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武裝沖突自2011年3月爆發以來,至今已有7萬余人在危機、沖突中死亡,上百萬人淪為難民。目前,一些地區的局勢依然動蕩不安,甚至還經常出現戰火和恐怖襲擊案件。敘利亞為何硝煙不止,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對未來敘利亞局勢的發展有何影響,已經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戰火的根源在國內
敘利亞問題由來已久。主要原因是敘利亞國內的精英與窮人矛盾的激化。敘利亞的精英階層由安全部隊的阿拉維派軍官、遜尼派大商人和企業家族組成,占少數人的他們主導著敘利亞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而對于處于貧窮狀態的多數人來說,情況則非常悲觀,他們三分之一的人口每天收入只有不到兩美元,失業率很高,加上持續4年的干旱已使敘利亞東部鄉村成為荒地,德拉等城鎮極度貧窮。
這種極度懸殊的貧富兩極分化,導致了雙方在根本利益方面的矛盾和沖突。富有的敘利亞精英層為防止以農村、鄉鎮窮人為政治基礎的新政治階層上臺或者敘利亞陷入混亂,不惜施行超常措施甚至極端政策,致使雙方的矛盾積怨逐步升格為不可調和的危機沖突。
國外勢力的干涉
2011年2月16日,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有關敘利亞問題決議——主要是對阿盟提出的有關解決敘利亞危機的倡議表示支持,同時對敘利亞政府鎮壓反對派的行動表示譴責。這是美國和西方國家及阿盟假借聯合國大會之手,為軍事干預敘利亞危機,摧垮巴沙爾政權,提供武裝侵略的戰爭旗號。
如此一來,美國、西方國家、阿盟既可直接出兵武力擊垮巴沙爾政權,也可通過武裝敘利亞反對派通過打內戰推翻巴沙爾政權。
沖突兩年來,出于不同的利益,許多國家紛紛開始干預敘利亞問題。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經批準向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提供1000萬美元的援助,歐美、阿盟等國在敘利亞周邊約旦和土耳其境內直接幫助組織反對派進行武裝訓練,甚至派遣特種人員入境等,以支持敘反對派的軍事和政治行動。與此同時,伊朗、俄羅斯、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和黎巴嫩等國也都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加大對敘政府軍的支持力度,提供武器、裝備、資金,包括人員訓練等,致使敘利亞局勢持續動蕩,戰火連連。
派別紛爭激烈,恐怖勢力乘機而入
和其鄰國伊拉克一樣,敘利亞也是一個多宗教、多民族的國家。如庫爾德族、基督教徒、什葉派、德魯茲派和其他少數族裔等派別。
與敘利亞政府軍對抗沖突的反對派成分眾多(僅敘境內反對派就多達幾十個),構成復雜。出于不同的目的和打算,反對派內部內訌嚴重,意見分歧,有關問題(如組建臨時政府)境內外反對派難以統一聲音,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立場不同和政見迥異的沖突,導致反對派派別林立。
其中,敘利亞一反對派武裝宣稱效忠“基地”組織;前不久,最大的反對派武裝出席了八國外長會議。許多人擔心,政治動亂將會使伊斯蘭分子獲得權力,因為他們中的一部分與國際恐怖組織有聯系。
事實上,敘利亞內戰已經演變成反恐戰爭,國際恐怖勢力和伊斯蘭極端勢力已經成為倒敘力量的中堅力量。阿薩德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被許多為恐怖分子提供幫助的國家包圍著,它們允許這些恐怖分子進入敘利亞。”并稱敘利亞政府一旦垮臺將在中東引發“骨牌效應”,導致該地區接下來許多年的局勢會陷入動蕩。
整體局勢難以控制
兩年多時間已經過去了,巴沙爾政權仍然屹立不倒,這讓歐美以及支持反對派的阿盟等國大跌眼鏡。之前,聯合國特使安南幾經努力,促使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實現了基本停火,但敘利亞境內與境外反對派勢力并未形成統一,各自為戰的狀態依舊。其中,境外反政府武裝希望在組成臨時政府的同時,盡量削弱穆斯林兄弟會的作用,并使敘國內政治派別邊緣化;而境內反對派雖然已經成立臨時政府,并且也獲得阿盟的席位,在政治上取得重大進展,但反對派內部仍是一盤散沙,各派別之間也經常發生內訌,這讓支持敘反對派的歐美各國騎虎難下,并且開始在敘利亞危機問題上舉棋不定。
當前,敘利亞局勢已經處于關鍵時刻,戰爭的雙方在軍事上都難以取得決定性勝利,敘利亞戰事已經陷入僵局,其外溢效應愈發明顯,而相關國家又無法達成妥協,敘利亞危機很難在短期內得以有效解決。如今,持續的敘利亞危機不僅看不到結束的跡象,而且局勢越來越亂,戰火背后的外國勢力因素使敘利亞已經成為地區大國的搏斗場,政府軍和反對派不過是大國的棋子,同時已成為大國交易的籌碼。
總之,敘利亞戰火不斷,反映了其國內各派別以及歐美、阿盟等國和敘利亞之間的深層次矛盾。目前,這種矛盾在短時間內還難以解決,敘利亞局勢將向何方向發展,世人將拭目以待。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