴的主治病癥。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胸部健美的指壓法。
婦科要穴膻中穴
中醫講,在人體前面正中循行的一條經脈叫任脈,是調節我們全身陰經氣血的“統領”,有人稱之為“陰脈之?!保c婦女的一些特殊生理活動關系密切。任脈不通可表現為月經不調、經閉不孕、帶下異常、胸腹脹滿疼痛等;任脈虛衰可表現為胎動不安、甚或流產、月經后延或經閉、或月經淋漓不盡等。女性的日常保健,調理任脈是必不可少的,而膻中穴則更是首當其沖。
膻中穴主要治療范圍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心肺疾患和乳腺系統相關疾患。由于它歸屬任脈,臨近乳房,是預防治療乳腺系統相關疾患必用的穴位,故膻中穴為“婦科要穴”之一。
另外,現代有人用體表紅外輻射光譜掃描的方法,證實在乳腺增生病患者中,膻中穴較其他地方紅外輻射強度降低,這就提示膻中穴是乳腺增生這個病的特殊病癥反應點。
女性乳腺系統相關疾患一部分出現在哺乳期,如乳腺炎,產后缺乳;一部分出現在月經前后,如經行乳房脹痛,最多見是乳腺增生和乳腺癌。這里要提示女性朋友發現不舒服或者異常情況,一定要到醫院檢查診斷,以免延誤病情。在日常保健中,自我按摩膻中穴是一個簡便易行,效果理想的方法。具體方法有揉法和推法,揉是指用中指端按揉,每次約2分鐘;推是指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沿著前正中線從下向上推,緩慢而均勻,每次約2分鐘。
按揉膻中可以遠離煩躁
膻中穴是心包經經氣聚集之處,是宗氣聚會之所,又是任脈與足太陰、足少陰、手太陽、手少陽經的交會穴,能理氣活血通絡,寬胸理氣,止咳平喘?,F代醫學研究也證實,刺激該穴可通過調節神經功能,松弛平滑肌,擴張冠狀血管及調節消化系統功能等作用。
膻中穴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心臟不適或工作、生活壓力大,難免煩躁生悶氣,按按膻中就可使氣機順暢,煩惱減輕;女性朋友按此穴不僅能防治乳腺炎,還可豐胸美容。
現在介紹幾種按揉膻中穴的手法,供讀者選用。
四指摩膻中穴法 患者仰臥,醫者或家人坐其側,用右手食、中、環、小四并攏之指面著力,附著于膻中穴上,以腕關節稍懸屈作主動的環轉運動,連同前臂和著力部分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的環形而有節律的撫摩運動。操作時要求手腕靈活,輕而不浮。
側掌振膻中穴法 患者仰臥,醫者或家人坐其旁,用右手小魚際部著力,緊緊按壓于膻中穴處,以手腕作高頻率屈伸式的擺動為主,帶動小魚際作快速而有節律的振顫動作約1~2分鐘。操作時要求小魚際著力部分要緊壓膻中穴處,不能產生滑動,以免影響療效。
拇指刮膻中穴法 患者仰臥,醫者或家人面對患者而立其頭端之前方,用雙拇指螺紋面橈側著力,對稱地分置患者胸骨兩側,緊貼皮膚,自內上向外下沿肋間隙呈斜形作單方向快速推刮;邊推刮邊蘸湯水或植物油,或先涂擦上適量按摩乳、凡士林、松節油等,以皮下出現一道道紫紅色的瘀癍為度。操作時,著力輕重適宜,動作一致而有節律,頻率比推法要稍微快一點;但要注意,胸部只宜在乳上肋間隙推刮,乳房禁刮。
另外,為了不讓煩躁情緒纏上身,還要做好心理調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待事物寬宏大量,始終保持情志愉悅、心氣和暢。如果確實心煩意亂或心里苦悶,可以向親朋好友傾訴傾訴,甚至大哭一場;同時,可聽一聽輕音樂,如想象森林、大海、冰川等等令人舒暢的地方,以忘卻眼前的煩躁;其次,盡可能地增加休息時間,適當做一些放松身心的保健操等等。如果你已經被情緒煩躁所纏繞,以上方法不奏效,最好去見見心理科醫生,或中醫大夫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