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副主任康斯坦丁·馬基延科日前撰文指出,俄制米格-29戰斗機雖然在國際市場上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其今后會遭遇多方面的挑戰,尤以中國FC-1和殲-10(外銷版稱為F-10)造成的沖擊最為強烈。
馬基延科指出,自米格-29的原型機在1977年首飛以來,“米格”公司一直在不斷地對該機進行改進升級,以鞏固其在國際輕型和中型戰斗機市場上的競爭力。
通常情況下,每一代戰斗機的生命周期都只能維持10-15年,但包括米格-29在內的第四代戰機在誕生超過35年后卻依然受到各國青睞。事實上,像美國F-35這樣的第五代戰斗機,由于其造價高昂且使用成本高居不下,導致其很難在短期內擠占第四代戰斗機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原本已近末路的第四代戰斗機卻日益展現出令人驚異的市場生命力。例如,美國波音公司便推出了隱形版的F-15戰機并成功贏得了出口訂單。雖然第五代戰機已對國際市場產生顯著影響,但憑借著良好的性價比,第四代戰機的銷售仍將再持續10-15年時間。
作為第四代輕型戰斗機典型代表的米格-29,其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仍將在價格和政治方面展現出相當的優勢:該機的價格相對低廉,同時,其出口的政治敏感性要遠低于出口重型戰斗機。政治上的底敏感度使得米格-29有機會贏得那些在人權領域遭西方批評的國家的合同。
雖然米格-29擁有很強的綜合實力,但其今后遭遇的競爭卻會越來越強烈。對米格-29來說,其最為危險的對手當屬中國的FC-1和F-10兩種新式輕型戰斗機。中國現在已擁有強大的實力來推動武器出口,包括向進口國提供優惠貸款,附加實施一系列合作計劃(例如建設基礎設施和發展原料產業等)。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國還能向那些傾向于購買俄制武器的國家提供政治上的支持。除了印度和越南以外,俄羅斯現在的任何一個客戶都可能轉向購買中國制造的武器裝備。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埃及、蘇丹、伊朗和敘利亞——所有這些國家都曾對中國生產的飛機表示出過興趣。總體上講,中國與俄羅斯在爭奪相同的市場,而且前者還能為其客戶提供更為誘人的條件。在戰斗機市場上,俄羅斯只能通過其它途徑來限制中國產品的競爭。例如,中國生產的第四代戰機目前僅擁有巴基斯坦一個客戶,雖然對此現象可有多種解釋,但毋庸置疑的是:俄羅斯有能力封殺FC-1和F-10的任何出口企圖,因為這兩種戰機裝備的均是俄制發動機。中國目前已開始研制和生產與俄制AL-31FN和RD-93類似的發動機,但考慮到中方在最近兩年中仍在大批量進口俄制發動機,俄方仍有機會繼續阻礙中國戰機的出口。
除中國的FC-1和F-10外,米格-29的另一危險競爭對手是瑞典的JAS-39“鷹獅”。JAS-39是一種技術性能出色且在價格參數上表現優異的第四代輕型戰斗機。該機每小時的飛行成本僅4700美元,不但低于歐洲的“臺風”和法國的“陣風”(每小時飛行成本1.7-1.8萬美元),也遠遠低于F-35(3.1萬美元)。對那些國土面積狹小且國防預算有限的國家來說,能夠使用多種最新式武器的JAS-39無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不過,由于該機上一些重要的部件均進口自第三國(例如,其發動機為美國制造),加之瑞典嚴格的武器出口監管體系,導致這種戰機目前僅擁有四個國外客戶。
西歐國家生產的戰斗機中,在噸位上與米格-29類似的只有“臺風”和“陣風”兩款戰斗機。雖然這兩種戰機要領先米格-29“半代”且擁有實戰經驗,但它們在米高揚公司推出的最新產品前卻并不會顯現出明顯的優勢,甚至還處于下風。米格-29家族的最新成員——米格-35已換裝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這一裝備是“臺風”和“陣風”的雷達所無法比擬的。此外,米格-35的價格也要明顯低于其兩位歐洲對手。同時,“米格”公司在研制米格-35的過程中還特別重視提高使用性能:機體、發動機和航空電子設備的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延長了使用壽命;延長了發動機修理間隔;米格-35每小時飛行成本僅為米格-29的40%多一點。同時,該機還裝備了性能更好、更為省油的矢量推力發動機和空中加油系統,作戰航程有了明顯提高,增加了外掛架數量和載彈量,并且具有更好的飛行機動性。
不過,由于在角逐印度空軍126架新型戰斗機的招標中敗北,米格-35的前景已漸趨黯淡。此外,米格-35在整體水平上仍屬于第四代戰機,進一步改進的空間已非常有限。同時,該機的最大重量(約30噸)和單價(超過10億盧布)均已非常接近性能更為全面的重型戰斗機。
在F-35為代表的第五代戰斗機和中國廉價第四代戰機的雙重夾擊下,米格-29系列戰機的出口空間將不斷遭到擠壓,“米格”公司要想在今后10-15年中保持在輕型戰斗機市場上的份額,無疑將會面臨巨大的困難。
(據《軍事參考》)
探秘解放軍二炮 地下洞庫隱蔽訓練
連綿不斷的大山腹地,第二炮兵某旅一個發射營在密閉陣地隱蔽待機7個晝夜,到了水盡糧絕的邊緣。4月下旬一天上午9時,官兵突然收到命令:繼續隱蔽待機。
中午12:00,記者走進地下陣地洞庫,只見百余名官兵或站或蹲正在用餐。午餐十分簡單,每人一個面包、一片牛肉干、一瓶礦泉水,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還有一些生的蔫韭菜和彩甜椒。
該旅軍需科助理員肖軍指著蔫韭菜解釋說:“這可是寶貝!”官兵在坑道內已經密閉生存訓練了多天,面包、牛肉干和飲水即將告罄,把儲存的韭菜和彩甜椒生吃,能起到充饑和補充水分作用。
密閉生存訓練是第二炮兵部隊特有的一個重要作戰環節,生活環境差、待機時間長、訓練難度大。該旅在對抗演練中按照實戰標準查找傳統飲食保障的不足:坑道駐訓生火做飯,易被“敵”通過熱源偵測發現;長期吃壓縮干糧,易因維生素缺乏導致疾病,降低戰場生存能力。為此,他們通過實驗檢測和科學論證,出臺了《密閉條件下飲食保障細則》。
記者在這份《細則》上看到,陣地餐并沒有片面追求色香味,而是一切服從于密閉環境中最困難條件下的作戰生存需要。晚餐時間,坑道內不統一開飯,參訓官兵誰先訓練完誰到就餐點,端上一碗紅薯稀飯就可以吃。在就餐點墻壁上,張貼了一張食物清單:彩甜椒、大白菜、胡蘿卜、紅薯等。軍需科肖助理介紹,平時可以吃熟的,打起仗來直接吃生的。
密閉生存訓練第8天,駐訓官兵接到命令沖出地下陣地,火速向發射陣地挺進,順利完成模擬實彈發射任務。
第二炮兵某旅機動演練檢驗野戰生存能力
邊跑邊打,全天埋鍋難造飯
4月下旬一天清晨,一顆綠色信號彈騰空而起,第二炮兵某旅發射三營官兵全副武裝徒步挺進深山發射陣地。記者發現,此次機動演練該旅取消了后勤保障組,擺脫輜重負擔,官兵兩天徒步行軍每人僅發放1公斤大米。
中午時分,發射三營營長周游國向已經徒步奔襲了20公里的官兵下達命令:“原地休息,開始野炊。”在荒山野嶺要把生米做成熟飯,讓不少新戰士犯了難,有的把米飯煮得糊成了一團,有的找來野菜卻不知如何跟大米搭配下鍋,不少官兵嚼著半生不熟的飯粒下肚。“火箭兵作戰講究突然性,走、打、吃、住、藏5種本領中,每一種都與隱蔽有關系。”周營長解釋說,這次取消后勤保障,就是要讓官兵從集中就餐變為分散做飯,減少暴露可能。
翻山越嶺,涉水渡河。經過一天的強行軍官兵早已饑腸轆轆。記者在晚餐現場看到,有了中午埋鍋造飯的經驗,官兵手中的晚餐種類明顯豐富多了,野蔥拌飯,薺菜米粥……正當野營地飄出飯香時,突然一陣刺耳的警報聲響起:大批“敵人”正向宿營地隱蔽機動。
“停止野炊,火速轉移!”周營長一聲令下,大家快速集結,向密林深處轉移。不少官兵一邊奔跑,一邊抓起飯菜就往嘴里塞。“這樣能受得了嗎?”記者問邊跑邊吃的上士彭雷。“人是鐵,飯是鋼,后面的訓練更緊張,不填飽肚子肯定頂不住。”彭雷說。
穿越染毒區、規避偵察衛星……官兵到達深山陣地時,炊事人員在宿營地找到一處避風點埋鍋造飯,縷縷炊煙剛剛升起,便引來“炮擊”。導調組裁決:部隊目標暴露,快速轉入陣地進行封閉生存訓練。
進入陣地,等待饑腸轆轆的官兵的晚餐,是一包野戰口糧。
(據《解放軍報》)
解放軍內部有麻痹思想 真上戰場小心挨打
一位部隊指揮員說:“仗可以天天不打,但腦子里不能沒仗打。”這句話,既反映了一種憂患意識,又體現了軍人應有的戰爭思維。
克勞塞維茨說過:“任何思維都是一種能力。”戰爭思維歷來是治軍練兵、帶兵打仗的指導和遵循,是做好一切軍事工作的重要前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成吉思汗一生躍馬揚鞭、隨時征戰的戰爭思維,使蒙古鐵騎縱橫馳騁,橫掃歐亞;八旗子弟入關后安享太平、提籠遛鳥的享樂思維,讓一個“馬背上的民族”最終丟掉了尚武本色。
歷史反復證明,一支軍隊如果缺乏戰爭思維,沒有憂患意識,戰爭機器就會生銹腐蝕,戰斗力就會沉淪瓦解。
我軍已經有30多年沒有打過仗了。個別同志由此產生“一時半會兒打不起仗來”的麻痹思想,缺少戰爭思維,缺乏憂患意識,淡化了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觀念,習慣做和平官、當和平兵。
個別同志在訓練中消極保守,危不施訓,險不練兵,隨意降低訓練標準,甚至練為看、考為看、比為看。這些思維和由此導致的做法,必然嚴重損害部隊戰斗力。
軍人生來為打贏。戰場打不贏,一切等于零。
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戰場上的生死對決、敢打必勝,取決于平時的刻苦訓練、精心準備。
這種訓練和準備,是積蓄能量、蓄勢待發的過程,是為提升戰斗力、確保能打勝仗而努力的過程。
從這個意義上講,多一些戰爭思維,一門心思謀打贏,各項戰備建設才能實起來、深下去,軍事、政治、后勤、裝備等各項工作才能真正為戰而備、為戰而保、為戰而建。
思想方法決定工作方法。有什么樣的思維,就有什么樣的工作狀態。以不打仗的思維抓軍事斗爭準備是假準備,用不打仗的心態抓訓練是假訓練。
只有以打仗的思維抓訓練、抓工作、抓準備,才能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好,把訓練抓得實而又實,把軍事斗爭準備抓得緊而又緊。
(據《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