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的長壽夢想幾乎與人類的文明史同步。尋找長生不老的秘方成為某些帝王君主的頭等大事。吃唐僧肉可以返老還童,正是這一渴求的生動寫照。那么人的壽命有極限嗎?為什么我們大多數人不相信自己能活到一百歲呢?
其實,現代醫學認為人類最長壽命應該是110~120歲,而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無法活到基因‘指定’的年齡,近幾十年的研究表明,對大多數人來說,行為和生活方式對你壽命的影響遠比基因要大得多。健康的精神和心態、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可以幫你把死神遠遠地拒之門外。
由于生活方式越來越健康,活到高齡的人越來越多。從高齡老人群體中尋找養生經驗,從養生學學科理論中尋找科學依據,用最科學的養生理論、方法實現自己的健康長壽。
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黃帝內經》認為那些“半百歲而衰”的人就是因為不懂得養生之道,生活無規律,“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不求年輕,只為健康。長壽前提是健康和高質量的生活,疾病纏身、舉步維艱,或是渾身插滿管子度日如年,都與長壽的內涵相去甚遠。失去活力的生命,在某種意義上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你也許想像不到,絕大多數的百歲老人的生活,是既有條理又講究質量的,不僅是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高過小他們二三十歲的隔輩人,連生命體征也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頑強堅韌。與80歲的人相比,那些90歲以上的壽星們的身體更加健康,行動也更利索。臨床發現,老年癡呆在85歲以上的老人中的發病率為40%,在90歲以上的老人中發病率是50%,但在百歲以上老人的發病率卻只有25%。
科學家對此的解釋是,老年人活得歲數越大,對抵御老年病似乎越有準備,開始是心理的準備,逐漸反映到機體上。不是對老之將至的恐懼,而是從容積極的應對。健康的心智對長壽尤其重要,簡直就是壽星們活過百歲的擎天支柱。
人人都有百歲夢,人人皆可做到樂活百歲。雖然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生死,但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養生習慣,行為習慣,來實現自己的長壽夢想。如果你認為能活到一百歲,現在就開始改變:重視養生,正確養生,調整心態,做好長命百歲的心理建設,那么百歲的夢想的實現,也許僅僅只需要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