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惠
(湖北工程學院 圖書館,湖北 孝感 432000)
1993年12月19日,2萬余名鐵路青年率先打起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幟,在京廣鐵路沿線開展為旅客送溫暖志愿服務。[1]1997年,深圳市少兒圖書館出現義工服務,以后各類圖書館相繼仿效。據調查,目前很多大中型城市的圖書館已引入了志愿者服務。志愿者服務在我國的公共圖書館已經蓬勃開展,但在高校圖書館,這方面的嘗試還很有限。志愿者服務在高校圖書館開展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無論是對參加服務的志愿者還是高校圖書館本身,意義都很深遠。
關于志愿者(又稱“義工”),國際上的通行叫法是“國際志愿者”。[2]聯合國對其定義為“不以利益、金錢、揚名為目的,而是為了近鄰乃至世界進行貢獻活動者”。而圖書館志愿者,就是不以利益、金錢、揚名為目的,志愿為了知識信息的自由、平等、廣泛有序傳播而參與圖書館服務或活動并進而奉獻社會的個人或團體。[3]
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圖書館都開展了志愿者活動,在歐美、日本和港臺圖書館,招募志愿者已經很常見,志愿者的服務內容和管理機制運作得都很成熟。志愿者在圖書館服務的內容大致分兩種:一種是常規服務,如參觀接待、讀者咨詢、圖書整理等。另一種是結合志愿者自身特點和圖書館實情開展的特色志愿服務。如日本大學圖書館為了方便本校的留學生和外國研究人員更好地利用圖書館,讓懂外語的志愿者參與外語志愿服務活動,這樣的活動受到留學生和外國研究人員的一致好評。還有美國西雅圖公共圖書館的“家庭作業幫助者”計劃,志愿者對初到美國初學英語的青少年學生進行家庭作業輔導。
1.可以弘揚大學生的奉獻精神,促進校園文化建設。近二十年來,眾多高校出于擴大招生、提升學校綜合實力等因素考慮,都大興土木,開發建設新校區。新校區的主要特色就是一個字——“新”,因為“新”,所以缺少了大學校園應有的傳統文化底蘊。整個校園文化氛圍過分注重的是外在的新潮,而缺少歷史內涵。大學生長期生活在這種校園環境中,如果同時又缺乏及時正確的思想引導,就很有可能導致他們人生規劃定位的偏差,形成他們安于享樂,不思進取的思想,浪費精力和時間。圖書館引入志愿者服務,通過多種渠道宣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能夠給校園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激發青年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營造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對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有助于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適應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需要的各類專門人才,他們需要學會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生存和發展。高校教育應該充分認識到為學生提供此類鍛煉機會的重要性。
近年來,許多高校都在駐地附近建立自己的社區服務實踐基地,鼓勵和組織在校學生參與各類社區服務工作,讓學生體會個體在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培養他們積極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的意識。作為高校圖書館,其實也可以通過引入志愿者服務的方式,為即將走入社會的大學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平臺,使志愿者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認識自己的不足,這將有助于提高他們待人接物、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個人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提高高校大學生獲取和利用文獻信息的技能。當前,許多大學生雖然對信息資源的獲取有一定認識,但獲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很多學生不懂得如何利用網絡信息檢索工具,或者是利用信息盲從無目的,不具備鑒別、篩選、利用信息的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的有限必將影響到大學生利用圖書館的效能,有些甚至在大學生活期間內很少跨進圖書館大門。
通過參與圖書館的基礎工作,大學生志愿者可以逐步了解圖書館館藏資源的結構和布局,從而能夠更好地利用圖書館提供的獲取信息的平臺和資源,掌握快速、便捷的信息獲取方法,并觸類旁通,成為能夠在圖書館這個知識海洋獲取知識的能手。
4.架設高校圖書館與讀者的溝通橋梁。目前,高校圖書館的利用率并不理想,而服務質量的相對滯后是首要原因。“以人為本”理應是圖書館服務的基本宗旨,但長期簡單的傳統服務,使圖書館工作人員幾乎漠視“讀者第一”的服務理念,讀者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大大影響圖書館對讀者的吸引力。
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圖書館工作是一種讀者參與圖書館業務與管理的行為,它將具有雙重功效:一方面,志愿者是來源于高校圖書館的最大讀者群,他們能代表廣大學生讀者的利益,可以搜集讀者意見,反應讀者呼聲,并及時將意見和建議反饋給圖書館,使圖書館能及時了解讀者的需求和意見,從而不斷完善館藏資源和各項規章制度,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求。另一方面,作為“管理員”,志愿者可以充分了解圖書館工作的艱辛,使更多讀者理解和尊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勞動,這將有利于圖書館工作人員與讀者關系的融洽和諧。
目前,部分高校圖書館已經引入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圖書館管理,志愿者服務機制的引入有效緩解了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中的一些矛盾,但同時也出現了許多管理和運行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談談高校圖書館引入志愿者服務的具體措施。
1.有效的招募方式。在高校招募圖書館志愿者,首先要做好宣傳工作,要讓大學生認識到志愿者與勤工儉學學生的不同,志愿者服務強調的是無私奉獻和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參與志愿者活動是為了體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和承擔奉獻社會的責任。作為圖書館,要多渠道的發布招募信息,可以利用圖書館的宣傳欄,學校的墻報、廣播臺,或者是圖書館網站、校園論壇等多種網絡傳播工具。同時,圖書館要設立合理的服務崗位,讓愿意參加圖書館志愿服務的大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條件有的放矢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另外,招募的程序應該簡單規范,讓志愿者能夠以最快捷的方式加入志愿者隊伍。
2.要建立規范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和模式。目前,高校圖書館引入志愿者服務還處于發展階段,沒有形成統一的形式、規范的管理,缺少一套健全的管理機制。志愿者在圖書館的服務并不是隨意、松散的行為,從長遠發展看,它必將形成規模,因此,圖書館有必要設立一個固定的志愿者組織管理部門,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此來引導、規范志愿者在圖書館的行為。
3.建立完善的工作運行機制和符合實際的激勵機制。大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具有自愿性、無償性和流動性的特點,而圖書館工作卻是重復、枯燥和延續的,為了保證圖書館志愿者服務工作的長期穩定,制定符合實際的激勵機制非常必要。作為志愿者,他們的勞動付出能否得到應有的肯定,是志愿者關注的問題,也是志愿者實現自身價值、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而肯定他們勞動付出的標準就是規范的管理和嚴格的考評體系,合理的考評方法和指標是圖書館志愿者管理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服務時間、出勤情況、服務態度、工作熱情、服務技能都是可行的考評指標。[4]
有效的激勵機制是提高志愿者工作積極性,保障志愿者工作穩定性的有力措施。對大學生志愿者的激勵要堅持物質與精神鼓勵并舉的辦法,對于考評突出的志愿者,可采用明確的方式,向志愿者表示感謝和表彰,通過對志愿者精神的宣揚和倡導,讓志愿者感受到將自身奉獻于社會的人生價值;同時,學校在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助學金或獎學金申請以及組織發展等工作中體現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的經歷。而對于不履行義務的志愿者,應根據相關規定予以處罰,如取消其志愿者資格等。只有獎懲分明,才能營造良好的志愿氛圍,維護圖書館長期穩定的志愿服務熱情。
4.明確志愿者工作職責,不能越俎代庖。目前,高校圖書館基本上還是沿用傳統的工作模式,以守為主,缺乏創新。因此,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沒有太高的熱情。志愿者隊伍加入的初期由于無償奉獻的志愿精神的鞭策,在一定程度上會激勵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熱情;但隨著時間的延續,有些館員可能就會漠視志愿者的付出,甚至因為志愿者承擔了部分館員的工作還會助長館員的惰性。考慮到這方面原因,在志愿者引入圖書館工作之初,圖書館管理部門就應該給志愿者制定明確的工作職責,確立工作崗位并根據志愿者的自身條件有的放矢地給志愿者安排工作。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作為圖書館服務的有益補充,比如講解員、引導員等;另一方面是利用志愿者既是讀者又是工作人員的雙重身份以及所學專業的特點,配合圖書館的工作,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比如可以讓高年級的志愿者參與圖書采購,讓計算機愛好者參與圖書館館刊創辦或者接受網上咨詢答疑等。這些崗位的設置既不會與原有的圖書館工作交叉,還能有效補充原有的工作。
高校圖書館引入志愿者參與管理工作是一個雙贏策略,它既可以提升圖書館自身核心價值,并作為當前圖書館工作的重要補充和延伸,也可以使參與志愿者工作的大學生沐浴到更多利于他們成長的陽光,通過志愿服務這一平臺,培養學生們充滿愛心、樂于奉獻的品質。圖書館引入志愿者活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進步,我們相信,它將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參 考 文 獻]
[1] 衛巖.送人玫瑰手有余香[J].走向世界,2011(13):022-025.
[2] 谷遇春.關于圖書館志愿者工作的思考[J].圖書館,2006(5):62-65.
[3] 徐恩元,黃黃.我國圖書館志愿者研究綜述[J].圖書館論壇,2011,31(6):102-108.
[4] 張會田.高校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評估指標芻議[J].津圖學刊,2004(6):26-28.